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二上课睡觉没好好学习,高三能有多大潜力考上大学?

  高二上课睡了一年的觉,没写过作业,很后悔。英语班里前三十,语文前二十,总分40多名,高三开始努力。

  高三能有多大潜力我不清楚,飞跃式的成绩没办法完全量化潜力,

  唯有努力和坚持才是一切。

  前面很多答主说了高三一年能进步多少分,要如何努力

  学姐就结合自身,给大家说一下如何更大程度激发自己的潜力。

  毕竟努力也要找对方向嘛。

  高三一年大家争分夺秒学习,连去食堂买饭的时间都要挤出来。

  别说强健的体魄,就是基础的健康都做不到。

  如果想更好地激发潜力,肯定要有健康的身体,精神气足,上课听讲和消化的能力也越强。

  所以大家去运动吧,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开阔思维。

  “为什么”这三个字是小孩子长挂在嘴边的词,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探索。

  我们在高中学习时争取也保持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

  高中知识点是串联的,一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是相互衔接的,

  无论哪一学科都是这样。学了逻辑和用思维导图复习后,这种感觉更明显。

  所以学姐想告诉大家,如果一个知识点不懂,以这个知识点为中心,向外辐射,多问为什么。

  你会在不同的人那里得到不同的回答,会发现原来一个问题有这么多的解法。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背书都是蛮重要的。

  文科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会背书就好了啊。

  理科——多做题就好了啊。

  但不论文科理科都有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有需要思维散发的知识点。

  在《考试脑科学》这本书中,有个观点我记忆尤深。

  我们大脑主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在经过漫长的演变中,只会记住那些能要你命的东西。

  刻在DNA里的不要去玩刀子,危险!不要肉体凡胎去和车硬碰硬,危险!

  背书时这些东西,海马体会觉得这些文字,

  你不会背对生命也没造成威胁,就不会放入记忆区。

  你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终于,海马体“哎,主人怎么一直给我重复输入信息,或许这对她非常重要。”你就记住了,这也是一个“欺骗”海马体的过程。

  懂得科学记忆,懂得记忆的“真相”,学习也更能是事半功倍。就是这本书

  我们新学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及时输出,

  一方面检验自己到底懂没懂;另一方面也会加深自己的印象,

  在输出的过程中,无形中也锻炼了自己的逻辑能力。

  高三了大家基本上都投身题海战术,

  除了老师统一买的题用的题,大家也会自己去买一堆,

  这时候不要跟风,不是刷越多的题越好,而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你基础差,一个朋友刷各省份模考卷,难度五颗星,你也去刷这不是找虐呢么。

  一位同学英语好,已经开始背四六级单词了,你也跟着去背四六级单词,

  可是你高考单词还没都背熟悉呢。

  语文哪里不会补哪里,其他同学在背高阶作文模板了,你必背古诗文还没背完,先抓基础吧。

  不管是刷题还是背书,切忌不要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英语上背单词,闪过《高考词汇闪过》把高考单词按照考频分为高频词、中频词、低频词等,

  先背完高频词,划重点,省时间。还有四本赠品,好划算

  基础弱的同学就好好刷高考真题,吃透真题比盲目做乱七八糟的模拟题效果来的更好。

  英语真题用巨微英语《高考英语历年真题逐句精解》,它一词一句详细解析高考真题中的每一句,对于重难点还有图示,真题中的每一句都没“放过”。

  语文的有文先生《高考真题文言文逐句注解》,同样精解,同样适用于基础弱的同学。

  基础好的同学在刷更高阶的题时也可以回去重温基础。手边没真题,看看书也行

  或者说,这种举一反三并不一定只局限于自己。

  当我们解答出一道题时,也可以看看其他同学的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思路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不经意间就给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呢。

  有句蛮老的鸡汤: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在高三的学习上也适用,或者范围放广一点,高中的学习也适用。

  在高中话题下,总能看到高一没好好学,高二高三努力还能来得及吗?

  高一高二没好好学,高三还能来得及吗?

  距高考还有一百天能来得及吗?

  距高考还有三十天能来得及吗?

  ……

  这样的问题太多太多,

  鼓励的、泼冷水的回答也太多。

  但学姐还是想说,

  抓住时间,提高效率,激发潜力,任何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