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贤妻》观感1-成年人也可以相信童话故事
1
可能是自己就是自我纠结的性格,读书看剧,我喜欢复杂的人性,喜欢有灰度的人物,我觉得那样更真实。Mr. Le就说我这种性格,一面追求自由和认同,一面渴望目标和成就,本身就是容易自我折磨的。
原本想看一部女性的心理剧,却被《傲骨贤妻》的男女主角Alicia和Will的故事吸引。多次快进,看剧透,只想看这两人相关的场景。
这种感觉很像我从俄罗斯回来读《安娜卡列尼娜》。沿着安娜的心理,在安娜和情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之前,我希望他俩赶紧有实质性的进展。随后,我读到了欲望在满足之后逐渐幻灭的过程,高烧退却,两个渴望生活激情的人,从相爱到相互怨恨……孩子抚养权争取不到、没有工作机会、圈子的排挤、世俗力量在婚外情上对男性的纵容和对女性的彻底打压排挤,有区别的对待方式,让安娜最后彻底窒息。
2
话说回来。事业上,《傲骨贤妻》男主Will很复杂。此人40岁左右成为芝加哥律所的合伙人,野心勃勃,斗志昂扬,为达到目的,多次踩法律边界线甚至进入雷区;他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在合作伙伴背后血淋淋捅上一刀。在法律界多年,他的职场座右铭是:“魅力和手腕,就像口才和逻辑一样重要。”
这个人物,永远只站在客户和自身利益考虑问题。他狡诈腹黑,也表现出正义、热情、韬略和胸襟。
情感上,他很简单孩子气。男主在大学时期开始暗恋女主,回家跟家乡女友分手后再回来找女主,却发现她已经被人抢走了。这个被暗恋者已人到中年,工作两年,做家庭主妇13年,直到自己作为州检察官的丈夫招妓兼贪污入狱,才在家庭的财务压力和为了逃避舆论轰炸的压力下,在男主的律所,从最基层的初级律师开始。
那,《傲骨贤妻》的男女主角之间有没有爱情?
3
“和你讨论一个问题,你觉得雪穗和亮司之间有没有爱情?”前段时间,表妹推荐我看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看完她问我。
“没有,性关系不是爱情。” 我说。
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2009年,北师大在教我们社会心理学一课时,大教室座无虚席。爱情嘛,永恒的热闹话题。教授说,“所谓爱情,是激情+亲密+承诺,它们就像金三角一样,缺一不可。”
林徽因的女儿有一次问她母亲,她想让母亲亲口确认,人们总说林徽因跟徐志摩的恋爱,母亲和徐志摩之间是不是真的。每个孩子自然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全心全意相爱。林徽因很逃避地回答:“我跟他没有爱情。”似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回答,女儿从此对此话题避而不谈。
如果是我,我会追问:“你认为什么才是爱情?”(看过林徽因在徐志摩死后写的散文,她说的没有爱情,只是“激情+亲密+承诺”三角中,缺了一点而已。)
从这个角度,《傲骨贤妻》男女主角之间有亲密,欲望和激情,却唯独缺少承诺。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种少了承诺、少了社会责任的关系,随时摇摇欲坠,它无法抵抗外界的任何压力。
这对情人,他们之间没有完整的爱情。
4
不过,人啊,有多少时候能完全理性思考?
尤其是看到Will每次看向Alicia的眼神,狂热又克制,深沉又隐忍,理智和情感中间那堵墙,轰地崩塌。
他们彼此的存在,是在见证岁月的深度。一个没有实现的愿望,跨越了少年到中年的梦,像缸里多年的沉渣,看似沉寂平静,搅动可轻易泛起。
两人的感情,真正打动我的可能还是——当你青春不再,事业中断,失魂落魄的时候,却还有一个人站在不远处。他的记忆可以定格,记得你少年同窗时的才情;十多年不见,却依然相信你中年的潜力。
这种人真的存在吗?
白天,我会说,不可能,天下之大,却没有人会站在原地等你。
晚上十点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减退之后,我会说,为什么不信?成年人睡前也可以相信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