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都源于原生家庭吗?

  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人生的早期阶段,在那个阶段形成的情绪记忆,往往成为以后情绪应激反应的模板,在紧急时刻可能左右我们的情绪和行动,影响我们的判断与反应,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是全生发展的第249篇文章

  心理学界有种说法,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都源于原生家庭。

  这种说法经常被人引用,也常常被人拿来说事。比如,武志红就认为,“原生家庭问题很严重。成年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儿时的伤害,并且这种痛苦会长期伴随。”

  那么,到底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今天,我们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来尝试探讨这个话题。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从底部开始逐渐到顶部,大脑主要包括后脑、边缘系统和皮层(新皮层)。

  后脑包括髓质、脑桥、网状结构和小脑等;边缘系统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体和杏仁核等;皮层包括左脑、右脑和胼胝体等。

  髓质位于脑的最底部及脊髓顶端,主要控制心跳、呼吸和吞咽等生命维持功能;它让来自身体两边的感觉神经交叉,将来自身体一边的信息交叉传导到对边的脑。

  脑桥是髓质上方更大的膨胀物,将脑的上部和底部联系起来,在小脑和皮层中传递信息;它影响睡眠、做梦、唤醒和左右身体协调。

  网状结构穿过髓质和脑桥,主要控制选择性注意和唤醒;它使人们忽视平常的不变的信息(如空调的噪音),而对信息的变化敏感(如空调关了,大部分人很快就会注意到),还能激活脑的上部,使人保持清醒和警觉(如晚上在各种噪音包围中睡觉的母亲能听见孩子的哭声)。

  小脑是在头骨基部、脑桥后面以及脑主要结构的下方一个像小型脑一样的结构,主要控制所有不随意、快速既精细活动的脑底部的一部分,比如,小脑控制着所有的小型肌肉让人不会从椅子上掉下来;小脑还协调发生在快速连续运动,如行走、跳水、滑冰、体操、跳舞、打字、演奏乐器甚至演讲中的随意运动。

  边缘系统在皮层之下脑干之上,位于脑上部的内部边缘,主要与情绪、动机和学习有关。

  丘脑位于脑中心,近似圆形的结构,是将感官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合适区域的中转站,并对一些感觉信息在其传至皮层之前进行加工。

  下丘脑位于丘脑之下和脑垂体正上方,控制体温、口渴、饥饿、睡觉、走路、性行为和情绪;它还控制脑垂体,也是荷尔蒙的终极调节器。

  海马体是位于两侧颞叶的弧形结构,在存储记忆和记住物体位置中起作用。

  杏仁核位于海马体附近,控制我们的恐惧反应和对恐惧刺激的记忆,感官信息在尚未被脑的高级部位接收时先被传到杏仁核,所以人们能够对危险做出迅速反应,有时甚至在人们意识到危险之前。

  皮层覆盖在大脑外部,由紧密的神经元构成,它的褶皱或者皮质化使其容纳更多的皮层区域并且与高级智力有关。

  皮层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并由被称为胼胝体的厚的神经纤维束相连。

  通过表面褶皱或裂纹的深浅,每个大脑半球被大致分为四个部分:枕叶、顶叶、颞叶和额叶。

  枕叶位于每侧皮层半球的底部,对视觉进行加工并含有初级视觉皮层。

  顶叶位于皮层的上部和后部,包含躯体感觉区、加工触觉、温度触觉和身体位置方面的信息。

  颞叶的起点在太阳穴后,包含初级听觉皮层和听觉联合皮层,与语言理解有关。

  额叶在脑的前部,包含运动皮层,控制随意肌,并在如计划、人格、记忆存储、语言(大部分人都在左半球)和复杂决策等所有高级心理功能中起作用;额叶还通过其与边缘系统的联系来控制情绪。

  另外,在皮层每个脑叶中,还有皮层联合区,在对信息进行协调和解释以及高级心理过程中起作用。比如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布洛卡区位于左侧额叶,在产生流利、可理解的语言中起作用;此区域受损者会患布洛卡失语症,说话吞吞吐吐并且发音错误。

  威尔尼克区位于左侧颞叶,在理解语言中起作用;此区域受损者会患威尔尼克失语症,说话流利但缺乏意义,用词错误。

  从大脑的结构可以看出,海马体的功能是负责记忆事实,杏仁核的功能是负责记忆情绪。海马体记忆的是纯粹的事实,而杏仁核则保留了伴随事实的情绪“味道”。

  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中有一个形象的例子。

  比如我们尝试在双车道高速公路上超车,却差点与对面开来的车迎头相撞,海马体会记住这件事情的细节,比如我们当时是在哪条公路,和谁在一起,对面那辆车的样子等。杏仁核却会在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再次在相似情况下准备超车时,在我们体内激发焦虑情绪。

  正如纽约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神经科学专家约瑟夫·勒杜克斯所说,“海马体对你认出表姐的脸起到关键作用,而杏仁核则会提醒你不是真的喜欢她。”

  杏仁核不仅与情感有关,所有的激情也都取决于杏仁核。杏仁核作为行动中枢的角色,在冲动的情感压倒理智之时起到关键作用。接收到输入的感觉信号之后,杏仁核就会扫描每一种应对烦恼的经验。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求答案,并据此作出即时反应,向大脑的各个部分发出危机信号。

  杏仁核拥有神经联结的延伸网络,这使它在发生情绪危机时能够指挥和驱使大脑其他的很多区域——包括理性脑。

  勒杜克斯研究发现,除了有一束较大的神经元联结丘脑和新皮层之外,另外有一束较小的神经元直接联结丘脑和杏仁核,从而使得杏仁核能够直接接收某些感觉信号,并在新皮层接收全部信号之前作出反应。

  由于感觉信号传递到丘脑,再传到新皮层处理感觉的区域,经过处理后再发出准确的反应指令,并传送到整个大脑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一过程占用了较长的时间;在紧急关头,从眼睛或耳朵到丘脑再到杏仁核的紧急通道发挥了作用,从而为采取即时行动节省了时间,但这条从丘脑到杏仁核的通道只能携带少量的感觉信息,是一种粗糙的信号。

  杏仁核依据这样的信号发出的紧急信息往往是过时的,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变化迅速的社会。作为情绪记忆的仓库,杏仁核扫描以往的经验,对当前情景与过往情景进行比较,如果当前状况的某个关键要素和以前的相似,就会产生“匹配”的判断,在全面确认情况之前就采取了行动。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们的应激情绪反应模式大都与过去的生活经历有关。

  另一方面,在人生早期,人的其他大脑结构,尤其是主宰叙述记忆的海马体以及负责理性思考的新皮层,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育。相比之下,杏仁核在婴儿大脑中成熟得很快,它在婴儿出生时就已接近完全成形了。

  因此,人生早期的人际互动塑造了一整套以婴儿与照料者相处的协调和不适为基础的情绪经验,就被存储进了杏仁核中,模糊粗糙,无法用语言描述,就像主导情感生活的草图。

  由于这些早期的情绪记忆在婴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自身经验之前就已经形成,因此当这些情绪记忆后来被激发出来时,找不到匹配的思想来清晰地描述这种控制我们的反应。

  成年人经常发生的“情绪失控”,就源于杏仁核出现“神经接管”,激发即时反应,这时掌管思考的新皮层根本来不及全面观察当前的形势,更无从判断行动的正确性。在神经失控之后,失控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从这个角度说,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人生的早期阶段,在那个阶段形成的情绪记忆,往往成为以后情绪应激反应的模板,在紧急时刻可能左右我们的情绪和行动,影响我们的判断与反应,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