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大人格特质?

  Kendra Cherry|作者

  壹点灵心理君|编辑

  许多当代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有五个基本维度,通常被称为“Big 5”人格特质。该理论描述的五个广泛的人格特征是外向性(也经常拼写为外向性)、随和、开放、认真和神经质。

  人格特质理论长期以来一直试图确定到底存在多少人格特质。早期的理论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特征,包括戈登·奥尔波特的 4000 种人格特征列表、雷蒙德·卡特尔的 16 种人格因素,以及汉斯·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

  然而,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卡特尔的理论过于复杂,而艾森克的理论范围又过于有限。结果,出现了五因素理论来描述作为人格构建块的基本特征。

  今天,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有五个核心人格特征。[1]该理论的证据多年来一直在增长,从 DW Fiske (1949) 的研究开始,后来被其他研究人员扩展,包括 Norman (1967)、Smith (1967)、Goldberg (1981) 和 McCrae &科斯塔(1987)。

  “大五”是人格特征的广泛类别。虽然有大量文献支持这种五因素人格模型,但研究人员并不总是就每个维度的确切标签达成一致。

  在尝试记住五大特征时,您可能会发现使用首字母缩写词 OCEAN(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很有帮助。CANOE(责任心、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向性)是另一个常用的首字母缩略词。

  值得注意的是,五个人格因素中的每一个都代表了两个极端之间的范围。例如,外向性代表极端外向性和极端内向性之间的连续统一体。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位于每个维度的两个极端之间。

  这五类通常描述如下。

  该特征具有想象力和洞察力等特征。[1]具有这种特质的人也往往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们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渴望学习新事物并享受新体验。

  这种特质高的人往往更有冒险精神和创造力。缺乏这种特质的人通常更加传统,可能会在抽象思维方面遇到困难。

  这个维度的标准特征包括高度的体贴、良好的冲动控制和目标导向的行为。[1] 高度尽责的人往往有条理并注重细节。他们提前计划,考虑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并注意最后期限。

  外向性(或外向性)的特点是兴奋、社交、健谈、自信和大量的情感表达。[1]外向性高的人性格外向,在社交场合容易获得能量。与其他人在一起有助于他们感到精力充沛和兴奋。

  外向性(或内向性)低的人往往更内向,在社交场合花费更少的精力。社交活动会让人感到筋疲力尽,内向的人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独处和安静才能“充电”。

  相关推荐:为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其实不是entp且entp这个人格挺惨的?

  这个人格维度包括诸如信任、 利他主义、善良、感情和其他 亲社会行为等属性。[1] 亲和性高的人往往更合作,而这种性格低下的人往往更具竞争力,有时甚至是操纵性的。

  神经质是一种以悲伤、喜怒无常和情绪不稳定为特征的特征。[1]? 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往往会经历情绪波动、焦虑、易怒和悲伤。这种特质低的人往往更稳定,情绪更有弹性。

  麦克雷和他的同事们还发现,五大特征也非常普遍。一项针对来自 50 多种不同文化的人的研究发现,这五个维度可以准确地用于描述个性。

  基于这项研究,许多心理学家现在认为,五个人格维度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普遍性。它们也有生物学起源。心理学家大卫巴斯提出了对这五个核心人格特征的进化解释,表明这些人格特征代表了塑造我们社会景观的最重要的品质。

  研究表明,生物和环境影响都在塑造我们的个性方面发挥着作用。双胞胎研究表明,先天和后天在五种人格因素的每一种发展中都发挥着作用。[2]

  一项关于这五个特征的遗传和环境基础的研究观察了 123 对同卵双胞胎和 127 对异卵双胞胎。研究结果表明,每种特质的遗传力分别为:外向性为 53%,随和性为 41%,尽责性为 44%,神经质为 41%,开放性为 61%。

  纵向研究还表明,这五种人格特质在成年期间往往相对稳定。一项针对工作年龄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人格在四年内趋于稳定,并且由于生活中的不利事件而几乎没有变化。

  研究表明,成熟度可能会对这五个特征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往往会变得不那么外向、不那么神经质,并且对这种经历也不那么开放。另一方面,随和性和责任心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永远记住,行为涉及一个人的潜在人格和情境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情况在这个人的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提供与其潜在人格特征一致的反应。

  这些维度代表了人格的广泛领域。研究表明,这些特征分组往往同时出现在许多人身上。例如,善于交际的人往往很健谈。然而,这些特征并不总是同时出现。性格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都可能在这些维度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这里是 @壹点灵心理君 每天分享可靠的抗抑郁内容。

  抑郁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可治疗。

  认识到抑郁和寻求帮助是恢复的第一步。

  加油,我一直都在。

  - The End -本回答的健康提示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