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他是“十八岁的哥哥”廖有梁,与陶玉玲出生月日相同,却命运多舛
原标题:他是“十八岁的哥哥”廖有梁,与陶玉玲出生月日相同,却命运多舛
5月23日,是《柳堡的故事》“十八岁的哥哥”李进、《霓虹灯下的哨兵》童阿南饰演者,表演艺术家廖有梁去世22周年的日子,借这个机会,娱文娱视向廖有梁致敬!
对于许多中老年朋友来说,如果忘记了“廖有梁”这个名字,有情可原,因为他“大红大紫”毕竟已是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了,但如果忘记了《柳堡的故事》中的副班长李进、《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新战士童阿南,则就不可“原谅”了。
相信绝大部分老朋友是不会忘记这两个经典角色的。
廖有梁,1937年5月28日出生,上海嘉定人。巧合的是,他在《柳堡的故事》中的“银幕恋人”陶玉玲出生于1934年5月28日,他比她小3岁,但生日却都是5月28日,让人感叹“缘分”的神奇。
1950年5月,凭借腰鼓打得好,刚刚13岁的廖有梁要求参加来到他家乡的二十军文工团,团长见小孩儿乖巧机灵,参军的决心很大,便破例批准了他的请求。
几个月后的5月,朝鲜战争爆发,虽然刚刚13岁,廖有梁却也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文工团。他和大人一样,既在战场上、坑道里为战士们演出,又送粮食,运伤员,表现得十分坚强。
回来后,二十军文工团被解散,廖有梁和一些战友进入1955年成立的南京前线话剧团。1956年,他曾在南京军区文艺汇演中获奖。
但真正让廖有梁成名,则是在1958年上映的电影《柳堡的故事》中,他饰演的风华正茂的副班长李进。出演李进时,他刚满20岁,不过却已有了7年的军旅生涯。
“18岁的小哥哥”与“二妹子”田学英的青涩初恋,让人神往,让人陶醉,廖有梁与陶玉玲成了那个年代观众心中的“红色恋人”。更让当时的人们叹为观止的是,原来军事题材电影也可以拍得这么纯真烂漫,抒情美好。
几年后的1964年,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映,廖有梁在其中出演了自由散漫,沾染了资产阶级习气的新战士童阿南,那句“我不过去吃国际饭店而已”的台词,让人难忘。
令人遗憾的是,《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映不久,那场大运动开始。该片的主要演员如徐林格、宫子丕、廖有梁、陶玉玲等都被隔离审查、批斗、下放劳动,继而,他被下放到上海邮电局运输处当了一名普通职工。
然而,等到1982年廖有梁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恢复演艺工作时,他已经45岁,早已不再纯真烂漫,青春飞扬,也只好在几部电影中演演配角。
这些电影主要包括《都市里的村庄》《在被告后面》《济公》《庭院深深》《丈夫的秘密》《淮海战役》《末代皇帝》《状元村的孩子》等影视剧。但所有作品,都没有一部超过《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
虽然走到哪里,廖有梁都被尊为“十八岁的哥哥”,但他晚年的生活却是苍凉孤独的。年近半百时,妻子与他分手,带着唯一的孩子远走国外。之后,他没有再婚,而是一个人离群索居、顾影自怜在上海生活着。
家庭的解体、孤独的生活,让他长期依靠烟酒“麻醉”自己,他说:“烟酒是好东西,是生命的燃料……”
1999年5月23日,身患肝病的廖有梁因病在上海去世,终年62岁。生命的最后时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便拿一个录音机,将遗言留给了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你们好好活着,活着真好!”
现在想想,廖有梁的境遇和杨丽坤有点相像,都是公认的“青春偶像”,主要作品都只有两部,然而命运,却也都是半世坎坷,时乖运舛,让人不禁悲从中来……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