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嘱咐姜子牙千万别回头:可他还是做了,这一关人人难过
元始天尊嘱咐姜子牙千万别回头:可他还是做了,这一关人人难过
在电视剧《封神榜》里,有一段有趣的情节:昆仑山上,元始天尊特别的叮嘱姜子牙,持"封神榜"下山,无论谁叫你,且忌回头,否则会招来不少麻烦。
姜子牙听从师父的教诲,也没有忘记师父的话。却在下山中,听到了师弟申公豹的叫声后,还是忍不住回了头。
相信不少好奇的观众或读者,与“源易缘”一样心存疑问:为啥能掐会算的姜太公,心知肚明却还要偏偏回头呢?
“源易缘”通读《封神演义》后,找到了一些原因。
在原著第37回,姜子牙伐纣来到青龙关,遭与强敌青龙关总兵张桂芳。
张桂芳有个旁门左道的“绝招”:但凡精血成胎的人,有三魂七魄,只有被他一叫,被叫的人就会“魂不守体”。
双方在青龙关俱是损兵折将,僵持不下。姜子牙在无奈的情况下,首次来到了昆仑山,请求师父帮忙。
元始天尊见到子牙,告诉他:你今上山正好,命南极仙翁取来“封神榜”,你在西岐造一封神台,张挂在台上,把你一生的事都做完毕。
姜子牙刚拜别师父走出宫门后,又被元始天尊喊去。
天尊特别交待姜子牙:此去,但凡有人叫你,且不可答应。若是应他,就会有36路征伐你。
子牙的师兄南极仙翁也特意对他说: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应他,着实要紧!我不得远送你了。
从上面的情节中,“源易缘”看到,除了原始天尊交待外,师兄也告诉他回头的严重性。
当姜子牙来到麒麟崖时,果然脑后有人叫:姜子牙,姜子牙!
这个人就是后来与他处处作对的师弟申公豹。
姜子牙的第一反应,就想起了师父和师兄的交待:果真有人叫,不可应他!
后边的人继续喊:子牙公!姜子牙还是不理他。
申公貌接着接二连三的喊:姜丞相!见子牙还是不理,申公豹大叫:“姜尚,你也太薄情忘旧了吧!你今做丞相,位极人臣,就不想想我与你一同学道的这40年情谊了吗?今天,连续喊你几次,答应都不答应。
申公豹这招厉害:姜子听到他这样说,只得一回头。然后对申公豹解释:兄弟,不知道是你叫我。只因师尊如此吩咐过,得罪了!
由此可见,姜子牙并非忘了师父的话,而是这里有一定的定数。除此之外,”源易缘“认为,还有这些原因:
第一、商朝气数尚未尽,天意如此。
姜子牙本来上昆仓山,是找元始天尊求助的,但天尊并未直接出手相救。这在他与师兄南极仙翁的交谈中也可看出。子牙说:参谒老师,我本想恳求指点,以退张桂芳,师尊却不恳慈悲,奈何,奈何!南极仙翁则告诉子牙:上天数定,终不能移。
这说明,商王朝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第二、周王朝和姜子牙,应该遭遇此番劫练。
从天尊的特别吩咐,和师兄的特别交待看:两人都知道,子牙持封神榜会有这样的麻烦,却谁也没有去刻意的阻止事情的发生。如果,他们真的想制止申公豹,任何一人都可以找理由,轻松将申调开的。
而原始天尊只是对子牙说:务要小心!南极仙翁则说:我不得远送你了!知道真相的两人谁也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
第三、申公豹的聪明狡黠,坚持耐心。
申公豹先喊子牙名字无效,便换口气亲切称“子牙公”依然无效;又恭敬称其为“姜丞相”,还是无效。
于是,聪明狡黠的申公豹,换了种方式:请将不如激将!直接抨击他做了官就不讲情义,不够意思。
试想,如果脸皮薄的人,喊人家几次,见人家不理也就算了。而申公豹却是厚脸皮: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第四、姜子牙碍于情面,难过人情关。
花花世界,诱惑很多:有人难过金钱关,有人难过美色关……
姜子牙昆仓山修行40多年,不爱金钱,不贪美色。却也有难过的关口,比如人情。“人情关”难过,很多人就是碍于情面,一步一步地越陷越深。
姜子牙刚开始,不忘师父的教诲,谁叫也不理,叫啥也不应。但一谈及人情,便觉不好意思了。
姜子牙一回头,真如原始天尊所言,在申公豹的挑拨攒和下,果然有36路兵马来讨伐大周和姜子牙。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一回头,徒为大周建国和他的封神大任,增添了不少阻力和麻烦,也增添了引入胜的连连好戏。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和高见,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