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初中学历,当过工人学过画画,却成为《霸王别姬》《活着》的编剧

  原标题:初中学历,当过工人学过画画,却成为《霸王别姬》《活着》的编剧

  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啊?他祖师爷不赏饭吃,谁也没辙。《霸王别姬》

  【初中文化,却能做《霸王别姬》、《活着》、《秦颂》、《狼图腾》、《白鹿原》的编剧】

  1993年的《霸王别姬》可以说是华语影坛的巅峰之作,豆瓣9.6分;当年横扫欧美亚电影节,拿下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等大奖。

  《霸王别姬》不仅成为导演陈凯歌一生最重大的代表作,甚至长期有人认为这不是他的手笔,因为后期他再也第二部接近《霸王别姬》的作品了。

  1994年的《活着》,也是大导演张艺谋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前与其后也没有作品超越它,包括《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英雄》、《金陵十三钗》、《归来》等。

  《霸王别姬》由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活着》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出品,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

  成为《霸王别姬》和《活着》两部世纪经典的编剧,芦苇的职业生涯已经足够传奇;更传奇的是这位芦苇,仅仅是初中学历。

  芦苇生在北京,却是在西安长大。

  1968年,时代剧变,18岁的芦苇到农村插队;1971年,进工厂当工人。一年后离开工厂,开始学习画画。1976年,芦苇进西安电影制片厂,当了两年炊事员,凭借几年的画画功底,开始渐渐转岗做绘景美工。

  1982年,芦苇第一次担任编剧,作品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爱情电影《魂系蓝天》。【出生在西安的张艺谋,1982年从北电毕业后分到了广西电影制片厂;芦苇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出道早了6年。】

  1984年开始,芦苇连续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走进暴风雨》、《人生没有单行道》、《最后的疯狂》、《灯影春秋》、《疯狂的代价》、《九夏》、《黄河谣》、《黑风景》等片,担任编剧。

  这让芦苇也在业内有了知名度。

  后来很多人质疑《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后面有人代劳,根据之一是陈凯歌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导不出那个感觉来。

  《末代皇帝》的导演是意大利人,他更不可能经历过中国的什么年代了。

  关于《霸王别姬》,芦苇的回忆“我一共写了九十九场戏,他(陈凯歌)只拿掉了两场戏,这是我写过的所有剧本中唯一一个完全照剧本拍的。”。

  《霸王别姬》的电影剧本,从1992年开始,由李碧华和芦苇反复修改接近一年。

  1993年电影上映后,李碧华再版全新的小说《霸王别姬》,相比1985年的原版多了200多页的篇幅,内容和文字增加了近一倍。增加的部分就是《霸王别姬》电影剧本的内容,其中就有芦苇的很大贡献,这也是两人发生纠纷的根源。

  1994年之后,芦苇担任过编剧电影作品还有:

  陈道明的《桃花满天红》、倪大红的《西夏路迢迢》、叶大鹰的《红樱桃》、姜文葛优的《秦颂》、《星塘的阿芝——齐白石的故事》、《等待》、《杜月笙》、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吴宇森的《赤壁(上)》、《岁月如织》、《农民日记》、《龙的亲吻》、王全安的《白鹿原》、《警察日记》、让·雅克·阿诺的《狼图腾》等。

  凭借《霸王别姬》、《活着》这样的作品,芦苇已经是国内编剧界的大神,成就不亚于当代的一线作家。可当年,芦苇仅仅是初中毕业而已。

  后天的努力,其实更重要!

  【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定得人后受罪,今儿个是破题,文章还在后头呢!——《霸王别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