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凭什么火了25年?

  在世界电影史上,有这样一部电影。

  1994年,它在美国上映,

  拍摄成本2500万美元,

  票房仅有2834万,几无获利。

  提名七项奥斯卡,最后却一无所获。

  失败了吗?当然不。

  如今,它稳居IMDb、豆瓣

  电影排行榜第一名,

  成为无人超越的经典。

  IMDb,200万人评分9.3;

  豆瓣,160万人评分9.7。

  《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中,有太多的金句,

  也有太多令人感触的故事。

  它所讲述的,

  不单单是“越狱”这一件事。

  看完这部电影,

  有人明白坚持,有人懂得智慧,

  有人学会成长,有人重拾希望。

  这也是《肖申克的救赎》

  被奉为影史第一的原因之一: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救赎。

  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01

  越是被困住,一切就越有意义

  故事,发生在肖申克监狱。

  一提起监狱,就让人觉得窒息压抑,

  而在上世纪中期,那更是黑暗无比。

  1947年,安迪·杜弗伦

  被关进了肖申克,终身监禁。

  罪名是杀害妻子和妻子的情人。

  安迪·杜弗伦

  “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

  这是新囚犯刚到时,

  典狱长给他们上的第一课。

  把一名囚犯殴打致死,

  这是警卫长给他们的第一个下马威。

  在肖申克,典狱长是权力的最顶端,

  警卫长是暴力的执行者。

  在典狱长和警卫眼中,

  囚犯并不是人,

  囚犯的生命也不值一提。

  然而,任谁都没想到,

  就是这样一个阴暗的地方,

  在某天,响起了最美妙的音乐。

  1949年,

  因为帮警卫长处理了税金问题,

  安迪被调到了图书馆工作,

  做回了“银行家”。

  他帮警卫们报税,

  也帮典狱长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之后,安迪开始给州议会写信,

  申请在肖申克监狱建立图书馆。

  一周一封,在安迪写了六年的信后,

  他得到了200元的拨款,

  以及一些旧书和杂物。

  其中,包括了一张唱片。

  在典狱长办公室,

  安迪将唱片放在留声机上,

  锁好门,打开了监狱的广播。

  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日子,

  《费加罗的婚礼》就那样突如其来地,

  从广播里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所有囚徒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

  望向歌声传来的方向,驻足聆听着。

  或许没谁听得懂那歌词的意思,

  但又有什么关系。

  被关在肖申克的他们,

  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过

  那样动人的歌声了。

  悠扬的旋律,早在响起的一刹那,

  就直抵他们的灵魂深处。

  “她们唱出难以言传的美,美得令你心碎。

  歌声直窜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

  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

  就在那一瞬间,肖申克众囚仿佛重获自由。”

  只不过,无论是音乐还是图书馆,

  在瑞德眼中,都没有意义。

  几十年的监狱生活,

  让瑞德混得游刃有余,

  也让他失去了热爱事物的能力。

  年轻时,瑞德也曾吹口琴,

  但后来就不再吹了。

  “在牢里没有意义。”

  高墙之内,一切都没有意义。

  就算口琴吹得再好,又能如何呢?

  “就是在牢里才有意义。”

  安迪对瑞德说。

  意义不是别人赋予的,

  而是由自己创造的。

  口琴也不是吹给别人听的,

  而是吹给自己的。

  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

  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

  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在时间的洪流中,

  我们总要有些记忆留住,

  才不至于回首从前,

  只见到虚度的荒芜。

  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书,

  听过的音乐……

  这些都会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淡忘,

  而那些留在身上的、

  印在脑海里的,就是意义。

  更重要的是,越是被困住,

  才越不能妥协。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低谷:

  考试失利、感情失败、工作不顺……

  或许读书、雕刻、听音乐

  不能逆转我们的困境,

  但它们却是失落时的一个支撑,

  是远离繁杂生活的一个媒介。

  当我们沉醉于一首音乐或是一部电影时,

  我们身处何地已不重要。

  那一刻的感动,就足以将我们

  从混沌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让我们重新找回这世间

  最美好的事物:希望。

  02

  希望,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1959年,

  肖申克监狱图书馆建成了。

  安迪接洽读书会、慈善团体,

  将曾经的臭储藏室,

  变成了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

  他们有小说,也有汽车修护、

  肥皂雕刻相关的书,

  甚至,还有汉克·威廉斯的音乐精选集。

  或许你会问,

  安迪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如果只为自己看书,

  他何须费如此心力。

  当然,安迪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自己。

  

  1965年,汤米到了肖申克。

  汤米年轻轻轻,却不务正业,

  从13岁起就过着“以偷窃为生,

  以监狱为家”的生活。

  到肖申克后,汤米得知了

  安迪曾帮狱友取得过同等学历。

  或许是想对妻儿有个交代,

  或许是终于想通了,

  汤米找到安迪,希望安迪也能帮他——

  尽管汤米底子差到连26个字母都要重新学。

  这才是安迪建立图书馆的目的,

  他希望监狱中的囚徒们能重拾希望。

  他希望他们不只在狱中过得丰富,

  希望他们更能在出狱后活得精彩。

  1966年,

  准备好一切的安迪,越狱了。

  入狱19年,安迪从未放弃过出狱的希望。

  他用石锤凿了十几年的墙壁,

  再利用外出时运走碎石,

  他帮典狱长过滤黑钱,

  再纳入他捏造的虚假合伙人账户,

  一步步为未来的生活铺路。

  那天晚上,他穿过挖空的通道,

  匍匐在恶臭的下水管道,

  在雷电交加的夜晚,成功逃走。

  安迪逃出后的一幕,

  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

  在倾盆大雨中,闪电照亮了安迪的身影,

  他张开双臂笑对天空,

  感受着雨滴砸落身上的自由。

  在安迪第一次对瑞德提到希望的时候,

  瑞德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希望能把人弄疯。

  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他恶狠狠地告诫安迪。

  假释申请一次又一次被驳回,

  出狱的愿望一次又一次落空,

  瑞德害怕失望了,他不敢再期望了。

  入狱第三十年的时候,

  瑞德再一次申请失败了。

  那天,安迪送给了他一个口琴。

  尽管在刚收到的时候,

  瑞德说“现在还不是吹它的时候”,

  但夜深人静时,他还是轻声吹响了。

  因为,再害怕也不能丢了希望。

  或许很多次,我们也像瑞德一样,

  因为害怕失望而不敢希望,

  因为恐惧而一味逃避。

  害怕拒绝,就不敢和喜欢的人表白,

  只能擦肩而过。

  害怕失败,就不敢和别人竞争,

  只能眼睁睁地羡慕。

  害怕轻蔑,就不敢去和老板谈条件,

  只能默默加班到天明。

  但请记得,

  希望越浓,恐惧就越淡。

  希望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它是石墙关不住的,

  别人管不到的,完全属于你的。

  影片中曾提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书中有一句话:“人类的全部智慧

  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也许生活的现状令人苦恼,

  但那又如何?

  就算明天不会好起来,

  明年不会好起来,

  但只要不放弃,

  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想起《喜剧之王》中的那段经典对话:

  “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

  03

  恐惧使你沦为囚徒

  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在肖申克的第40年,

  瑞德终于假释出狱了。

  那天,他笑着和警卫道别。

  放眼四周,

  终于没有了难以逾越的石墙,

  抬起头看,

  终于看到了没有边界的天空。

  

  然而,瑞德难以适应外面的生活,

  没有报告,他甚至无法尿出来。

  几十年的监狱生活,

  早已在他的身上,在他的心里,

  烫下了深深地烙印。

  他想起了老布,

  那个在监狱生活了50年的图书管理员。

  安迪到图书馆工作后没多久,

  老布就被假释出狱了。

  在驶离肖申克的汽车上,

  老布紧抿嘴唇,满面惶恐,

  双手紧张地抓住座椅。

  他被安排了住处,也安排了工作,

  可是,他还是恐惧。

  出狱后的每天晚上,他都睡不好,

  总是从噩梦中惊醒。

  

  瑞德说:“监狱是个怪地方,

  起初你恨它,然后习惯它,

  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

  对他们来说,监狱是“安稳”的,

  是一成不变的,囚徒们的生活,

  是被安排得有条不紊的。

  而外面,是千变万化的。

  没有人管束他们,

  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尽管老布离开了肖申克,

  但他的思想却被永远困住了。

  最终,老布穿戴整齐,

  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

  如今,轮到了瑞德。

  他感受到了和老布同样的折磨,

  他想重回肖申克。

  但他记得,

  安迪曾请求他一件事,

  他要去完成。

  按照安迪说的,在巴克斯顿,

  瑞德找到了安迪留下的信。

  信中有一句话: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

  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收好信,瑞德踏上了全新的旅途。

  安迪在他们约定好的地方等他。

  启程后,瑞德坐在汽车上,

  看着窗外,激动得坐不住,不停地想。

  “自由人才会这么兴奋吧。

  踏上未知旅程的,自由人。”

  他曾经认为希望无用,

  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希望。

  “我希望成功越过边界。”

  “我希望能跟老友握握手。”

  “我希望太平洋入梦中一般蓝。”

  “我希望。”

  他是兴奋的,他不再对未知恐惧,

  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开始期待着今后的日子。

  这样的瑞德,是真的自由了。

  最终,在芝华塔尼欧(Zihuatanejo),

  在太平洋的海岸,瑞德找到了安迪。

  那一瞬间,

  相信瑞德一定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

  而在未来,他也一定会感叹自由的美妙。

  《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经典,

  是因为“肖申克”不只是监狱,

  它更象征着现实生活中,

  桎梏我们的无形牢笼。

  或是过度透支的工作,或是纠缠扭曲的情感,

  或是难以启齿的过去,或是混乱不堪的生活。

  有多少人,自顾自的画地为牢,

  即使身处大千世界,也依旧得不到自由。

  久而久之,就像老布一样,

  被腐蚀了心灵,再得不到自由。

  在无数相同的日日夜夜里,

  对太阳升起不感到一丝欣喜,

  失去了希望,如行尸走肉一般。

  不在肖申克,却如在肖申克。

  在电影的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恐惧使你沦为囚徒,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或许“肖申克”的生活是安逸的,

  但“习以为常的事”不等于“正常的事”,

  我们终究需要挣脱束缚。

  安迪说,

  生活有两种选择,

  忙着生,或是忙着死。

  虽然生命的尽头相同,

  但是为了过好每一天而生活,

  还是浑浑噩噩等着死亡来临,

  终究是不一样的。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如果做不到像安迪一样给他人带来希望,

  但至少要像瑞德一样,

  悬崖勒马,及时找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