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聚焦】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信教?
原标题:【青年聚焦】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信教?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信仰宗教,对未成年人进清真寺做礼拜,我们应当坚决予以制止。
阐明理由:
在我国,未成年人不能信教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的法律规定,有关政策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家长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不得信仰宗教、不得进清真寺做礼拜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分析利害: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长期以来,境内外敌对势特别是三股势力千方百计的利用宗教对新疆进行渗透,其目的是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的险恶用心,不仅在于扩大宗教的影响,更在于与我争夺青少年、争夺下一代、争夺未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干预学校教育,引诱、唆使、强迫青少年信教、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时有出现,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解决办法:
( 1)要抓好学校管理责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以明确的规章制度和书面形式,禁止在校师生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坚决制止在校师生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坚决禁止在校师生穿着蒙面罩袍、留大胡须,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教师的年底考核中,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 2)要抓好民管组织劝堵责任。民主管理小组要在主麻日、两节会礼、斋月等期间切实承担起责任,由专人负责,及时制止未成年人和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对带领子女的家长,要做好劝说工作。
( 3)要抓好宗教人士宣传责任。宗教人士有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的“卧尔兹”宣讲过程中,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
( 4)要抓好学生家长教育责任。教育系统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签订责任书等形式,让家长切实承担起责任,从思想上认清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危害性,主动拒绝将子女送到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对有强迫、唆使子女参加宗教活动的,由其所在单位、社区、村委会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处分。
( 5)要抓好学生自身防范责任。学校要加强法律和德育教育,使在校学生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正确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拒绝任何形式的强迫、唆使和纵容行为,使学生从自身做起,从源头上遏制。
责编:王 博
编辑:季兰亭
来源:国家民宗委网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