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喜儿”茅惠芳:晚年遭人诬陷,海外归来起诉多家媒体,终洗冤屈
原标题:“喜儿”茅惠芳:晚年遭人诬陷,海外归来起诉多家媒体,终洗冤屈
她是舞台上风光无限的白毛女—喜儿,她用自己曼妙的舞姿和满怀激情的舞台表演,为我们带来了久久难以忘怀的视觉盛宴。
可同时,她也是生活平静,却遭到无良作家恶意消费的受害者。她就是被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铭记的舞台经典—茅惠芳。
一纸《浮沉录》,让她平静的生活陷入翻江倒海
茅惠芳,一名曾经的舞蹈演员。1947年,茅惠芳出生于上海市一户普通工人家庭之中。在父母双亲的悉心照料之中,茅惠芳顺利长大并且考上了1960年才刚刚成立的上海舞蹈学院。
茅惠芳生来是个长相出众的女孩儿,一双硕大且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令人流连忘返,加之其作为舞蹈演员演员的曼妙身姿和出众的气质,成为了很多青年才俊心目中的梦中情人。
追求者众多,可茅惠芳却偏偏钟情于1978年就读在复旦大学物理系的硕士沈维滇。沈维滇是当时少有的高材生,为人又踏实可靠,对茅惠芳更是百般呵护。
加之茅惠芳自身文化知识涉猎相对较少,对于沈维滇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有着特别的崇拜。因而两人的爱情之路也走的十分顺畅,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原本是舞蹈演员的茅惠芳,在遇到爱人沈维滇之后,便慢慢退出了舞台,跟随将要去美国读博的丈夫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可是不幸的是,2000年5月份,由上海亲属打来的一通电话,让茅惠芳原本风平浪静、幸福美满的生活,陷入了被肆意抹黑的黑暗。
据亲戚描述,国内有一篇据说是长篇纪实文学《“喜儿”茅惠芳浮沉录》的作品,最近被多家报社转载,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然而过分的是,此作名架着纪实文学的名义,却对茅惠芳的私人生活胡编乱造,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名誉损害。
听闻此事,茅惠芳马上翻阅了亲戚所说的作品,其中对于茅惠芳自己色诱“特殊时期”重要官员康生、张春桥,从而跻身政治体系开始呼风唤雨。
最后时局转变,茅惠芳则自作孽不可活地迎来牢狱之灾,诸如此类的描述字字珠玑,仿佛作者就是亲历者一般,将事情的原由描绘的十分逼真。
可无奈的是,除去茅惠芳在舞蹈学院期间,担任过几次舞台剧、电影的女主角之外,茅惠芳并没有参加多少外出活动。
跟随丈夫去美国之后的茅惠芳一直从事美国大学的舞蹈老师,偶尔友情出演参加一下中国传统舞剧演出,此外再无其他抛头露面的机会。
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家人。自然谈不上那本所谓“浮沉录”所言的大起大落,而后来一直在承受牢狱之灾更是赤裸裸的无稽之谈。
看着文中所言,将自己的形象损毁得一无是处,并且直接将自己的政治性质都有所黑化,茅惠芳自然不肯让散布谣言者逍遥法外,于是在丈夫的陪伴之下,急匆匆买了返回中国的机票,开始了自己的诉讼求公之旅。
曾几何时,她还是个纯洁而美好的舞者
茅惠芳仅仅是一介不足挂齿的舞蹈演员,又何以引得旁人对她恶意诽谤、编排、消费呢?
在校期间,茅惠芳凭借扎实而出色的舞蹈功底、以及优良的相貌条件,在大型传统舞剧白毛女剧团前来选取女主“喜儿”时,茅惠芳一眼便被导演看中。
1965年开始,由文学作品《白毛女》改编而成的芭蕾舞剧于5月份,在“上海之春”文艺汇演节目中初次亮相。并且,由于表演反响异常热烈,茅惠芳又先后跟随剧团进行了多次演出。
表演过程中,由茅惠芳所饰演的“喜儿”,天生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以及其乖巧伶俐的人物形象,使得反面角色杨白劳的行径显得更加恶毒。也更加出色的为大众展示出了,美好事物被邪恶势力所迫害的强烈反差。
茅惠芳因为角色“喜儿”一炮而红,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支持,而且还有机会跟随剧组参加有国家官员在场的庆祝活动。因而,这才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作家留下了可乘之机。
当其《浮沉录》作者写道茅惠芳利用美色高攀国家官员时,很多观众想到其在舞剧表演中的杰出地位,也就不会多加怀疑了。
恶有恶报,她用法律为自己洗清冤屈
携丈夫回国的茅惠芳首先了解到了《浮沉录》的作者及其作品出版社,并且对于其作品转载机构作出了相关统计以及证据的搜集。
随后,便在上海友林律师事务所的帮助下,起草诉讼书,将《沉浮录》作者罗学蓬以及相关涉事出版社、媒体机构告上了法庭。
法院传票下来,罗学蓬不仅没有为自己的不良行径感到羞愧,反而振振有词地强调自己所写的内容都是有理有据的,而其中最直观的证据便是浙江作家胡月伟于1986年出版的小说《疯狂的上海》。
只是经当事人沟通,确认自己作品中被罗学蓬当作茅惠芳原型的形象“芳芳”,只是自己的虚构人物,并非依照事实描述而来。并且,胡月伟还十分坚决地表示,自己连茅惠芳是谁都不认识。
多番狡辩却终以败诉告终的罗学蓬及相关出版机构、报社媒体,只能在法律的规范下接受相应的惩罚。
23万元的罚款以及相关形式的道歉,令原本打算依靠此作品“重大爆料”而狠赚一笔的一众人瞬间灰头土脸。而茅惠芳则在重新恢复了自己的名誉之后,再次踏上了追随丈夫前往美国定居的生活。
茅惠芳的一生可以用起伏不定、却总是充满意外之喜来定义,一个平凡到尘埃里的工人子女,却因为热爱舞蹈而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不朽经典。
人到中年,甘愿生活平淡如水,却又在不良商家的炒作中形象遭到严重诋毁,幸而法律作为人民最刚强的自卫武器,为茅惠芳讨回了公道,并且使得起早到严重破坏的名誉也得到恢复。
最终,茅惠芳依旧决定定居美国不问世事,远离媒体机构的繁华与喧嚣,相信这将会是茅惠芳一生之中最为明智的选择了吧,毕竟生活本该平静而自如,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与从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