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杀了吕伯奢一家,史书中有三种说法,或许不是误杀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描述,曹操从司徒王允手中借来了一把七星刀,此刀锋利无比,能顷刻间要人的性命,于是曹操想用此刀来刺杀董卓,结果刺杀董卓不成,被董卓给看见了,于是曹操就假意献刀,说只有英雄才能配此刀,于是将七星刀献给了董卓,然后匆忙骑马飞奔离开了。

  董卓事后知道曹操是来行刺自己的,于是发布命令追捕曹操,曹操因此四处躲藏,但此时大小城门的关卡上都有曹操的画像,因此曹操很难躲藏。

  在过城门的时候曹操被士兵拿住,曹操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就坦诚自己的志向,表明自己的心志,一番陈词打动了县令陈宫,陈宫本是心存大义之人,听闻曹操准备“召天下诸侯共诛董卓”,立刻将曹操松绑,并愿意追随曹操共建大业。

  于是二人趁着夜色逃出县城,但二人十分小心,因为他们此刻的身份都是逃犯,二人疾驰了2天后,看见了一座庄园,这座庄园正是吕伯奢的庄园。

  曹操于是对陈宫说:“此间有一人吕伯奢,是吾父结义兄弟”,也就是说这座庄园中有一个人叫吕伯奢,是我父亲的结拜兄弟,现在天色已晚,我们正好借宿在这里。

  吕伯奢得到通报后,就主动出来迎接,并让曹操与陈宫到庄园休息,然后让家人杀猪宰羊款待曹操与陈宫,待曹操与陈宫到屋内休息后,吕伯奢则亲自到镇上打酒来款待曹操与陈宫。

  结果事情出现了反转,曹操与陈宫休息片刻,就听到了磨刀的声音,然后又听见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与陈宫于是起了疑心,然后拔出佩剑,不问男女,一连杀死八口,一直搜索到厨房,才发现绑着一头猪,才知道人家是杀猪款待他们。

  没办法事已至此,只能赶快逃命,结果逃出庄园后,二人正好在路上遇到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结果曹操二话没说就把吕伯奢也杀死了,并且对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于是陈宫很是生气,认为曹操非人也,结果晚上趁曹操睡熟就离开了曹操。

  然而这只是《三国演义》的描述,那么正史中是怎样呢?《三国志》中没有对这件事的记载,但是裴松之曾注有三种版本。

  第一种版本

  《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大意就是曹操路过吕伯奢家,但是吕伯奢不在,休息片刻后,发现吕伯奢的儿子与宾客见财起意,图其财物,因而曹操拔出佩剑连杀八人,属于正当防卫。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不是误杀,而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图其财物,而这些财物是用来起兵的,对曹操很重要,所以曹操是正当防卫,由此杀了吕伯奢一家。

  第二种版本

  《世语》:“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大意就是曹操怀疑吕伯奢的家人想拿自己的人头换钱,出于自保的情况下连杀了八人,此时的曹操属于逃犯,正在逃亡的途中,疑神疑鬼,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其生疑。

  由此杀了吕伯奢一家,属于心理病,一种自保心理的泛滥,只能说明曹操过于狠毒,但也是事出有因,所以也不是误杀。

  第三种版本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大意就是曹操听见食器声,以为有人要杀自己,出于自保,于是连杀了八人,然后哀叹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后走了。

  从中看出也是事出有因,一句“以为图己”说明曹操此时十分心疑,认为他们要谋害自己,因此起了杀心,只能说明曹操很自私,自私到为了自保不惜迫害他人的性命。

  小结

  总之,传统文学形象中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从中可以看出曹操的阴险与狠毒,但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也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因为常人难有这样的魄力,这样的狠毒,这大概就是“说破英雄惊煞人”吧。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