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前年上映的韩国灾难片,为何评价那么高?
《釜山行》:前年上映的韩国灾难片,为何评价那么高?《釜山行》讲述主人公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车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倾刻间列车陷入灾难的故事。《釜山行》强调的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不是对丧尸扑面而来的心惊肉跳;不是对那些煽情画面的感动流泪;也不是对观众们最津津乐道的人性善恶的二元论的惊艳;而是对于导演在人在灾难面前无能和脆弱的刻画赞叹不已。这种刻画其实是很难的,稍不留神便沦为和国内三流恐怖片一般的笑柄,《釜山行》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却是将这种刻画用到了深处。
丧尸再也不是西方的专利了!韩国影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他们非凡的叙事能力和精巧的借鉴本事。没有好莱坞式拯救人类的大英雄主义,多了的是人性的反思与情感的刻画。无论怎么看,这部电影都是亚洲影界的头一遭,虽然各种元素用的很主流,但这就是个主流的商业大片,而且韩国人的催泪绝对是纯正的韩国特色,而且还保留了韩国电影的日常各种黑,算是部纯正的韩国味儿的好莱坞大片。联系几个前作,感觉导演是深深的厌恶人类啊。毕竟某些人类要是面目可憎起来,真的比丧尸恐怖太多了。《釜山行》一直表现平凡英雄,有始有终。没有全开主角光环,没有太bug的战斗力,合理保存了妇孺、亲情与歌声。第一枚丧女、坦克大叔、空降丧尸、高速丧尸车祸、挂满丧尸的火车头都十分出彩。
《釜山行》就是一个典型的僵尸片,和我们看过的所有僵尸电影拥有完全一样的套路,有封闭空间,有感染有逃命,有对抗有小聪明,有煽情有生死,这里有的《行尸走肉》呀《僵尸肖恩》啊它们都有过。但是《釜山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亚洲的僵尸片,它充满了身为亚洲人会各种共鸣而欧美人绝对想不到用的元素与梗:亚洲社会独一份儿的伦理道德、人情世故、因果报应……全都被调进了故事里。在影片背后,你会看到韩国导演对人性的考量,有善良的一方,也有恶意的一方。有完全国际化的运作,也有辛辣入喉的黑色讽刺。电影的高度工业化并不排斥独立电影的新鲜血液,也能让偶像明星改头换面。面对一部看起来只是为了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的丧尸类型片,你会发现,拍电影确实不只有一种可能。
真人手撕僵尸的亮点则是从大田站下车后再次上车,为营救陷入千钧一发的怀孕妻子郑有美、女儿秀安,马东锡、孔刘、崔宇植需要一路作战,从9号向13号车厢移动的过程。可以说在大田站合力与丧尸对抗,成功再次搭上列车后,孔刘和马叔才摒弃偏见,站在了统一战线上。在原剧本中,孔刘的孩子的设定是儿子,导演看了许多试镜一直都没有选到合适的男孩来演。他看过金秀安的作品后,坚持要请她来演,甚至不惜把原来设定好的儿子改成了女儿,搞得制作团队的人直冒冷汗。所幸金秀安这枚演技派小姑娘的表现完全在期待之上,比起《哭声》中的金焕熙,挑战度虽然没那么高,但极富层次的演技的她绝对足以入围韩国优秀童演榜单。
影片的结尾非常意味深长,女主带着少女穿过隧道,隧道尽头的军方人员在无法确认对方是尸体的情况下,受到了上面的命令指示是消灭。导演借用这个结尾对政府和军队对生命的漠视行为进行了批判,可惜结尾稍显仓促,没有达到影片本身所想要探讨的主题的那种深度。这部电影也许情节不能给看了太多丧尸片的你太多惊喜,但是丧尸们的敬业程度绝不亚于老美丧尸们。美国丧尸如果说是在化妆上取胜的话,《釜山行》则是在动作、表情上和声音上占足了戏份。喜欢丧尸片的同志们应该会被《釜山行》中的丧尸惊艳到,真的很吓人!具体不说了,一定要自己去看看。
另外值得一说的,因为美国有枪,因此几乎所有的僵尸片中,幸存者们都能找到各种枪与僵尸进行各种对抗,因此虽然主人公一直被追,但是并不处于十分弱势的感觉。但是《釜山行》不同,在讲究礼仪,人人爱岗敬业,遵守规则的韩国,在列成上被丧尸袭击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拳头,导演为了增加幸存者的战斗力,特意安排的一队棒球队员在车上,因此幸存者们终于有棒子挥了,还安排一个拳击手。但总体来说,和美国拿着机枪的肌肉男女相比,韩国的幸存者们确实要弱很多,因此看起来才更让你紧张和恐惧。
最后的亮点也是最终的结局。我想是体现了整部片最想表达的东西,希望。为什么那么多壮硕的、年轻的,还有其他的老弱病残,最终活下来的却只有孕妇与小女孩呢?以我自己的理解是除了这两个角色手上最没罪恶所以也便没恶报,还因为这两个角色承载着希望。孕妇承载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小女孩承载着一个小生命的未来。其他的人即使活了下来却也有可能背着太多的罪恶与伤痛苟且偷生。然而新生命与小孩子却是可以重新被朔造的希望。最后军队欢呼着奔向存活者应该也是象征着希望给人带来的能量,人们总是会向着希望奔寻的。《釜山行》:前年上映的韩国灾难片,为何评价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