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享,哪一部电影是你最爱的电影?

  《普通女人》

  女主角玛丽娜做过变性手术,她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普通女人。

  拥有普通女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她有一个年纪大自己很多的男友奥兰多,他们很相爱。

  在玛丽娜生日当天,他为她准备了浪漫的烛光晚餐,他们在舞池里拥吻,幸福得看不见任何其他人...

  当晚,他们还幸福地啪了又啪。

  但,意外却突然发生了。奥兰多在下楼时一阵昏厥,然后失足滚落下了楼梯,当场昏迷。

  玛丽娜立刻便将他送去了医院,可接下来医生却当场宣判他已经脑死亡。

  上一刻,他们还沉浸在爱河里;下一秒,已经是天人永隔。

  整个气氛都被带入了一种悲伤里。

  但只是一个停顿,故事就开始发生了转折。

  警察和医生,开始质疑起玛丽娜的身份,盘问她是否是一个性工作者,那态度好像她并不是一个刚刚失去了爱人的可怜女人。

  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玛丽娜陆续受到了各种无端的指责、谩骂和侮辱。

  天刚刚亮,玛丽娜还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这样一个丧夫之痛的早晨,男友前妻的电话就打来了。

  对方要求她把男友的车子交还,而且当着她的面,还指责两人的爱情是“变态”。

  紧接着,奥兰多的儿子布鲁诺又擅自闯进了公寓,要求玛丽娜立刻滚出去,交出房子。

  同时还辱骂她,“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没有来由的。

  活着

  活着是张艺谋导演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作品,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葛优、巩俐、姜武、郭涛等人主演,讲述了富贵悲惨的一生,年少时富贵家里是阔过的,家里有良田百亩,可是富贵嗜赌成性败光了家产,妻子也离他而去,回来又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建国后虽然过了一段平稳的日子,可是儿子妻子女儿也先后离去,最后留下富贵一个人思念着所有人,孤独老去。

  个人认为活着的艺术价值在众多影片中,应是第一流的。在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富贵的命运也随之变化,个人像一只小船一样在时代的洪流中飘荡,显得是那么脆弱无力。这种无力的感觉在张艺谋的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众生皆苦,活着就是一种苦难,,人生也因为苦难有了别样的风采。这便是我看完影片后最大的感触。

  《霸王别姬》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曾经深深的打动了我。

  《霸王别姬》中的“不成魔不成活”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尤其是张国荣饰演的角色程蝶衣让我无比心痛,多次掉泪。

  程蝶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人生执念太深沉,以至于他分不清人生和戏曲的关系。

  影片的开头程蝶衣是以小豆子的身份的出场,小豆子的母亲是个青楼女子,因为小豆子长大了,无法继续赡养在梨园,就把他送到了梨园,为了让梨园收留他,蝶衣的母亲亲手剁掉了蝶衣多余的一根残指,代表了第一次阉割。第二次是师父让他唱旦角,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念错《思凡》的台词,直到师哥拿着滚烫的烟斗塞进他的嘴里,他嘴里流着血唱出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是第二次阉割。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蜕变成了程蝶衣。

  蝶衣始终活在戏里,认为自己是虞姬,段小楼就是自己的霸王。蝶衣在戏台上是那个头戴玉簪,身着柔衣,在四面楚歌的军帐中与霸王依依别离。可走下台后,他依然“不疯魔,不成活”,想在现实中扮演虞姬。他为了段小楼儿时想要的一把剑,在某种意义上出卖了自己的灵魂给袁四爷,换回了那把多年前许下的定情信物剑;他失去了段小楼,用鸦片麻痹自己;他为了救段小楼给日本人唱戏;他爱霸王。直到十一年后,程蝶衣和段小楼为复出走台练习《霸王别姬》,段小楼故意背起了《思凡》中的“我本是男儿郎”,程蝶衣顺口接着:“又不是女娇娥”时,段小楼说道:“错了,又错了”。程蝶衣此刻似乎终于明白自己这一生在不断地犯错误,混淆自己的性别。他拔出了那把曾是定情信物的宝剑,自刎。

  我太爱程蝶衣这个角色了,无论是台上的虞姬,还是台下的虞姬。我也太爱《霸王别姬》这个电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每一幅画面都是有血有肉的!

  威尼斯女人

  土生土长的威尼斯女人都不太漂亮,但地中海赋予了她们一种独特的风韵,清丽与性感。在欲望面前,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她们都有让人想入非非的本钱。丽维亚一方面满足于随丈夫出入各种酒会剧院的虚荣,一方面厌倦于大自己28岁的丈夫独幕剧一样单调的亲热行为。以上元素的掺杂,赋予了丽维亚一种独特的妖艳,她像一株放肆的羊齿,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高贵,也有一种随时随地可以出轨的淫荡。

  在一个上流云集的剧院里,丽维亚被一个英俊的德国上尉俘虏了。他嚣张地把身边女人的衣服扯掉,然后肆无忌惮地把目光停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那一刻丽维亚觉得这个乡巴佬神采飞扬。

  第二天在自己家奢华的大门口,无路可逃的丽维亚被赫莫特困在怀中,在德国人嘴唇双手和眼神的进攻之下,丽维亚彻底失去抵抗能力乖乖地缴械投降。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感情欲望通过对另一个人的爱而以可接受的方式得到满足,而这个人通常是与被禁止的性爱对象相类似的人”。在海滨医院的小屋中,在赫莫特租来的民房里,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瓢泼大雨中,丽维亚放肆地享受着一个年轻男人所能带来的快乐。看得出来,在这一段导演想极力营造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例如表面看来灰暗的海面,水下却显现出一种夺人心魄的蓝,赤身裸体的丽维亚和赫莫特像鱼一样,在水中欢快地互相缠绕,像水草,也像婴儿。

  “你不可能作为孤岛独立存在”,丽维亚一定恨死了海明威这句话。终于,她知道了,在她和赫莫特之间,不只有让人意乱情迷的亲热和热血沸腾的性派对。在一个彻夜狂欢归来的早晨,丈夫卡洛告诉她,计划就要实现了,而她必须赶到亚索拉躲避几天。

  这时候,丽维亚显示了一个威尼斯女人所特有的干练,首先她设法把消息通知给赫莫特,然后从丈夫留给她的两万里拉中,拿出一部分用作赫莫特运作退役的费用,最后一次与赫莫特亲热之后,丽维亚踏上了前往亚索拉的道路。

  此后导演的镜头就停留在了亚索拉,仿佛威尼斯的一切纷乱都不再重要,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丽维亚揪心的思念。终于尤戈带来了赫莫特的消息,他如愿以偿地退役了,在那间民房中,他会等她到地老天荒。

  丽维亚用身体作为交换条件,成功地与尤戈返回了威尼斯,但在那间等她到地老天荒的民房里,赫莫特正和女友翻云覆雨,他向丽维亚摊牌,他需要的只是她的金钱。

  德国驻威尼斯最高长官接待了一位贵妇,然后果断地枪决了一个临阵脱逃的叛徒。

  天使

  “被爱是幸福赏赐的一种收获,而去爱是奉献赋予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把爱的问题,看成是被爱的问题,这是幸福与否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丁度·巴拉斯把这部电影命名为[黑天使],也就是说,如果两人的爱是真诚的,是互相奉献的,那么彼此都是对方的Angel,反之就是“Black Angel”。这样的解释有些表面化,也许是因为在结尾,尤戈抱住丽维亚的时候,说了一句“你是我的天使”。这是一个非常悲观的意向,欺骗和索取并没有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暂缓脚步。

  其实,片中的很多人都具有天使的表象,与法西斯斗争的卡洛,憎恨战争的赫莫特,也如追求自身解放的丽维亚,但无一例外,他们的手段或者初衷,都算不得正大光明,所以天使只能在黑暗中。

  巴拉斯把背景设置在纳粹横行时的威尼斯,本身就是轴心国的意大利同样陷在危乱之中,对战争的无能为力,成了最简单不过的本能反应,这样的设置让人有些泄气;赫莫特绞尽脑汁要退役,这有其固有的贪生怕死的天性,也有其厌恶战争和杀戮的后天取向,反对战争和借战争之利的自相矛盾,是战时一种普遍的心态,显示了人本性和本能之间延绵不断的攻守; 枪声打断了赫莫特和丽维亚偷情,看着身边倒地身亡的女人,赫莫特抽搐的脸和丽维亚惊吓的眼神,把战时两种最直观的反应置身于同一场景,充满绝妙的反讽。

  当然丁度·巴拉斯并没忘记安排几个极富深意的小人物。他们分别是搅乱了两人偷情的学生,后面跟着大呼小叫的德国兵; 慈眉善目的赫莫特的房东,她坦然地收下了丽维亚的一里拉,然后忠心耿耿地替她通风报信; 还有一个小孩,趴在被德国佬打死的母亲身上,撕心裂肺地号哭……

  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更符号化,但可惜,导演浅尝辄止,使这部貌似深远的作品最终也没能完成超越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