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器官移植及其医学伦理.ppt.ppt
中以心理学 1、患者健康利益至上原则 2、唯一性原则 指在针对受体的所有治疗方案中,器官移植是唯一具有救治希望的方案 (1)器官移植成功率低,对受体的生命威胁大 (2)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器官移植代价太大 (3)器官移植技术作为一种卫生资源,目前来讲十分稀缺,不便于大规模开展 3、知情同意原则 (1)受体及其家属的知情: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包括器官移植在内的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 器官移植的必要性; 器官移植的程序 ; 器官移植的预后状况(包括可能的危险); 器官移植的费用; 器官的来源; 手术医生的姓名、技术水平及医院的设备状况 (2)供体的知情: 摘取器官的用途; 摘取器官对供体的健康影响(对活体供体来说) 器官移植的程序; 判定死亡的标准(对尸体供体来说) 器官移植的受益人; 5、保密原则 6、尊重和保护供者原则 58岁的美国工程师帕金森症患者托尼.约翰逊在与病魔抗争25年后而无法控制病情的情况下,于1994年接受了医生给大脑注入的3滴液体,其中含有1200万个猪脑细胞。出院以后,病人的活动能力大大提高,每天还可以工作一段时间,甚至还开始了他最喜欢的钓鱼活动。但约翰逊在手术后,接到了过去同事的一封贺卡,上面印着一群猪,并写着:“它们在猪圈里说——你好吗?”不难想象,这封贺卡给约翰逊带来的精神上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它会使约翰逊今后的生活始终处在一种社会“异类”的阴影之下。 返回 2.易引起伦理的混乱 【案例】 26岁的广西男子黄德(化名)在两岁时不幸被狗将整个阴囊和睾丸咬掉。2001年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求医。因黄德没有兄弟,只能移植父亲的睾丸,对此,已做过数十例睾丸移植的人民医院泌尿科詹炳炎教授介绍,黄德移植父亲的睾丸后,有可能生育孩子。但是孩子是喊黄德“爸爸”呢还是“哥哥”呢?(摘自2001年8月30日《福州晚报》) 试对此进行伦理分析。 3.昂贵的器官移植与防治常见病的卫生资源分配的矛盾 1)巨额费用——如何公正分配 3——5万(免疫抑制剂) 维持费用 (元/年) 20万 15万 10万 手术费(元) 中国 3.5——8万(免疫抑制剂) 维持费用 (美元/年) 20--30万 15万 8万 手术费(美元) 美国 肝脏移植 心脏移植 肾移植 2)求大于供——谁有权利优先获得器官 世界器官供体严重不足。 我国约有100万尿毒症患者,每年新增12万人,每年约有50万患者需要肾移植,而每年全国可供移植的肾源仅有5000个,即只有1%的人能得到器官移植,他(她)们中的多数人,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或依然只能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在苦苦的等待期间,每月的治疗费用高达7000-8000元。 我国角膜移植比例为2:10000 某医院住有两位患者需要进行肝脏移植:一位是中年病人甲,因多年饮酒导致肝功能衰竭,急需肝移植;另一病人是青年乙,在一次购物中因抓歹徒而使肝脏破裂,生命危在旦夕,也急需肝移植。现正好有一肝脏可供移植,两位患者组织配型都符合,但当时甲经济条件好,能交出手术费,而乙是待业青年,无力负担移植费用。 问题:①应该将肝脏移植给谁?为什么? ②能不能因为病人因为酗酒致病而不给移植? 3)器官移植与当前我国卫生政策相冲突 ★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实行“低水平、广覆盖”。 ★从全世界范围来比较,我国当前的卫生投入不足。★从肾移植一项来说,我国现在每年约施行2000例以上的肾移植,还有少量其他器官类移植。如果按每例肾移植第一年花费10万元计算,则现在每年仅此一项就得花费2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年累积下的病例。实际上,按标准发病率计算,我国每年新出现的需要做肾移植的病例在10万人以上,如全部做肾移植,则需经费100亿人民币以上。这也是目前国力达不到的。 二、问题的分析 1.与传统伦理道德相违背的行为是否就应该禁止? 2.不进行器官移植,卫生资源就一定能够公平分配吗? 我国器官移植的支持程度: 据上海、北京、武汉三地的调查表明,有86.8%的人认为器官移植是造福人类的事业;有72%的人表示,如果有需要和可能,会接收器官移植;有70%的人表示死后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 1.活体器官移植 2.器官买卖或器官商业化: 3.胎儿器官移植 4.尸体器官移植 5.异种器官移植 1.活体器官移植 定义:指移植物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活力,移植后能较快地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功能,这种移植叫做活体移植。 常见类型:活体配偶供者、活体亲属供者、非亲属活体供者。 2.器官买卖或器官商业化: 市场需求的刺激 首先,供求矛盾 其次,由于器官移植一般要价都很高 另外,患者求活心切,即使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反对器官市场的主要理由: 其一是器官市场造成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