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陈思诚监制,肖央大玩蒙太奇。网友:终于翻拍了一部爽片

  “我是个没什么本事的男人,没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能做的只有档子你们前面...”

  肖央这次和以往参演的喜剧风格电影不同,《误杀》是一部气氛压抑的犯罪片。

  电影《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由陈思成监制,柯汶利执导,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秦沛等出演。

  该片自点映到今日首映,累计票房4千万,首映单日票房1936万,打败了黄渤、王珞丹主演的电影《被光抓走的人》占列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演员谭卓在《误杀》、《被光抓走的人》两部戏中都有角色出演,无论哪部戏出彩谭卓都是今天的“赢家”。

  《误杀》目前豆瓣收获评分7.5,这个分数是观众对电影改编质量的一次高度鼓励,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样的佳作竟是出自她之手。

  起初,该片的导演曾是郝蕾,片名也不是现在的《误杀》而是《误杀瞒天记》,最终因种种原因导演变成了柯汶利。

  作为改编电影,影片有意“架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将故事背景整体挪到全新的地方“赛国”。(明眼人都知道的泰国)

  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这世界上压根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肖央饰演的男主李维杰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居住的“奢华”别墅也是因为临近墓地才能便宜买下,经营了一家网络公司每天依旧需要为了生存而奔波。

  正所谓平淡是福,李维杰给两个女儿起名平平、安安,寓意简单明确。然而就是这样的极简追求在那个“上下一般黑”的世界里却成为了奢求。

  因为李维杰是个热心肠,经常挺身而出帮助身边的朋友,不经意间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恶霸小喽啰桑坤。

  李维杰平时有个爱好,他喜欢看电影,据后面警察局统计一年下来他看了七百多部电影,这种靠电影“自学成才”的能力让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了解了很多重要信息。

  影片片名《误杀》在我看来涵盖了多重含义,它不能够单纯的理解为某个人的行为。

  影片的叙事节奏很快,毫不夸张的说当观众还没有脱掉外套正片就已经开始了。

  李维杰的女儿平平天生丽质,漂亮是她的外表,单纯是她的内在。

  有了这样一个乖女儿的李维杰却没有对她投入百分百的关爱,直到女儿逐渐表现出一些奇怪的举止(例如对果汁的恐惧、人变得话少孤僻)才引出了他的注意。

  作为丈夫,努力赚钱改善家庭生活方面他是尽职的,作为父亲关心关爱孩子他又是不合格的。正是这样的形象,在不成熟的女儿心里父亲被勾勒成守财奴“葛朗台”。

  影片中对女儿实施性侵的是当地有名的官二代素察,从小家境优越,加上母亲过度溺爱的他自然而然形成了那种飞扬跋扈的嚣张性格。

  片中凸显了素察的魔鬼人性,不但当面给平平播放了那一夜的视频,还威胁她继续服从。

  得知事情真相的母亲阿玉在大仓库里做好了埋伏,当素察出现欺负平平时阿玉站出来命令素察停止侵害,那么素察是怎么回应的呢?

  他不但殴打这个和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女人,甚至还说出令全场观众愤怒不已的话“想换你女儿可以,你来啊”。可见在尊老爱幼的道德观上素察早已不是少年,是个彻彻底底的恶魔。

  影片中提到女儿平平击打素察只是一场“意外”,她原本只想打掉他手上的手机,不料酿成惨剧。

  这里影片在仓库和泰拳馆间的镜头转换恰到好处,并且还通过李维杰与路人甲的对话解释了昏死状态下真正的死神——吞舌。

  同样是拳头武力一场是有底线的竞技一场是无底线的暴力。

  李维杰阴错阳差的出差造就了悲剧的发生,当阿玉母女自以为“杀死”了素察后,不安与惶恐充斥在仓库每一个角落。

  不得不说影片在细节上的处理细腻又合理,母亲阿玉因“杀人”导致运输“尸体”时惊慌失措不断犯错,而“尸体”也靠着这一过程中的颠簸避免了吞舌的情况。

  其次,小女儿安安在墙角目睹了“尸体”的整个搬运过程,为后续故事埋下了伏笔。(摄像师给的墙角镜头吓到了不少人,画面带来的恐怖感在深夜被无限加强,堪比泰国恐怖片镜头)

  李维杰为了保持家庭的完整,开始了一系列沉着冷静周密的计划,其中不乏训练妻子和孩子面对警察审讯时的表现,制造“不在场证明”等。

  至于李维杰当时究竟知不知道素察已死的问题,我想影片结尾已经做出了回答。

  李维杰在片中曾多次出入寺庙,对寺庙内的僧侣行礼,这可以看作是他的一种精神寄托。当他“做完”一系列事情后再次到寺庙请求施舍赞助时,僧侣拒绝了他。

  最后在寺庙的“忏悔塔”面对苦苦质问,李维杰对素察父母袒露心扉,大概意思就是妻女已经受到伤害,不能再让她们受伤,可见李维杰知道当时“放”出素察的后果,所以他选择了隐藏到底。

  除了李维杰的缜密藏尸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片中两个母亲的对决也使得本片异常精彩。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两个母亲“天差地别”的阶级地位在这句话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诠释。

  作为普通人的阿玉,谭卓演出了她的平凡,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形象。

  丈夫和孩子是她的全部,因此当女儿被欺负后阿玉立刻站出来保护女儿,并且在处理素察“尸体”时即使自己怕的不行也要故作镇定安慰女儿。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警察局里两个女人对峙的那场戏十分精彩,为了维护女儿阿玉不再胆怯向气场强大的拉韫发起正面对抗,“冲破”了两个相差甚远的阶级地位鸿沟。

  拉韫的扮演者陈冲这次真的惊到了我,恐怕她的那场办公室里对安安声嘶力竭呐喊的画面将长久的停留在每一个观众的记忆里。

  作为本片的实力派代表,老戏骨陈冲老师曾经先后担任奥斯卡金像奖评委,台湾金马奖评委会主席,本身更是获奖无数,艺术家之名实至名归。

  片中儿子素察对平平的玷污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未成年犯罪与保护等问题,而拉韫对儿子的爱同样折射了现代社会家庭的过度溺爱问题。

  拉韫对素察倾尽全部的爱,买跑车、给信用卡、护犊子样样不少,彻彻底底的溺爱;父亲都彭则是一心只顾自己的事业对孩子不闻不问,如果孩子影响自己的事业还要暴打一顿,可以说素察的果与家庭环境的因脱不了关系。

  几日不见素察,拉韫心急如焚,正当此时小警察的“助攻”将李维杰一家浮上水面。

  “当你办过1000个以上的案子,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拉韫就像敏捷的猎豹,一旦嗅到目标便会不择手段。对此,拉韫对李维杰一家进行严格审查,甚至不惜默许手下进行人身攻击这种滥用职权的审查方式。

  拉韫知道随便抓人会影响丈夫竞选,会引起社会暴乱吗?我只能说当了这么多年领导再不懂这个就别干了,奈何儿子的丢失令她失去了理智,这就是拉韫“刚”的一面。

  镜头剪接加特效的蒙太奇手法,差点骗过了所有人

  影片中一直在强调一点,那就是李维杰爱看电影。当拉韫的直觉告诉她李维杰确实有问题,但又没有证据的时候,平日与李维杰不和的小警察桑坤指点了光明——他爱看电影。

  最终拉韫通过电影名单的筛选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李维杰借鉴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暗中进行了偷换时间的概念。

  所以影片中公交车上聊天,泰拳场打翻爆米花,蛋糕店抱怨,花钱买衣服等行为完全是为了服务不在场证明,也就是片中拉韫说的这些人无意中都帮助李维杰做了伪证。

  如果顺着这种思路拍下去,在外国无疑是佳作,在国内的话估计连过审都是问题,所以剧情接下来找到了顺其自然的台阶。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童言无忌的。

  片中为了塑造拉韫近乎扭曲的“魔鬼形象”挑战了一次视觉上的光影极限。

  镜头给到了安安,在她的前面打了一束影子,那是拉韫逐渐站起来露出“獠牙”的恐怖身影,与天真无邪的安安形成巨大视觉冲击。

  除了这场戏,影片最为刺激的一场心理戏莫过于雨中开棺辨尸了。

  这场戏的拍摄运用了多次慢镜头,在滂沱大雨的背景下,李维杰一家人被警察带到埋尸现场。

  铁一般的证据面前警察特别是小喽啰脸上露出“弄死你”的表情,而这短短的等待时间在李维杰看来仿佛走过了整个生命,这里演员们的表现是极具张力的。

  当开棺的那一刻,在他们的脸上又由兴奋转为惊愕,自以为知道真相的妻子阿玉也随之投来惊愕的表情。

  来不及思考,人群中开始了暴动,这是警方乃至于当权者公信力尽失的一刻。

  短短的几分钟,观众们随着剧情画面一波三折,李维杰无声的复仇精妙绝伦。

  最后说一下棺材中的羊的问题吧,羊作为整个故事的“目击者”贯穿前后,它见证了湖中抛车,警察欺凌,雨中开棺,以及最后的伏法认罪,是一种隐喻,暗示了整个事件因果与警察(执政者的黑暗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陈思诚的“大管家”当的很不错,相信他一定给导演提出了不少好的艺术创作建议,越来越期待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3》了!

  最后,很高兴我的“一千部电影”影单里又添加了一部精彩的电影,你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单选|你觉得这次电影《误杀》改编的如何?

  好不好其他(评论区)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