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水

  健康饮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饮水的数量,也就是一个人每天喝多少水。另一个是饮水的质量。我们先说说和多少水,怎么喝水,然后在聊聊什么是安全的水,什么是健康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水同蛋白质等其它营养素一样,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相比于其他营养物质,水的需要量更多,因为人体的60%~70%是水。所有的组织、器官、细胞都充满了水,特别是肌肉组织及大脑和肝脏等重要的器官的四分之三是水,甚至我们看似钢样的骨骼也含22%左右的水。

  水,是人体一切生理机能的基础,是一切脏器功能的基础,是人体自我调剂和平衡的基础。最直观的,出汗和蒸发来调节体温,尿液排毒,润滑大便。众所周知,人可以不吃饭,却不能不喝水。为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人每天必须适量饮水。

  人体的组织、器官、细胞需要充足的水来作为介质,进行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而完成所有生理功能,如食物的摄入和消化、能量的产生和利用、人体体温的调节、关节润滑、细胞信号的传递等。我们所吃的食物在口腔需要唾液来湿润,才可以通过食道进入胃,在胃内需要与胃液进行混合才能逐步排入肠腔,在肠道每天需要8~10升的含有消化酶的肠液对其进行消化,最终成为小分子营养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器官和细胞被利用,并因此产生的大量代谢废物,再通过尿液、汗液将其排出体外,哪一步都离不开水。毫无夸张地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更没有健康。

  此外,天然水中包含了最丰富的、最平衡的、最易为人体吸收的各种矿物、微量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养元素。所以,不只是食物提供营养,天然水也提供营养。

  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

  人体内水分有三个来源:饮水占50%,食物含水为40%,还有体内代谢产生水10%。同时,人体也经常排水,分别有四个渠道:尿液占60%(约1.5L),肺呼出15%(约350mL),皮肤蒸发和排汗20%(约500mL),粪便含水5%(约150mL)。正常情况下,喝进去的水必须和排出来的水基本相等,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才能预防缺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人体的肾脏排出、肺呼吸、皮肤蒸发、粪便排出形成了每天的水流失总量,大约为2.5升左右。要与水流失量相等,水摄入量也必须等于2.5升。这其中主要是从饮水补充的,其次是通过食品与氧化内生水中获得,其中饮水摄入量至少需要1.2升。1.2升只是针对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最基本的饮水量,在不同的环境及气温影响下,不同的人群人体流失的水分不尽相同,饮水量也要及时增加。例如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在夏天,气温较高,人体流汗以及身体皮肤的水份蒸发加大,流失的水份就会大于2.5升;又如,成年人繁忙,工作压力大,尤其是体力活动水平较高的人群,水流失量就会比轻体力劳动者多很多,也会高于2.5升。在这种情况下,每天需要补充的水份也随之增多,因此,每天的饮水量起码要达到1.5升以上。

  在不同的环境及气温影响下,不同的人群人体流失的水分不尽相同,饮水量也要及时增加。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运动的人,每日的饮水量则从1.5L到16L不等,喝水最多的人可以是一般人的10倍以上。 另外,我们每天失去的水其实比我们感觉到的要多,其中40%是无感流失。特别在炎热的夏天,烈日下或在干燥的空调室内,水份的流失都会加大。身体除了流失水份,还流失矿物质,所以除了补水还需要补充天然矿物质。

  饮水不足,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果身体内缺水达到体重的2%,会感到口渴,尿少;缺水达到体重的10%时,会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缺水超过体重的20%,会引起死亡。因此,及时地补充水分,对维持和促进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世界肾脏日五个誓约就有一个,“我保证在2010年每天喝8杯,即1.5升的水”。

  怎样科学地安排好这8杯水的饮用时间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建议的时间点来喝水:7:30——早上起来梳洗后空腹喝一杯,补充睡眠时候流失的水分,同时也有利于身体的代谢及排毒;9:00——从家里到办公室,时间紧凑。回到办公室后再来一杯,有利于进入工作状态;11:00——工作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的时候,给自己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13:00——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有利于营养吸收,也可以消除午餐的口气;15:00——下午的这一杯水很重要喔!除了补充工作时流失的水分之外,还能帮助头脑清醒,给身体充充“电”,提升工作效率。水是最健康安全的饮品,不建议把咖啡作为提神饮品长期饮用。17:30——下班前,再喝一杯舒缓一天工作的疲劳。想要通过喝水瘦身的,可以多喝几杯,增加饱足感,待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20:00——晚饭后来一杯,帮助消化及营养吸收;22:00——睡前喝一杯,降低血液粘稠度,睡得会更好。-

  饮水要适量!

  当然,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一手拿着计算器,一手拿着量杯来过日子,还得背诵一个食物水分衡量表。以上数据只是为了让你对自己水分摄入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千万不要专牛角尖,正常饮食即可,人体会告诉你是不是该喝水了。那时什么呢?就是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吃饱就停。口渴是体内轻微失水的表现,是人体发出的信号。人体是最高明的,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人体的发出的信号认真对待,千万别不把人体的苦口婆心不当一回事。渴了,你就乖乖的听话去喝水,不要认为没关系,久而久之,你就缺水了,过几天你就会上火;饿了就吃,熬着你就快变白骨精了;饱了就停,不然就加入二师兄的家族了。而且,不要等到非常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其实已经脱水近2-3%。

  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水中毒!

  但是,并不是说越多越好,饮水过量,是会中毒的。过量的摄入水分,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整体病症。当然,人体比你聪明得多,当你不停人体指令而拼命灌水,人体会自动调节,结果就是你喝了也白喝,只会导致你拼命的上厕所,甚至在排队的时候开始脾气暴躁,急不可耐。最后,只是苦了你的肾,不堪重负,提前衰老。如果,你还拼命灌水,最后,导致人体不堪你的施虐和欺凌,他不得不罢工,然后你就进来医院,然后把医生折腾一通,成为社会的累赘。

  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饮水过量,血液和间质液就会补充衡释,渗透压降低,水会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毒。其中尤以脑细胞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晕脑胀、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律减速,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发生水中毒时,血液中水分过多,血液中的氯化钠浓度下降,出现衡释性低血钠,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和痉挛。

  水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发生,只是程度较轻未引起人们重视而已。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疼痛一般是轻度水中毒的表现。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补充丢失的盐和水。盐水进入肌体后,会迅速渗入细胞,使不断出汗而缺水的肌体及时得到水分补充,并能够有效地预防水中毒。饭前饭中也不要大量喝水,这样容易冲淡胃液,使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饮水要适当!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吃饭,讲究细嚼慢咽,喝水也是要讲究的。总之,凡事,都是适量最好,适度最佳。

  什么时候喝水?

  喝水应该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为原则,不要在单一小时内连续喝太多水。

  睡前少喝也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

  早上起床补充水分。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每隔一段时间适时地为身体补充流失的水份。

  不管做什么运动,甚至是打扫房间之后,都应该喝水。

  发烧感冒的时候,一定要喝水,以补充因体温上升而流失的水份。

  冷水?热水?饮料?要多喝温开水!

  温开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凉水和过热的水会刺激肠胃。当然,你的嘴巴会为你判别温度,你把冰块放入嘴中的时候,你的牙会受不了,同样,开会入口,你会本能的吐出来。自然也不排除你是一个倔强的人,很有骨气,就要把冰块咽下去,就要灌下滚烫的开水,那就请你倔强到底,做个真正硬汉,千万不要给医院找麻烦,给社会增加负担,自己找个坑躺下吧,早晚的事儿。

  那为什么我们常常还喝开水呢?你想想,你喝的时候是不是要吹一吹,吸溜吸溜?知道你的嘴巴能接受了才喝进去?在你吸溜一口开水入口的时候,嘴巴吸溜形成的高速气流已经把你同时吸溜进嘴的那一小口水降温了。所以,开水可以喝,吸溜吸溜,别把舌头烫起泡来;冰水可以喝,在嘴里含一含,让嘴巴给他加加温,别把嗓子眼冻了。

  含糖饮料会减慢肠胃道吸收水分的速度,长期大量喝饮料,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像橙汁、可乐等含糖饮料口感虽好,但不宜多喝,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一杯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00毫升。换个角度,和盐水一样,饮料也是一种高浓度的溶液,当然要比盐水浓度低得多。只是,盐水不讨人舌头喜欢,而饮料比较狡猾,能迎合你的嘴巴罢了。所以,和吃咸了一样,饮料只会越喝越渴。此外,饮料的高糖分会让你嗔目结舌,不信你就试试,二师兄在等着你的加入呢。

  另外,由于饮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质,又添加了不少香精和色素,饮用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感。因此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长期饮用含咖啡因的碳酸性饮料,会导致热量过剩,刺激血脂上升,增加心血管负担。咖啡因作为一种利尿剂,过量饮用会导致排尿过多,出现人体脱水现象。

  同样,不要专牛角尖的和我矫情,我不是说就不能喝饮料。适当和偶尔没问题的,因为你喝了饮料就会渴,最后你还是得喝水来稀释解渴。我想,你是不会天天把自己的内脏像腌咸菜一样的腌这的吧,不过也难免,人虽然不喜欢泡盐水,却难免收甜的诱惑,把自己腌在糖水罐里,不愿意当咸菜,却愿意当个糖水罐头。

  安全的饮水!

  什么是安全的水,简单而言就是水里没有包含对人体有还物质的水,也即是无毒的水。

  水源可以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从它所接触的岩石、土壤等得到各种矿物质,并且在亘古的自然环境的水循环中,达到了自然的成分的平衡。

  地表水存在于地表,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所以,地表水最常见的风险就是污染。

  地下水则是经过大地沙石岩层的过滤渗透储存于地下深处的水源。在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中,地层的过滤能帮助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大大降低了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但是,因为地下地质的原因,可能在局部地区个别矿物含量集中---也就是矿区---导致该矿物成分含量较高,变成了天然的毒水。这里所说并不一定是矿物本身有毒,而是说水中某种本来健康的矿物含量过高也会变成有毒有害的水。比如,盐碱水、苦水,海水是一个典型的不能饮用的自然水体。

  矿物质并非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反之,当水中矿物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毫克/升~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所以,安全的水要满足:首先,天然成分健康,其次没有受到污染。

  首推,天然矿泉水!

  注意,是天然的,含健康丰富矿物质的,泉水。是自然水。这里的自然,是指对水里的健康矿物成分含量和比例都不改变,保持天然的状态。这种水,毋庸多言,是做好的。这种水,首先是自然水,只不不过由于产地地质原因,天然有益矿物含量较高,比自然水更有营养。

  这里所说的是指成分健康的天然矿泉水,矿泉水的品种很多。由于产地不同,不同品种的矿泉水所含的矿物质也不同,有的富含锶,有的富含锌、碘、锂、硒等。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矿泉水都适合当作饮用水长期饮用。如上所述,成分不健康的反倒是毒水了。

  天然矿物质对人体的好处

  据我国膳食指南最新版,水与矿物质是人体必需七大营养素中的两种。天然矿泉水能同时为人体补充这两种所需的营养素。天然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偏硅酸等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肿瘤,防治高血压、痛风与风湿性疾病等有着良好的作用。钙——有效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骨质疏松、结石等,促进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镁——激活多种酶的催化活动,保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钾——维持心肌功能,改善心律紊乱,帮助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及细胞内液的酸碱平衡;钠——促进肌肉收缩,调节心血管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偏硅酸——对人体心血管、骨骼生长等具有保健功能,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软化血管功能,可使人的血管壁保持弹性,故对动脉硬化、心血管和心脏疾病能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此外,偏硅酸含量的高低,是我国评价矿泉水质量最常用、最重要的界限指标之一。国标≥25mg/L,在饮用水里,偏硅酸多存在于天然矿泉水中,而矿物质水则不含偏硅酸,细心的消费者购买时看包装上的矿物质含量表就会发现这一点。

  有些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日常膳食难以获得的,而喝天然矿泉水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关于纯净水

  鉴于以上风险,为了安全,那么是不是把所有水里的其他成分干脆都去掉,就留下H2O不就好了吗?

  也未必,事实上,市面上的饮用纯净水就是这样的,现在的容易一般是两级反渗透即可得到。这种水专业术语叫软水、纯净水。古有天河弱水深,鸿毛飘不浮,这里的弱水事实上就是一种没有任何矿物质的超纯水,和海水相反,海水因为盐分太高而浮力大,弱水正好是没有盐分而没有浮力。

  事实上,纯净水除了水以外其他矿物元素含量极低,无法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更严重的是,纯净水渗透压极低,破坏人体的电解平衡和渗透压平和,同时极低的渗透压纯净水很强的吸收性,反而会吸收人体内一部分矿物元素,随体液排出体外。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大量饮用纯净水,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易引发疾病。特别是,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所以,纯净水,就变成了一种慢性的蚀骨水。同时,纯净水的水分子极度串联和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会导致身体内有益的生命相关元素向体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体免疫力,甚至引发某种疾病。

  所以,纯净水,用于临时偶尔饮用,并无大碍只能是不健康。但是若长期饮用,就变成了慢毒水,就不是不健康了,而是不安全了。事实上,“纯净水”类似其他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名为“电解水”和“富氧水”的饮用水,严格地说,这些都属于医疗用水,不能作为正常人群的饮用水。

  此外,雨水中缺少矿物质,其水质与纯净水相似。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很多家用净水器,处理活性炭、超滤这样的物理过滤之后,很多还有软化器,甚至就是直接上低压反渗透。这样,反渗透出来的水,和纯净水就是一个意思了,要谨慎。

  关于“人工矿物质水”

  这个比较简单,说白就了是经过两级反渗透后的纯净水,再经过一部所谓的“矿化处理”---即在被人工去除了所有天然矿物质得到的纯净水中,再人工的投配食用级的盐分,这样就得到了所谓的人工的“矿物质水”。先不论这个投加的食品添加剂是不是健康,这个人工投加的盐分比例,科学吗?健康吗?而且,投加的矿物质种类也单一,健康吗?更不论现在的食品信任危机,即使理论上的合理比例和投加可靠能保证吗?

  矿物质水与天然矿泉水根本不一样。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矿物质水属于人工制造的,非天然的,很多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工添加几种矿物质而制成;天然矿泉水是天然的,生理活性好,易吸收。在所含矿物质方面,天然矿泉水所含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种类多于矿物质水,如偏硅酸就是天然矿泉水的独特成份,矿物质水是不允许添加的。在执行标准上,矿物质水的原水只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即可;天然矿泉水则必须符合矿泉水国标要求,对原水、成分、生产等都有更加严谨的要求!

  说白了,所谓“人工矿物质水”就是沾着“天然矿泉水”打的一个模糊的擦边球,说不好听点就是一种模糊欺诈,根本不是什么矿泉水,让人误以为矿物质水就是矿泉水,你问他,敢把商标上的“矿物质水”改为“矿泉水”吗?(矿泉水是天壤泉水,不是人工配制的;人工的水不能叫矿泉水;)就跟“康师shi傅”和“康帅shuai傅”一个意思,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欺世盗名罢了。不就是天然水----纯净水---人工水,还不如叫个人工水得了,叫个还叫个矿物质,迷糊人和矿泉水混淆。

  所以,“人工矿物质水”连纯净水都不如,鬼才知道在工厂里都投加了啥?搞不好投加错了,好好的纯净水,变成了毒水。从心理上,这个水欺世盗名,还不如纯净水来的敞亮。

  白开水,老百姓最好的“矿泉水”

  最适宜做为长期饮用的水是自然水,除了那些有幸生活在天然泉水的人们外,老百姓解除最多的就是自来水,还有农村常用的健康的井水。虽然比不上天然矿泉水,但总比那些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的人工水要健康的多。我们都知道,生水不能喝。自来水都是地下室和地表水,经过物理净化后在加氯消毒得到的安全水,但是里面还有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存在,不能直接饮用;直接饮用未经煮沸消毒的自来水很容易感染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而井水则更是这样,都没有消毒处理。

  现在国内的自来水都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饮用煮沸了的自来水是安全的。

  而煮沸,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一是彻底消毒,杀灭细菌和微生物;二是自来水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也蒸发掉了;三是煮沸是天然最好的软化水的办法,大部分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在煮沸的过程中变成了沉淀从水里去除,就是我们常见的水垢。要比净水机的软化器更有效得、更健康、更干净。

  此外,煮沸后水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某些变化,水的表面张力、水的密度、导电率等理化性能都有所改变,其生物活性比生水要高出4—5倍,与生物活细胞里的水十分相似,因而易于渗透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进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科学的煮水

  烧开水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并非沸腾时间越久越好,也不能反复重复加温。

  1)水沸腾后不要停止加热,将壶盖打开,继续加热3分钟。

  城市中的人喝的都是自来水,普通的江湖水在送入自来水厂后,要经过氯化处理,以清除微生物等杂质。

  研究证明,卤代烃、氯仿含量与水温变化及沸腾持续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水温达到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升53微克上升到191微克,氯仿由每升43.8微克上升到177微克,均超过国家标准2倍。当水温升到100℃,卤代烃和氯仿的含量分别下降到110微克和99微克,仍超过国家标准。如果继续沸腾,持续3分钟后,卤代烃和氯仿含量分别降至9.2微克和8.3微克,此时才成为安全的饮用水。

  如果让水继续沸煮,卤代烃和氯仿的含量还会有所下降,但是水中其他不挥发性的物质的数量却会增长,同样对人体有害。因此,烧开水以煮沸3—5min为最佳,这段时间能很充分地将细菌和细菌芽孢彻底消灭。可以去除三氯甲烷,同时使水钙质沉淀,白开水的口感会更好。

  打开壶盖,是为了让水蒸气蒸发,带走可挥发的那些有害物质,水体里被杀灭的细菌和微生物等有机物。

  2)不要重复沸腾,不要沸腾时间太长。

  另一个烧开水的误区就是反复重复烧水,在这样的水中不仅失去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诸如亚硝酸盐等,长期饮用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烧得时间越久,水中无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和亚硝酸盐,会因为水的蒸发而浓缩,含量相对增高。

  重新煮沸的开水会造成水中亚硝酸含量的超标。众所周知,水中的亚硝酸过量或超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人倦怠、乏力、嗜睡、昏迷、全身青紫、血压下降、腹痛、腹泻、呕吐,日久还能引起恶性病。坚决杜绝开水的重复利用,重复煮沸。特别要注意,以下提到的开水不能饮用:

  1.在炉灶上烧了一整夜或很长时间,饮用时已经是不冷不热的开水;

  2.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开水;

  3.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开水;

  4.装在保温瓶中非当天的开水;

  5.蒸过饭菜等食物剩下的开水。

  3)不要忽视沉淀过程

  可以买两个保温水壶。烧完的水先灌入用于沉淀的暖瓶中,沉淀几个小时候再倒入另一个用于存储的暖瓶中,将第一个暖瓶中的水底儿倒掉。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有多大的效果,但是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水的品质。

  注:有些人会有疑惑,暖壶里的那些水垢那么多,那我是不是都喝进去了?

  放心,这些水垢都是很容易沉淀的,你看到的是已经沉在暖壶里的了,并没有进入你的肚子里。只要你不喝水底儿就行。只要沉淀够久了,就没问题。唯一一个风险是,沉淀不彻底,或者倒水的时候又搅起了水底儿,可能你就把沉淀喝进去了。所以,建议用两个水壶。或者勤快的,常刷刷。

  再者,这些水垢一般都附则在壁上,并不容易再溶解或掉在分散到水里。

  4)不要喝放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水

  饮用水放置时间也不能过长,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桶装饮用水,打开的桶装饮用水秋冬季节要在2—4周内喝完,春夏季节最好在7—10天内喝完。

  不要喝放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水,因为如果放置时间过长,水就会产生大量的细菌等物质。要喝新鲜开水。

  白开水超过三天之后就不宜饮用。水储存过久,就会被细菌感染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旦大量进入人体,能使组织缺氧,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心慌等症状,严重还能使人缺氧致死。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还能形成亚硝胺,促发肝癌、胃癌等。装在保温瓶里的开水变温后,细菌繁殖更快,还原的亚硝酸盐更多。

  当然,最好保证密封,避免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进入水里滋生,导致二次污染。

  关于家用净水机

  现在市面上最普遍的家用机的工艺一般有,砂虑、活性炭和超滤的物理过滤,软化器、低压反渗透的深度处理。一般反渗透之后都会接一个矿化滤层或矿化柱,有时也叫口感优化器。

  物理过滤不改变水的自然盐分,只是去除一些悬浮物、细菌等,是物理净化;

  而软化一般使用氯化钠把钙镁离子置换掉,得到的软化水,相当于去掉水垢,加进去了点食盐,其他不变;

  反渗透如前所说,就是去掉所以成分,得到的纯净水;而矿化柱,说白了就是放一块人工的矿物质石头进去,用于往纯净水里再溶解一些盐分罢了,至于溶解进的是什么,谁能保证?另外,之所以有的厂家叫口感优化器,是因为纯净水和自然水,或不带盐分的水和待盐分的水的口感是由差别的,可能你吃惯了自然水,和纯净水会有差异,就是消除这个口感差异的。唉,就是骗人的。

  其实,一个一整套的全流程家用净水机(超滤+反渗透+矿化柱)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人工矿物质水的生产线,反过来看,你买的矿物质水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终上所述,家用净水机,个人建议就用超滤就好了。

  反渗透和矿化柱,如果你不是嗜好医疗用水的话,坚决不要。

  软化器,也不建议用,烧开就好了,顶多你多刷刷暖壶。用软化器的风险是,你会摄入的钠过量,也就是你喝水的软化水加了食盐了,毕竟现在提倡低盐低钠。

  砂虑和活性炭就算了,太老了,那时改革开放初期的工艺了,先在都用超滤了。而且,沙子和活性炭需要经常清洗,反洗不彻底不干净。特别是活性炭,它是能吸附细菌和微生物,但多孔的活性炭吸附细菌后就变成了细菌天然的温床了,而且提供着丰富的碳源。也就是说,活性炭只在初期有效,而且,假设它从水里吸附了10个细菌,很快细菌会在活性炭上下10000个仔儿,很快,活性炭就饱和了,不是它过滤了多少水里原来的细菌,基本都是它自己滋生的细菌。很快,活性炭就变成了一根长满蘑菇的烂木头。你不得不替换它,或者干脆扔掉它,不然,你就是给自己家装了个细菌窝。

  关于家用净水机的利弊争论

  现在的家用净水机,基本都是从矿物质水厂里演变过来的缩小版的工艺。但是,演变过程中丢了很多东西。只是抄袭了个皮毛,导致工艺不完整,进而导致工艺失效甚至根本性质变了,比如:

  1)这个活性炭,在工厂里是用的很好的。这个微生物滋长的风险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工厂里,一般都在进水连续加低浓度的氯来一直细菌生长,并基本每天还有做高浓度氯的杀菌,这个是家里做不到的;而且,每个周期活性炭的反洗水量是运行的2倍多,这个水量家里是做不到的,也就是及时家里有反洗,水量不够大这个反洗也只是个摆设罢了(而且,冲洗只能洗掉颗粒物,细菌都在活性炭的微孔里,洗不掉的);再次,工厂里对活性炭的更换频率是家里负担不起的;最后,工厂里的活性炭有再生、有每天的细菌检测、一旦超标有高温蒸汽杀菌、这些都是保证活性炭工艺有效的前提,家里基本做不到。所以,活性炭在家用领域,就是个一次性的,用几天就长满细菌的烂木头。

  有钱人,可以用,3天一换。唉,有这钱,天天空运喝桶装天然矿泉水多好。

  2)其实,超滤也一样,只是它不像活性炭那么长菌,它表明光滑,容易反冲洗。其他也一样,在工厂里,也是进水连续加氯和每天高浓度氯杀菌,然后也是大流量反洗。家里只能做到小流量的反洗,当然,这也是有效果的,但是效果一般。此外,虽然不像活性炭那么容易长菌,但也是会长,因为超滤能直接把细菌截留,截留的细菌在超滤表面,通过反洗去掉,反洗不好的话就会滋长。所以,最好是每周把超滤滤芯拆出来,用手动冲洗,然后用软毛牙刷刷干净,最后用白醋好好泡泡,然后把醋冲干净再装回去,这样会延长滤芯的使用时间。

  再者,超滤的污堵的恢复,在家里是做不到像工厂那样清洗后得到恢复,所以,家里不得不定期更换。

  当然,有钱人,可以一个月一换。老百姓的话,还是多费点劲多洗洗吧。毕竟这是家用净水机里唯一一个可用的设备。

  但是,即便如此,超滤还是这么麻烦。个人以为实用性不高。毕竟现在自来水厂已经处理出厂的水基本保证没问题,唯一就是管路里的二次污染,但是,简单的煮沸和沉淀,就都解决了。当然,超滤过后在煮沸最好。

  3)综上所述,超滤型家用净水机是唯一使用的可用的,也是应该装的。(毕竟现在大部分自来水厂还不是超滤,还是老的混凝沉淀工艺;而且管路老旧,二次污染严重。)其弊端是需要人工经常性的清理和人工消毒,比较麻烦,而且必须定期更换,更换成本较高。所以,要装超滤机,一定要挑选哪些能够方便自行拆卸清洗的,结构越点单越好。

  4)这里特别提到一个是那种桶装水的带加热的机子,家里最好不要用。因为那是温度设定的,假设你家里一天没有人,它温度一低就会在烧,这样,加入你长时间没喝水的话,它会反复烧开。或者,你可以用热水的时候打开,烧开了就关掉。离家的时候,一定要关掉。

  注:关于细菌滋生,所有的工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在工厂里,是不停机连续运行的,也就是设备里的水永远是流动的是新水,反冲洗也是按时间间隔定时进行的。但在家里,大部时间是停滞的。却别就是,同一个设备,在流动的水中细菌的滋生率假设是1小时10个,那么停滞的水1小时滋生会是1000个。这个是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