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哪些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我国法院每年都要审理5万名左右的未成年罪犯。从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看,低龄化现象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今年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年龄进行了调整,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讲一讲,修改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哪些调整。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四个阶段
1、年满十六周岁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而在刑法上的,只要是满了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不论是什么犯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如果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法院在审理时,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2、十四周岁~十六周岁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个年龄段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3、十二周岁~十四周岁
在过去,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近年来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未满十二周岁
未满十二周岁的人,不论实施何种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也不会受到任何刑事处罚,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会有案底吗?
未成年人犯罪也是会留有案底的,但为了照顾未成年人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底会予以封存。被封存的犯罪案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温律说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严惩未成年人犯罪,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有力手段。现在的青少年,十二周岁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心智和认知。这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至12周岁,扩大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作用,避免未成年人犯罪的侥幸心理。
觉得本期内容还不错的欢迎转发、点赞、在看??谢谢支持!每日普及身边法律知识通过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说说更多法律知识温霏霏律师:重庆立源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中共党员,重庆市律师协会第三届团代表。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法学学士。主要业绩:为重庆晨报/上游新闻提供律师解读,受聘上游新闻帮帮频道特约律师。为重庆科技报、重庆法制报等媒体供稿。为重庆市渝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威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