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青春宁津

  有态度  有深度  有温度

  一个为青年发声的平台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进入新时代,宁津团县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培根铸魂,强化思想引领。团县委把“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作为加强全县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每期组织参与学习的团员和少先队员近5万余人次。深化“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教育实践活动,全县各级团支部扎实开展“党的青年运动史”“建团100周年大会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学习教育并同步录入智慧团建。举行红领巾宣讲员聘任仪式,17名少先队员被正式聘任为红领巾宣讲员,启动红领巾巡讲系列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 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喜迎二十大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活动200余场次,累计服务3万余人次,开展集中入团、入队仪式100余场次,以满满的仪式感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崇高追求。

  

  

  

  

  

  建强育人阵地,注重提质增效。深入贯彻落实《宁津县中学团校建设实施方案》《宁津县少先队社会化改革攻坚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宁津县少先队工作全面规范、争创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共建设中学团校22所,成立街道(社区)、镇(村)级少工委70个,发布第一批校外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26处,依托这些育人阵地,广泛开展团员和少先队员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推行“红领巾奖章”激励机制和积分入团机制,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新人。

  

  

  

  

  做好分类服务,擦亮保护品牌。一是做强志愿服务工作。团县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对接联系不断加强,520公益日期间,通过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参与、立体化宣传,线上线下募集资金20余万元,建设15户希望小屋。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全县83个希望小屋家庭送去了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和大米、月饼、牛奶等生活用品。二是扎实推进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8月23日,宁津县青少年法治宣讲团走进杜集镇振华社区开展“彩虹伞 青少年法治宣讲基层行”活动,5位宣讲团成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现场讲解和咨询等多种形式,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案例向青少年解读了未成年人所需的法律知识。印发《2022年宁津县共青团系统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发放青少年自护教育宣传单、手册6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0处,累计开展主题班会和邀请蓝天救援队、蓝狮救援队走进校园活动共计100余次,发布安全提醒800多次,组建防溺水巡查队排查危险水域573处,树立防溺水警示牌573块。三是关心、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抓实、用好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扎实开展心理疏导、生活关怀、行为帮教、法律援助等关爱活动,中高考前期,招募25名青年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在中高考的考点外参与秩序维护、路线引导、防疫宣传、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高考完成后,举办返乡学子大学生活分享交流会,来自省内外高校的7名优秀学子为高中毕业生提供大学学习规划、活动指导、自我提升以及科研比赛等方面内容的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