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
文明上网
绿色上网
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网络日渐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标配”,基于此,科学使用网络在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变得至关重要。然而,面对网络沉迷上瘾、网络违法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青少年往往没有足够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直面那些“网络陷阱”,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抵制互联网的诱惑,合力筑牢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屏障。
01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危害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危害性很大,主要有:影响身体健康:视力下降,体能下降,饮食无规律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等;影响心理和精神健康:情绪萎靡,精神不振,自控力下降,对事物缺乏兴趣,缺乏毅力等;影响学习和生活:学习成绩下滑,逃课,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02
哪些“网络陷阱”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01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使青少年不能有效控制自己想要上网的欲望,并对上网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依赖。网络成瘾可能带来的伤害有:视网膜黄斑变性,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手指发育畸形,腰肌劳损;记忆力衰退,头晕头痛;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等。
02网络失德
网络不像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它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在这样隐蔽的环境之中,会出现降低自己道德标准的情况,比如随意散发言论、传播垃圾信息、弄虚造假、进行网络欺诈等,这些都会对社会安全造成恶劣的影响。
03网络犯罪
通常来讲网络犯罪主要分成如下三种: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以网络为攻击目标的犯罪、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如传播计算机病毒窃取信息,以假冒好友、网络钓鱼、网络托儿、利用“色情服务”引流实施虚假博彩等手段实施网络诈骗。
04网络侵害
青少年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在运用网络的时候容易受到网络的侵害,其中常见的有:网络交友上当受骗、网络交易上当受骗、网络打赏和网络游戏纠纷、遭遇网络攻击等。
03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预防网络沉迷
1.多陪伴,重监督。家长要多关注青少年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青少年的陪伴。合理安排青少年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多带领青少年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积极履行家长的监护职责,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
2.常沟通,善引导。家长要常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交流,用倾听、尊重、接纳等方式解决与青少年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与青少年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及时了解青少年的上网情况,清楚其“数字轨迹”,为青少年提供恰当的引导与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安排上网时段时长,不将网络当作精神寄托。
3.作表率,树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清醒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合理利用互联网,自觉远离“低层次”网络信息。要做适度娱乐的榜样,适度使用网络产品,不做“低头族”“手机党”,不做家中游戏“推广者”“代言人”。
联系我们
来源:石泉人社
责编:袁素娟
审核: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