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本是皇族的姓氏,最后却抢着改成“汉姓”,改不了的人都怕的要死

  其实在入关之前,满人就有了很大程度的被汉族侵蚀的迹象。比如多尔衮,莽古尔泰等都是满语,而皇太极则是根据汉语的发音翻译的结果。所有的一些典籍中,关于皇太极的满语翻译都是阿巴海,而不是太子。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皇太极就是太子的意义,而顺治的福临就直接采用的汉语。

  满族中有一个大姓叫钮钴禄,只有女真族中的名门望族才可以用这个姓。其实这个姓是源自汉语中的丑。汉族中有着丑姓,这个姓是公孙丑后代的一个旁支。

  乾隆的生母就是汉族人,原本是姓钱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改成了姓钮钴禄。关于钮钴禄,也有一些人说钮钴禄是狼的意思,反映了女真族人对狼的崇拜,女真族人以狼作为自己族的图腾,最后就演变成了一个姓氏。

  我们所熟悉的和珅原本也不姓和,他也是姓钮钴禄。而和珅则是典型的汉族人的名字,这个名字是他的私塾老师给他起的,“和”取美玉的意思。古时候人的字是成年之后自己给自己取的,和珅字致斋,这也是典型的汉文化的表现。

  在清王朝入关之前,满族人的姓普遍为多音节,根据发音翻译成汉语就是两个及以上的字。而在入关之后,满人慢慢的被同化,多采用单音节的姓。

  在清末的时候,晚清政权大势已去,而相应当权的满族人也因此变的难以为此生计。

  在清政权彻底垮台后,那些以前靠剥削为生的满族贵族难以存活,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打零工,或者做些小生意。一部分满族人因为思想观念原因,害怕引起汉人的排斥,因此将自己的姓改为汉姓。

  在新革命时期,驱除鞑虏的运动口号让满人无比的害怕与屈辱,他们因为害怕而纷纷逃出中原逃回了老家,而一些不愿逃回的人便纷纷改换名姓,将自己打扮成汉族的面目。

  根据当时的一份社会调查,当时社会上很多叫卖的小贩以及很多打零工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满人,比例多达百分之四十,满人生活十分艰难。

  大概比生活困苦更让当时的满人难受的便是社会阶层的巨大落差吧,他们从贵族变成了底层“生物”。

  现今,很多已经变成汉族的满族人很多已经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八旗子弟,真是可悲。我前两天看一篇文章,上面说到一位北京的“汉人"在拆迁时发现了自家祖上的家谱,才发现自己是爱新觉罗家的后代,可想而知这样的人肯定不止这一个。

  综上言之,很多的满族人变成了汉族,而仍然有一部分身份证上写的是满族的人,过着和汉人百姓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