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000个家庭的答案|育娃路上这些事儿,是我们瞎操心了…

  上周,我做了个征集--娃身上那些曾经让人头疼,长着长着就好了的“大问题”。

  在近1000条回复里,我见识了:

  几十种拒绝吃饭的“手段”

  十余种花式拉臭臭的姿势

  吃手、咬指甲的惨烈现场

  慢热、暴躁、执拗的难搞状况

  ……

  头疼的事情那么多,忍不住要灵魂拷问一句:“宝宝多大才好带”?

  

  可看完了大家的故事,我被治愈了,谢谢你们告诉我:有时候,真的只需要静待花开就可以。

  今天“520”,送大家4个躺平当妈的理由,一起来看看这些“长着长着就好了”的故事吧。

  如果你是过来人,或许能看到曾经的自己;

  如果你还深陷其中,愿你找到和解的契机。

  1

  当年死磕吃喝拉撒睡

  现在看来也不必太较真

  近1000条留言,50%被娃的吃喝拉撒睡占领。当妈前几年,光是搞定这一条,就够老母亲熬个几年夜了。

  不过好消息是,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真的,长着长着就好了。

  关于吃饭

  娃饿不死自己,但妈能急死自己

  留言里“妈妈厨房忙成狗,孩子只吃一口”的情况,司空见惯。

  我想说,人类幼崽,终归有挡不住美食诱惑的时候,纠结太过,不如彼此放过吧。

  两三岁米饭按粒吃,6岁一顿能把自己吃吐

  @sugar753

  吃饭,一岁前全靠喝奶,两三岁时米饭按粒吃,吃得最好的是汉堡王的炸鸡。

  上幼儿园之后突然吃得又多又快,基本不挑食。现在六岁,问题是要小心别吃太多了,遇到喜欢的能把自己吃吐。

  为了让妈妈微信运动一万步,娃秒变饭霸

  @文刀可人

  大娃小时候吃饭出名的艰难,基本到了所有朋友想到他,就可以不揍自家娃的地步,瘦得我常焦虑是否哪天会升仙。

  幼儿园大班遇到一个神奇转折点,为了帮我完成微信运动一万步的任务换了菜碗吃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属于要控制饭量的小胖墩。

  挑食这事儿,也是会反转的

  @运会

  小时候妹妹特别爱吃蛋黄,哥哥不爱吃;后来变成妹妹见到蛋黄就头大,都送给哥哥吃,哥哥很爱吃!

  小时候吃多少不重要,成年了减量很发愁

  @马儿

  我能说下我自己吗?从小都是大家族里吃饭最慢最少最瘦的那个,大学开始爱吃,吃得快吃得多。现在巴不得少吃点。

  

  关于睡觉

  睡渣娃之后,多半有个黑圆圈2cm的妈

  陪娃睡觉是除了陪写作业外,妈妈最容易炸的一件事。毕竟娃晚睡1分钟,妈的自由就流失了10%。

  还在煎熬中的妈妈,请一定要相信,娃长着长着就睡整觉的日子,它只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当我第一次一觉到天亮时,幸福得想哭

  @啸

  娃六个月之前落地醒,白天觉从来没有超过半个小时,夜里也是三次打底,出牙期翻身期,夜里七八头十次也是正常。

  两岁的时候,突然一下开始睡整夜觉,中午觉2-3小时,当我第一次夜里一觉睡到天亮时,醒来觉得幸福的想哭。

  娃说:“不要,我已经陪你们睡很久了”

  @MissYang多木

  睡渣一个,三岁多才慢慢睡整觉,超级粘人。五岁多,居然自发睡自己的小房间,还不害怕。我问她,一周回来陪我们睡一晚吧?

  她说不要,我已经陪你们睡很久了。

  娃没好,老母亲好了!

  @A2

  入睡困难,四岁了……依旧没有好!自然而然好起来的是老母亲:爱睡不睡吧。

  

  关于尿不湿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我妈

  常常有人问起,孩子2岁/2.5岁/3岁/3.5岁还穿尿不湿怎么办,enmmm,大多数时候只能回答一个字:等。

  还有孩子那伴随屎尿屁而来的好奇心,随时都能让爹妈老脸一红。

  穿尿不湿到四岁半,戒掉只用两三夜

  @小青

  一直穿尿不湿到四岁半。

  听到别人两岁就不穿,三岁自己尿尿很是羡慕,但当她四岁半脱掉后,两三夜就OK了。

  6岁男娃蹲着尿尿被笑话,娃不在乎

  @若尘

  6周岁男娃,一直蹲着尿尿,被熟人或同学朋友笑话,他说:我就这样…

  两个月前某一天,站立位,并自豪告诉我:妈妈,我会站着尿尿了!平常心态下等来了开花。

  爱看男生尿尿的女儿,上幼儿园后慢慢好了

  @k

  我姑娘有段时间特别爱看男生尿尿,会说让人尴尬的词汇,告诉她不能说她总是冷不丁不分场合就说了,现在上幼儿园了慢慢就好了。

  爱抓小鸡鸡的儿子,不知道啥时候不抓了

  @江南雨落

  儿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段时间一直抓自己的小鸡鸡,在家里,在学校,不分场合,没事就抓,很尴尬。

  一开始告诉他不要抓,说了不听,又怕说的多了形成反向肯定,后来不知道啥时候就不抓了。

  2

  这,难道也是瞎操心?

  闯过屎尿屁大关,焦虑并没有变得更少。

  如果我说,当妈有一大半的操心,都是瞎操心,你大概要翻个白眼。可看完1000条留言后,不管你信不信,我信了。

  身体和健康

  要么生病没个完, 要么“自残”不忍看

  “身体健康”这个愿望,已经足够朴素。可是从出生到幼儿园,每个阶段都有新情况。

  照回复里的平均数来看,彻底解脱的希望,在6岁之后。

  反复一年多的湿疹,突然退的干干净净

  @恰如初见

  娃出生20多天开始发湿疹,不管我怎么涂润肤乳甚至严格忌口,仍旧时好时坏,非常烦人。

  陆陆续续过了一年,某次高烧之后突然退得干干净净,到现在马上三岁了都没什么事。自此我一直觉得湿疹和免疫力低是有关系的。

  小时天天跑医院,六岁进入新纪元

  @小马奔腾

  小时候总爱生病,超级过敏的体质,流感腹泻都躲不过。感觉天天在跑医院,动不动就咳嗽、发烧。

  疫情在家关了半年,后面持续戴口罩,健康多了,现在过了六岁,简直进入了新纪元。吃饭棒棒,运动棒棒,身体棒棒啦!

  我们辛辛苦苦保住了娃的健康,TA还是想要折腾自己,比如…把手指头咬出血……

  

  当时真的怎么劝也不听,结果居然,放着放着,就好了?

  20多岁都还咬手指呢,何况4岁娃

  @子砚

  4岁的时候专注咬手指,都啃出血了,我很焦虑,甚至想往他手指头涂东西。

  直到有一天,看到我20多岁的下属也会下意识啃手指,顿时释怀了,20多岁都没改,何况4岁的娃。

  然后几个月后,发现他再也没咬指甲了。

  

  情绪和性格

  对内炸毛爆哭打人,对外内向怕生慢热

  娃这个生物,基本上是靠情绪驱动的。所以一言不合就炸毛,一点不顺就打人,一到外头就秒怂,都太太太常见了。

  过来人说,长大了,这都不事儿,只不过“脑细胞的奇妙变化”而已。

  小时候骂街,好怕他成为问题少年

  @无极茜茜

  小时候骂街,开始我很头疼,怕他成为问题少年,怕别人觉得孩子家教有问题。后来他长着长着就忘了。

  不顺心就打我的弟弟,后来天天抱抱亲亲

  @洋哇哇

  弟弟的问题是打人,我从来不打他,不顺心他就一直打我,后来大了,就一直抱抱妈妈亲亲妈妈哈哈。

  怕生的孩子,变成了孩子王

  @阿曼大王

  儿子小时候特别警惕,怕生,不愿意搭理任何不熟悉的人,不爱说话。

  从幼儿园大班起,突然成了孩子王,在哪儿都能跟小朋友玩得起劲。和大人互动就跟个大人一样,思维特别活跃。

  幼儿园的”每日一哭“,持续了2年半

  @莽肉肉不爱吃肉

  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大班上学期的“每日一哭”,不分时段、持续时间半小时以上。默默陪着她哭了好几年,现在大班下学期,好多了。

  偶尔也会哭,但是明显自己会调节了,会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怎么解决。所以有的事情真是年龄大了就会变好,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陪着她一起成长。

  借着@莽肉肉不爱吃肉的留言,再多说一句,娃的情绪问题,只有“冷淡处理,放着不管”,没有“及时复盘,提供帮助”,那多半是不会好的。

  

  只不过,当老母亲招数用尽,娃自岿然不动的时候,不妨躺躺平,等等花开吧。

  关于能力

  为什么我娃“啥啥都不会”

  还有一个焦虑的重灾区:“我娃怎么啥啥都不会”。小到摸爬滚打,大到识字算数,万物皆可发愁。

  鸡飞狗跳的时候那么多,还是来听点娃能“自愈”的故事开解开解自己吧。

  不会爬!没毛病。

  @。Nm

  不会爬!从来没有爬过,每天训练都没教会,等于从坐到一岁直接学会走路。当初各种文章都在说不会爬,孩子会怎样,现在四岁了,看来真的没毛病,该会的都会。

  娃说,我以前真的不爱运动吗?

  @零零零

  小时候不爱运动,想尽办法各种带出去玩,但是都不喜欢,只喜欢窝在家里看电视或者一个人玩。

  后来接触到攀岩,每天要求做深蹲200个,跑步1千米以上,每次去练习手都会磨破,居然完全能接受,甚至对我说:我以前真的不喜欢运动吗?现在我好喜欢呀!

  上课爱溜达,天天被告状

  @猫宁

  上课坐不住要起身溜达,去个幼小衔接被老师天天告状,一说老母亲都是眼泪。

  发现终究是不合适的环境,回原来的幼儿园学前班,老师耐心等待培养,现在也终于可以和课堂节奏同频了。

  没上幼小衔接的他,现在是学霸

  @苏芬

  没有上幼小衔接,一年级刚开始拼音跟不上,现在是老师口中的学霸,谢谢孩子,你很厉害,我和孩子一起进步。

  坐不住的娃,终归会坐下来上课;落下了“幼小衔接”的知识,也有很多机会后来者居上。

  这些“长着长着就好了”的故事,有没有让你“看着看着就释然”了?

  其实这些过来人的云淡风轻背后,不知埋藏着多少日夜不停的“瞎操心”;

  而每一份“瞎操心”背后,又不知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父母心”。

  3

  我从未觉得孩子有问题

  我还看到了好几条笃定地回复:我从未觉得孩子有问题。

  孩子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外,但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成长必经之路上的插曲,没什么值得烦恼的。

  其实令我“头疼”的不是娃,而是我自己

  @sahnuy

  大师兄五岁了,我才慢慢领悟到,其实令我“头疼”的并不是他的“毛病”,正是我自己。

  以前的我,特别害怕娃遗传了我的缺点,比如磨蹭、比如粗心。但后来我发现,我嫌弃娃的样子,就像当年我的父母嫌弃我。

  其实,每个孩子都愿意变成更好的自己,不如多相信他们一些吧。

  时间,有时确实能淡化孩子的大问题,可这个时间,是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是我们用心观察和影响孩子的时间,是我们真心疼爱孩子的时间。

  在翻阅类似留言的时候,我常常能感受到抚平焦虑的力量,这力量不仅来自于孩子的成长,更来自爸爸妈妈们的坦然。

  家庭是用爱来给孩子托底的地方,底子托住了,你和孩子都能更淡定,更从容。

  

  4

  一瞬间,TA就长大了

  上周末发起征集的时候,好几位妈妈在评论区说,“留言很治愈”,甚至“想流泪”,我想,那是因为你在其中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希望。

  孩子的成长,有时真的只是一瞬间。天大的事情,熬过去了,也就淡忘了。

  30周出生的早产儿,如今会摘花送给妈妈

  @兰子

  30周早产,保温箱2个月,VIP陪护1周,期间脑出血、心脏闭合不全、蛋白过敏、重度贫血、一年2次肺炎。

  磨人的历程在家人的陪伴下慢慢的走过,现在4周2,幼儿园小班,会在母亲节的时候摘花送给妈妈,会告诉妈妈长大工作了可以赚钱给妈妈。陪伴成长的历程很辛苦,所以父母的内心要足够强大。

  陪娃时的焦虑挣扎,也总会融化在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我爱你”之中。甚至,哪怕我们暴躁过崩溃过,孩子对我们的爱,一如既往,不减分毫。

  留言里@怪盗文(jun)说:

  孩子的弹性好大,心里很宽,好像能塞得下任何东西。

  随着孩子长大,我也常常会感觉到,被她治愈的时候越来越多。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和娃都受困在眼下的难题中时,不如就等等看吧,时间,会告诉你它的答案。

  谢谢你们愿意和我还有我们公号上其他的云闺蜜们分享这些,虽然整理上千条留言,眼睛都快瞎了,但真的很暖,很治愈。

  520,这是我借花献佛,给我们所有人四个躺平当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