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成年人龋患率超40%,当心牙齿“提前下岗”

  9月20日,江苏省“920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咨询义诊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一楼大厅举行,因今年新冠疫情影响,该院首次开展线上线下同步义诊活动,在举行现场咨询的同时,有需要的市民还可以通过江苏省口腔医院“互联网医院”实现同步问诊,患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症状并上传图片,专业医师在后台坐诊解答。“由于口腔治疗的特殊性,线上只能提供咨询服务,因而从互联网医院开诊至今,都是免费的。”江苏省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医师袁华说。

  

      成年人龋患率高达40%以上,当心牙齿“提前下岗”

      “牙齿老是出血,是因为智齿,还是因为蛀牙?”在义诊现场,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成了义诊咨询的主力军。80后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牙龈经常出血,不仅有蛀牙,还有智齿,工作太忙没时间挂号看病,看到周末有义诊,就毫不犹豫地过来了。

      江苏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预防口腔科主任沈家平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有蛀牙的情况在成年人中非常普遍,有调查显示成年人龋患率可以高达40%以上,65-70岁的老年人,龋病比例更是超过了60%。龋齿没有及时处理,不仅会引发疼痛,时间拖久了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甚至导致牙齿“提前下岗”。另外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牙周疾病,牙周疾病不仅是“牙病”,还会影响到全身健康,常与糖尿病互为因果,同样需要及早治疗。

      20颗乳牙坏了18颗 儿童牙病治疗越早越好

      在儿童口腔科的义诊台前,一位瘦瘦的小男孩和爷爷一起来问诊。小朋友嘴巴一张,一口的“小黑牙”触目惊心。爷爷介绍,小朋友今年6岁,但20颗乳牙坏了18颗,今天就来问问是不是一定要治疗。江苏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刘茜给孩子检查过后,叮嘱爷爷一定要尽快治疗。

      “除儿童龋齿外,牙齿排列不整齐在儿童口腔门诊中也十分普遍。”沈家平主任医师介绍,人的牙齿一般分为乳牙和恒牙,一般将6岁称为乳牙期,6-12岁为替牙期,12岁以后为恒牙期,但在任何时期,都会出现牙齿排列不整齐的情况,而经常被忽略的替牙期是牙齿排列不整齐的高发年龄段。“一般来说12-14岁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期,但对于乳牙反颌(俗称‘地包天’)替牙错颌的孩子来说,早期矫治干预可以让孩子换牙换得更好,即便到恒牙期仍需矫治,也会大大降低矫治难度,让孩子少受罪。”

      限糖减酸,睡觉前千万别吃东西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沈家平主任医师提醒,糖类是公认的导致蛀牙的危险因素,在蛀牙发展过程中,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和细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糖类是人类的主要营养要素之一,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脂肪一样,都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许多食品及饮料的调味剂。因此,糖类食品又是不可缺少的。如何做到既摄入必要的营养成分,又不致影响口腔健康,这就有一定的讲究,我们提倡科学吃糖非常重要。

      首先,要尽量减少进糖次数,并尽量与正餐同步,缩短糖类在口腔里的停留时间,减少糖与口腔内致龋细菌见面的时间。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少吃或不吃零食,吃完含糖食品要刷牙,以减少糖停留在牙面的时间。如果需要附加食物,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不易致龋的食物,但也不宜过于频繁,因为食物残渣、软垢等易停滞在口腔内,导致口腔卫生不佳,发生龋病。还有一点要记住: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要进食,不要喝加糖的牛奶、饮料,因为口腔里的细菌在人睡着的时候最活跃。其次,需控制食糖总量,因过量食糖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导致肥胖,而且大量的糖摄入体内,会造成人体营养不平衡。

      另外,儿童还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通讯员 匡郁华 杜祥永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