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关于未成年人的新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的规定,与之前的法律相比也有不同的规定。本次,将选取部分向大家介绍: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降低

  《民法通则》中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后来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现新制定的《民法典》吸收的是《民法总则》中的规定。未成年人作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除此以外的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也有例外,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的儿童享有选择权

  夫妻两人离婚,有儿童,将会涉及儿童的抚养问题。《民法典》关于儿童抚养与之前相比,尊重儿童的意愿。原则上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扶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协议不成,由法院按照最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但注意,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同时,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也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突发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监护

  《民法典》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导致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对被监护人进行临时照料。该规定主要是在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义务,即监护缺位时,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为出发点。而且,本律师认为该规定很有必要,比如,本次新冠疫情发生时,出现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义务的情形,而该规定就明确了临时监护人。

  未成年遭受性侵的诉讼时效

  最近也是可以看到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新闻。一般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遭受侵害时起三年。但是未成年人处于弱势,往往遭受性侵时不敢发声,包括告诉自己的父母,十分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而《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弥补当前诉讼时效在未成年人保护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