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青春初体验——成长背后是每个人的故事

  原标题:十八岁青春初体验——成长背后是每个人的故事

  暑假才开了个头,暑期档的厮杀却已进入白热化,然而以学生党为主力观众的几部青春校园剧,已经纷纷出现了口碑滑铁卢。今夏的影视市场再一次验证了,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流量不再是灵丹妙药,观众迅速消耗的热情并不能被好看的脸留住。

  不过先别忙着对国产青春剧嗤之以鼻,因为你可能因此错过一部没有流量没有颜值,但也没有狗血没有尴尬的低调好剧——《给我一个十八岁》。

  改编自冯唐的作品《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导演是拍过《上瘾》的丁伟,主演是德云社“少班主”郭麒麟,这样的组合有点特别。目前豆瓣是评分7.2分。

  

  十八岁是正青春的年纪,但剧中主角秋水、刘京伟和张国栋这三个男生,仔细算算其实是70后生人。所以这部剧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父辈的青春故事,如同一部中国版的“请回答1992”。

  在九十年代初中国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里,学校匮乏的性教育,跟父母有限的沟通,都让男孩们向男人的过渡更加自主而隐秘。这部剧就少见地以男性为主视角,讲述那个年代年轻人青春期的懵懂与悸动。

  在这个意义上,《给我一个十八岁》可以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青春剧。

  

  既然是“请回答1992”,剧中的爱情、友情、亲情自然也带上了浓厚的年代感,以秋水、刘京伟、张国栋为首的“皮孩”三人组就在这个懵懂的年代懵懂地成长着。

  关于爱情

  在九十年代的十八岁年纪,爱情是一个既敏感又脆弱的话题,没有发达的网络,男孩女孩们做贼心虚似的各自散发荷尔蒙,“皮孩”三人组也不例外。

  秋水爱上了校花朱裳,满腹诗文只想吟与一人听,奈何本性“矫情”,爱情树迟迟不开花……

  

  刘京伟痴迷翠儿,耍宝卖狠不停歇,甚至为了她和穿同个裤衩长大的好哥们儿秋水绝交,奈何翠儿还是一心向着秋水,拒绝刘京伟太过直白的爱……

  

  张国栋一门心思怂到底,面对学霸梯子的追求,越躲越远,却始终不敢承认自己也是喜欢她的……

  

  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在这你来我往之间,少年们经历了屡战屡败、爱而不得、失之交臂之后,一步步成长,一点点认识新的自己。

  “矫情”的秋水直面内心,在篝火旁对着朱裳吟出了那首诉衷肠的诗;直白的刘京伟变得细心,一出英雄救美终得翠儿芳心;软弱的张国栋也为爱勇敢,赶跑混混追求梯子。

  正是成长过程中诸多青涩的体验,让十八岁的孩子对爱情从好奇转变到珍惜,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关于友情

  爱情没有界限,友情不分大小,关于友情,这个故事中时刻都在体现。蹬着二八大梁自行车,“皮孩”三人组之间是一起作死的友情;穿着碎花格子裙,几位女生之间是细腻的友情;讨论着小黄书,“老流氓”孔建国和三人组之间,那是跨时代的友情。

  

  关于友情可以说的很多,但是《给我一个十八岁》用了一个最纯粹的方式来表达,不狗血不煽情。

  朋友一生一起走,为女孩翻脸,又为彼此和好,到头来还是兄弟能穿同一个裤衩,聊春梦看小黄书,还是兄弟能给最踏实的安慰,最坚实的后背。

  没有物质,只有精神,九十年代的十八岁少年坚守友情靠的就是“真爱”啊。

  关于亲情

  不管对父母还是孩子,青春期最难跨过的坎,就是叛逆和代沟……孩子成长到这个阶段,也就意味着两代人之间的角逐开始了。

  《给我一个十八岁》也不例外。父母觉得孩子还没长大,然而一夜之间孩子已经开始早起洗内裤了;孩子认为父母什么都不理解,其实他们都懂,只是不能对你放纵。

  

  剧中不管是秋水爸妈的家常式教育,还是刘京伟爸妈的棍棒教育,又或是朱裳家复杂到理不清的情况,变的是形式,两代人间的亲情却是没有变化的。

  家庭在孩子青春期不间断的角逐与争吵,不过是两代人无处安放的感情在艰难地寻找平衡点,不管多艰难,总会找到那个点。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记忆,但成长是青春共同的主题,一部优质的青春剧,也绝对绕不开对成长的诠释,显然《给我一个十八岁》做到了。这种诠释,带给观众的除了戏剧性,更是有着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青春回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