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伴侣、朋友、合伙人,皆是如此。

  收起自己改造他人的执着,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短短的几句话,却说透了人性的真相。

  人就是这样:

  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醒来。

  同样的,我们也改变不了一个不想改变的人,除非他自己想变了。

  因为,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

    知乎上有个问题:“孩子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

  其中有个扎心的回答是这样的:“唯有被生活殴打到遍体鳞伤时才会懂。”

  很多时候,不管父母、老师怎么苦口婆心,讲述努力读书的重要性,但他们就是不听。

  唯有自己撞过南墙、挨过生活的耳光后,才恍然明白:

  拼命读书到底有多重要?

  还记得零分考生徐孟南吗?

  08年的安徽高考,徐孟南故意交白卷,考了0分。

  无缘大学的他,在此后的10年里,辗转于各类工厂,组装广告箱,制造井盖,包装卫浴产品……

  无一例外,都是各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不仅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脏乱差,还特别辛苦、特别累。

  他也想过换一个好点的工作,但他只有高中学历,根本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作家蒋勋曾说:

  “人总是要经历一些让他们深觉不安的、值得忏悔的或者后悔的事,才会回头想想自己的选择究竟如何。”

  徐孟南也是。

  在吃尽了生活的苦后,他后悔了:

  如果自己当初努力学习,考个二本不成问题,现在的生活应该也是城市里的小白领,而不是过着现在这样的生活。

  2018年,徐孟南痛下决心,重新参加高考。

  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终于在29岁那年,考上了安徽的一所专科院校。

    重返校园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读书最苦。

  可等到真正步入社会了才明白,不读书的人生才是最苦的。

  如果你不吃读书的苦,那就要吃生活的苦。

  读书的苦只有几十年,而生活的苦,却可能是一辈子。

  只是这些道理,并不是谁都能听进去的。

  有些人,你给他讲一万遍道理,都不如他撞一次南墙、摔一次跤管用。

  被社会毒打过后,就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吃尽生活的苦头后,就会明白,读书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读书是普通人逆袭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容易走的那条路。

    有人说,痛苦是最好的老师。

  人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或许是因为痛得还不够深刻。

  所以心存侥幸,不想也不愿改变。

  只有当危险真正来临时,才会被痛醒过来。

  人教人是永远教不会的,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上个月,四川彭州山洪夺走了7个人的生命。

  而这场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因为,龙漕沟属于未开发景区,立着多个警示牌。

  入口处还有“禁止下河、珍爱生命”的牌子,离河道近的地方也装了围挡用的铁丝网。

    而且早在山洪到来之前,工作人员接到天气预报后,就开始沿着整条山沟,对游客进行劝离。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游客都听从劝告,有的人及时撤离,还有的人不以为意。

  直到山洪汹涌而来,才意识到危险真的来临了。

  

  据一位幸存者者描述:

  本来是很开心地去龙漕沟徒步耍水,结果现在真的就很难受很心痛。

  清澈的小水沟突发大洪水,那种你晚一秒就可能被冲走,跑的时候洪水就在你身后的感觉,真的太可怕了。

  还有没跑赢的,被困在大水里,有小朋友、学生、大人被洪水冲走的……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我们在为逝去的生命感到痛惜的同时,也要吸取这血淋淋的教训。

  侥幸,是不幸的开始。

  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以为意外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安全无小事,千万不要等到危险来临时,才懂得要遵守规则。

  这世上,所有的规则与秩序,都是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对安全的守护。

  遵守规则,也是在尊重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李冰冰: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中年人了?”

  李冰冰的回答是:

  自从一场大病之后,我突然感觉身体变得不好了,身体大不如前。

  容易累,没力气,不像以前能熬了。

  我虐不起自己了,身体真的会报废。

  现在的她,在接受电影邀约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

  很多时候,我们总仗着自己还年轻,所以肆无忌惮地熬夜,透支身体。

  直到生一场大病、住一次ICU,才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有多么重要。

  听过一句扎心的话:

  “这世上有两个地方能教会人珍惜生命,一个是医院,一个是火葬场。”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对“少熬夜,多运动,不要暴饮暴食”这些劝告,是不屑一顾的。

  但等到健康被疾病侵蚀,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不用别人提醒,自己就懂得要爱惜身体。

  博主@三坨土习惯性熬夜长达10年,半夜3点前没有睡过觉。

  而促使她下定决心早睡早起的原因是,某一天她熬夜熬到3点后,心脏突然感到不适。

  那一刻,她彻底慌了。

  她开始想办法戒掉熬夜,每天7点准时起床,吃早餐、去运动,让生活变得更有规律。

    《比挣钱更重要的是活着》里面有一句话:

  “只有在突然报废的那一刻,我们才会明白自己一定顶着危险,行走了很久。”

  大病一场后,就会意识到:

  在这个世界上,最不能透支的是身体,最无法挥霍的是健康。

  身体健康,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失去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一切。

  生命只有一次。

  不透支身体,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自觉。

  写到这里,想分享一个看过的小故事:

  一位青年为情所困,无法自拔,于是跑到山上向大师求助。

  大师听完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给他斟茶。

  杯里的热水溢满而出,大师却仍未停下倒水的动作。

  青年无法忍受热水带来的疼痛,匆忙扔掉了茶杯。

  痛了自然就放手了,就吸取教训长记性了。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只有针扎在自己身上,才会知道痛。

  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因为,很多时候,能让我们做出改变的,不是道理。

  而是南墙,是弯路,是栽跟头。

  疼痛就是最好的老师,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