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也需要童话
“没有人永远十八,但永远有人十八。”
我们每个人都在光阴的流逝中慢慢成长,扔掉儿时的幼稚、天真,一路拾起成熟和坚韧。
回望过去,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一项重要的品质——童心。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经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总是充满创意,而成年人会被过往的经验束缚。
夜晚,我们看到一盏灯,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在孩子眼里却不一样。曾经有一位小朋友写了这样一首诗:
灯
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从这首可爱的一首小诗里,能看见孩子的纯净天真和如同彩虹般绚烂的内心。
回想一下,我们有多久没以这样干净的眼光去打量世界了?
一盏灯,在成年人看来,或许只是照明的工具,甚至有的人匆匆忙忙,根本注意不到微弱的光明。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完全失去了发现美的眼光,其实很多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他渴望简单纯粹的关系,讨厌世俗的各种功利行为。
尤其是在作家心里,这样的想法更加强烈。
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短篇小说《小王子》,就把渴望童真的愿望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你的玫瑰才变得如此重要。
大人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要小孩来给他们解释,这让我觉得很累。
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沙漠里,他遇见了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一路上小王子到过很多地方却没有交到朋友。
在他眼里,他遇见的大人们都非常怪异,看待问题时总是夹杂着虚伪和功利心。
直到与作者相遇,两人慢慢熟悉,成为了朋友。作者也在与小王子的相处中找回了童心。
▲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本书
有人称《小王子》是一部“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童话”。
不仅是因为它对成人世界诸多虚伪的讽刺,更重要的是,童心这个珍贵的品质,只有在失去后,才能让人更加怀念。
该书于1942年写作完成,但至今仍被人们看作是经典,数十年间,它已经被译成30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拥有4亿多读者。
作家周国平评价《小王子》说:“
它是一个奇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几近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若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
当我们在“成人世界”困倦之时,不妨来《小王子》里寻找最初的美好!
▲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