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旅店业务者需承担更多责任
近年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利益,《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23年进行修订,其中第31条对旅馆、宾馆、酒店、民宿等住宿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应当询问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
该条规定,住宿经营者在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时,应当询问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同住人员身份关系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同时,发现可疑情形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规定的出台,将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安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助于监护人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行踪和安全情况
首先,规定住宿经营者要求未成年人提供监护人联系方式,有助于监护人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行踪和安全情况。如果未成年人发生意外或者遭遇危险,监护人可以及时得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权益。
可以有效避免未成年人与不良人士接触
其次,要求住宿经营者记录同住人员身份关系,可以有效避免未成年人与不良人士接触的可能性。这有助于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诱拐、贩卖等不法行为的风险,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再次,规定住宿经营者要及时报告可疑情形,有助于及早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不良行为的可能性,避免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住宿经营者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新修订《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31条对旅馆、宾馆、酒店、民宿等住宿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安全。住宿经营者应当认真履行相关职责,积极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和安全。同时,监护人也应当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关注未成年人的行踪和安全情况。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安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