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的启示

  覃文民

  最近,观看了正在热映的柯汶利电影作品《误杀》。影片讲述的是男主角维杰在“咔国”某小镇上经营一家小型网络公司,有一个幸福的家。原本平静安宁的家却因为一个意外被打破:大女儿平平在参加夏令营时,被警察局长的儿子强奸并录下视频,当他再次以视频逼迫平平就范时,被她失手打死……当维杰获知事情真相后,他深知社会黑暗、警察不公,于是没有报警,而是用从电影里学到的知识,制造一家人不在场的证明,进而与警察斗智斗勇……

  影片翻拍自2015年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情节说不上紧张、刺激和精彩,但看着很有真实感,因此获得较高的网络评分。影片虽然包裹着“悬疑”外衣,但表达的却是父亲守护女儿、保护家人以及两个家庭悲剧的故事内核。导演翻拍此片有什么深意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几个侧面能够反映或折射到一些社会问题。

  家庭层面,作为家长,维杰身处“咔国”,没有改变中国国籍,在家庭出现变故时,毅然挺身挡在家人身前。正如他在影片中所讲,他没有本事让家人过的更好,唯一能做的就是挡在她们身前。这一点,彰显出中国男人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这是影片的主线,也是最感人之处。维杰的对手家庭则是典型的成功人士家庭,女主是擅长侦破的警察局长,男主更是参加竞选市长的议员,两家家境截然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都忽略了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缺少对他们应有的社会教育。维杰忙于生计,女儿平平虽然学习优秀、心底善良,却缺少对社会阴暗面的认识和防范;议员、局长忙于事业,一个对儿子粗暴管理,另一个过分溺爱,孩子成了“李刚”的儿子,当孩子铸成大错、酿成大祸才追悔莫及,然而悔之晚矣。平平被强奸,这个伤害也许是终生的;“李刚”的儿子得到报应,受到正义惩罚丢了性命。正如影片结尾,维杰在囚车中慨叹,只有到这个时候,父女间才重新获得彼此的信赖;“李刚”夫妇在寺院感悟,失去儿子的痛苦,远远大于竞选失利和被停职。同时,影片还告诫那些青春期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女孩子们,虽然我本善良,但绝不能因为被一时的虚荣心蒙蔽双眼,因为危险时刻存在,而且可能就在身边!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宗教层面,“咔国”是佛教大国,寺院随处可见,然而维杰一心向善、虔诚礼佛,却没能受到佛祖庇佑。当他平安无事时向高僧捐敬布施,高僧欣然摸顶示佑“愿佛祖保佑你”。然而当他遇事需要保佑时,高僧似乎看到了什么,既不收纳布施,也不为他摸顶,更不帮他化解,而是敬而远之。这点让人有些费解,不知导演究竟想对信佛的观众表达什么?

  如果上升到法治层面,影片没有正面讴歌法治中国,但从邻国“咔国”中能够看到,警察不仅没有公正、文明执法,相反滥用职权成风,甚至自身为恶一方,与我国当下 “扫黑除恶”、“破伞打网”持续发力有着天壤之别。另外,维杰曾在梦中经历“肖申克的救赎”,不同程度折射出“咔国”监狱与我国“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的监狱治理工作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不仅表达出,而且能让观众深深感到:“身在中国,真好!”

  单位:陕西省监狱管理局

  作者:覃文民

  编辑: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