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并非三观不正,它只是没有很好地表达思想内涵
新海诚新作《天气之子》在画面、音乐上都优秀得无可挑剔,但是在剧情方面却有不小的争议,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男主为了救心爱的人放弃让天气变晴的机会是否恰当?
支持男主的人认为少年就该有少年的冲动,为爱不惜与世界为敌令人感动,而且长期下雨并不是女主的过错,她没有强制义务牺牲自己。
反对男主的人认为他做事不计后果,过于鲁莽,人本来就要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当女主决定献身自我拯救城市时男主不应该阻止。
只能说观赏电影的权利在观众手里,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电影主要想表达的是少男少女的真挚情感,为爱可以不顾一切的决心。但是电影的不足之处在于向观众传递思想内涵时有所欠缺。
影片结尾,为了使男主的做法看起来更加合理,电影向观众展示的画面是被水淹没后依然唯美的东京城,孩子快乐地在水边玩耍,民众的生活祥和平静、看似没有太大变化,老人告诉告诉男主下雨只是天气回归正常、人类本来就是过客、不必在意。
但说实话,这些描述有点牵强。电影里看起来没有人因为水灾而遇难,但稍微想想都知道肯定是伤亡惨重。我举个例子,今年八月,台风利奇马过境引发洪水,不过几天时间仅浙江一地就死亡45人。而东京城连下三年的暴雨,哪怕日本的救灾能力再好,设备再完善(实际上因为人员不足、设备老化,抗灾能力还不如我国),死难者肯定超过数百人。
因此影片中男主实际上的抉择不是阳菜和抽象的世界,而是阳菜和几百人的生命哪个更重要?我想后一个问题不是能轻松决定的。
再加上因为大水淹没,导致城市物价上涨、交通受阻,经济损失惨重,民众之所以看不出忧愁只是因为长期忍受灾难习惯了而已。
有人说如果发洪水的话疏散灾区民众就好了呀,然而日本地势崎岖,只有东京周围是难得的大平原,因而富集了全国四成的人口,如果东京都市圈因为水灾而无法居住,其它地区又没有足够多的平原容纳这些人口,那结果就是日本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从此无力与周围国家竞争。
虽然影片中说下暴雨只是天气恢复正常,而且东京这一带原本就是海洋。但长期下雨对上天是正常的,对人类就是异常的天气,人类和自然抗争了几千年最大的进步就是科技,如果自然对人类产生了威胁,人类就有必要借助科技去改造它。
纵然阳菜的献身只能换来短期的晴天,但却可以给人类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减少洪灾的伤亡。以理性的角度看,不去救阳菜确实更好一点。
救爱人还是救陌生的大多数人一直是两难的选择,我更希望能电影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帆高和阳菜能在一起,城市也不会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