谈英语启蒙中的跟读和英语思维
有些家长让孩子跟读电影台词,要求把每一句话都跟读清楚,说是靠这一招把孩子的口语练出来了。我觉得这么做有三个问题。首先,动画和电影的功能主要是起输入的作用,创造一个类似自然习得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关键在于信息量要大,持续的时间也要长。
孩子浸泡其中,才能自然习得一些语言。跟读这项艰巨的任务,必定花费许多时间。跟读一集动画的时候,孩子可以看很多集其他的动画了。花费很多时间精学,效果未必有广泛涉猎好。
其次,跟读未必能练得口语。口语的特性是随机、交互、交际,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即使跟读的惟妙惟肖了,也不意味着口语交际就过关了。因为跟读只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模仿,并没有训练口语交际中那种随机应变、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三,看动画和电影本来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一种方式,而跟读是枯燥的,可能很快会把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磨没了。
英语思维有没有用?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绝大部分人普遍被“哑巴英语”所折磨,一说话就磕磕巴巴,搜索不出正确的词。这种现象是语法翻译法这个落后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学习英语时,普遍借助汉语释义背单词,没有建立单词的图像(mental image flash),属于典型的“学得”,结果是单词成了“显性知识”,储存在大脑的“知识记忆区”,没有储存在“语言区”,不能快速地、甚至无意识地调用。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时间短暂,没有时间组词造句、套用背过的文章,也没有时间用语法检验自己说的话是否规范,说话人的关注点只能是意义,而不是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最考验学习者是否建立了英语思维。
儿童观学习英语,相对于成年人的优势之一是母语还没有那么强大,概念的建立可以不通过母语,直接输入大脑的“语言区”,将来可以快速的调用。积累一定时间后,就可以用英语思考了,即建立了英语的思维。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英语不要通过汉语,要发挥出孩子的年龄优势。
拿什么判断一个孩子的英语好不好?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在英语环境中能不能无障碍地进行交流。
下文摘自群聊天。
我现在孩子两岁七个月。
可以不处理生词,其实孩子是理解单词的,可能不会写。
播放器的话, 手机也可以啊,一般的可以插储存卡的小音箱也行。
那这些音频从哪里获取?
播放器更方便,随身携带。挂在脖子里。睡前放枕头旁听。
用格式工厂 这个软件,把 视频转换成 MP3。
播放器里面自己就有内容吗?
很多音频 ximalaya 也有
钟老师你说的粉红小猪是不是小猪佩奇英文版?
是的。小猪佩奇
?就一直听下去,听不懂也没关系?
原dian是说一段要反复听五六遍。
我没说 听不懂啊。
我的孩子都是听的懂得。听得懂才有兴趣
@钟华龙?哦,刚开始听,是不是要重复?
主要看孩子,孩子觉得很有趣,想重复听,就重复。 孩子觉得一般,不想听了,就听其他的。
素材这么多,主要是要找到孩子喜欢的,这样进行下去,就轻松多了。
我是想自己用。
道理都差不多。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全网同名,楚楷爸说英语启蒙,分享儿童英语启蒙的方案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