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王爷,清朝历史上真有此人吗?
原标题: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王爷,清朝历史上真有此人吗?
《那年花开月正圆》总算是大结局了!
演员很棒!周莹坎坷的爱情和几经起落的生意,让广大观众们是操碎了心呐!
还有为了幕后老板“贝勒爷”(后来的王爷)各种坑害周莹及其婆家
还有令观众恨得咬牙切齿的前台反派杜明礼!
最后才意识到,自己只是王爷的一颗棋子,还落了个自杀的下场……
大家也都知道,这电影电视剧多数都是虚构的嘛!
但是在59集一闪而过的某个镜头中,我们看到王爷书信的落款是“载漪”二字
那么历史上真有王爷载漪这个人吗?
还真有!就是他
载漪全名是爱新觉罗·载漪,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大清皇室啊!
没错,他的父亲是惇亲王奕誴(cóng),堂兄弟是光绪皇帝,爷爷是道光帝。
是不怎么被人熟悉,不过他家房子不错。现在清华大学的原址就是他家惇亲王府。
他长大后过继给瑞亲王绵忻为孙,袭贝勒爵位,38岁时袭封端郡王。
所以在《那年花开》后期的剧集,他的称呼就由“贝勒爷”改成了“王爷”。
而他的妻子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的妹妹。
仕途巅峰是主管总理衙门兼军机大臣,相当于今天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在没有宰相的清朝,这就算位极人臣了。
但是这么一个位高权重之人,《清史稿》中连独立的传记都没有,也可看出著史者对他德才的不屑吧。
搜集他在《清史稿》中支离破碎的痕迹,就发现他的一生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概括:
图谋皇位操纵暴民
残害忠良妄开战端
他是晚清众多皇亲国戚中的一员,本来应该是提笼遛鸟浑浑噩噩的过完这富贵的一生。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囚禁了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并开始酝酿废立之事。
考虑到同治、光绪两任皇帝都没有生下子嗣,慈禧便在下一代皇族成员中物色人选。
清朝皇帝按辈分命名,如咸丰帝奕詝是奕字辈,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是载字辈,那么下一任皇帝,理应是溥字辈。
就是末代皇帝溥仪这辈,不过此时溥仪还没出生。
慈禧太后最后挑中了载漪的儿子溥儁(同“俊”),就这样,他几乎躺着成了太上皇。
然而,废立一事满朝反对者颇多,更重要的是外国公使也拒绝入贺,所以只好暂时搁置。
慈禧最终只是以光绪帝没有生育能力为由,将溥俊册封为“大阿哥”,作为皇位继承人。
眼看自己就要成为太上皇,却被洋人给搅和了,所以载漪就怀恨在心。
刚好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载漪就向慈禧极力称赞义和团枪炮之法术甚灵!
他本人还亲自练习义和拳术,又在其王邸设立神坛,朝夕必拜。
载漪之所以支持义和团,完全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调军进入京城,美其名为“抚拳灭洋、助长声威”。
后来义和团失去控制,不但用私刑处死了中国基督教信徒和西方人士,甚至还杀死了日本和德国的外交官,举世哗然。
载漪却上书说:“雪耻强国,在此一举!”并向慈禧太后大力宣扬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法术,为义和团争取到了等同于官军的地位,并纵容他们在京城“专杀自如”。
不久,顽固派几位大臣伪造了列强要求慈禧还政光绪帝的外交照会,这就刺到了慈禧的痛处啊!
这也是慈禧豁出去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等十一国宣战的重要原因。
最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亡西安,遇见了陕西女首富周莹。
由于周莹很好款待了慈禧,于是慈禧封为“护国夫人”、“一品诰命夫人”。这就是著名的“庚子之乱”,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为了平息众怒,义和团罪魁祸首载漪被流放新疆,儿子溥俊也受到牵连。
1917年,张勋复辟,载漪才重获自由,回到北京,直至1922年去世。
所以电视剧的剧情大部分细节还是很尊重历史,基本的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