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着力提高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知晓率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一起来看看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在社会各界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营造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氛围。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要对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破坏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
②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③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制定专门法律给予保护和预防。
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中主要涉及对未成年人隐私权、通信权、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侵害和维护。
1.每个人都有一些涉及个人心理以及社会交往的秘密,未经本人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其公开。
2.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电传、书信等多种方式。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3.著作权包括发表权、匿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4.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智慧成果权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公民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创作完成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比如文字作品、美术或摄影作品等,就自动享有著作权;只要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并履行了法定的手续,经过国家专利部门审查、授权,就可享有专利权。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比如宪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各项合法权利的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根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过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体规定了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如何对犯罪自我防范,对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内容。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让祖国的花朵更加灿烂
是全社会一致的愿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
关爱青少年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素材侵权,请致电0835-8870991。
来源/永州司法行政 制作/张海艳 编辑/詹江雅 责编/王巾维 审发/吴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