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一下矮小症病友使用生长激素的常见问题

  老K之家收到了很多矮小症病友的留言。这里选出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根据医学文献和医生解答整理出答案,供各位矮小病友参考。

  答:生长激素开始治疗时间与病友具体诊断结果相关,需要确诊是生长激素缺乏,而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矮小。对于不同疾病导致的矮小,现有诊治指南推荐的起始治疗时间不同,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一般情况下确诊即可开始治疗。而对于低促病友,不缺乏生长激素,则小量给予绒促性素(HCG)也会诱导身体正常长高。

  答:儿童矮小标准应根据实际年龄进行对照判断。

  成人遗传身高标准的计算公式:

  女性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2±5

  男性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2±5

  答:月经和生育是由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调控的,生长激素不会影响月经和生育。

  答:导致性早熟的是性激素或肥胖等因素,生长激素基本不会引起性早熟的发生。

  答:生长激素无诱发癌症及白血病的风险,无癌症白血病的矮小患儿不会因为注射生长激素患上该类疾病。但是,有肿瘤既往史的病友,慎用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肿瘤癌变。

  答: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激素治疗不会影响肝肾功能。但是可引起高血糖现象,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也有极少部分病友会有颅压升高或关节滑脱。

  答:无论是长效、水剂、粉剂,促长高的效果是一样的,不同品牌的生长激素,只是生产厂家、价位、上市时间、规格等有所差异,它们的药理作用都是一样的。

  答:生长激素它是处方药,是有适应症的,而且是有使用时间窗口的。对于缺乏生长激素的矮小成年病友,在骨骺线没有闭合的情况下,确实可以用生长激素,来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身高方面的生长。

  答:若已经在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处得到骨骺闭合的确诊,则代表几乎已没有生长空间。如果骨骺线闭合了,生长激素就会让骨头横向生长,导致枝端肥大症。

  答:引起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病因有多种,包括下丘脑促生长激素分泌激素的分泌缺失、垂体本身的病变(如垂体先天缺如、垂体柄阻断、垂体瘤、胺区肿瘤)、外伤、放射损伤、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以及一些遗传基因的异常。

  答:身材矮小,不一定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生长激素水平正常也可能有矮小的症状。要先查清楚原因,不要随意乱用生长激素。

  答:粉剂生长激素在溶解后一般可在2~8℃储存72小时,规定时间内均可使用。

  答: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常温避光储存即可。

  答:生长激素推荐睡前半小时注射。

  答:因生长激素是正常人体本身就分泌的,所以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乙肝疫苗等。

  答:生长激素产生抗体的几率较低,一般不会影响用药效果。治疗效果一般是按年来评价,一般第一年增长速度最快,之后会稍慢。生长激素治疗并不能保证促进孩子的匀速增长,而是遵循自然规律有快有慢。另影响疗效的原因很多,比如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或者内分泌因素。

  答:月经来潮不影响生长激素治疗,治疗也不会影响孩子后续的正常发育,骨骺线未闭合就可以继续用。

  答:是否需要补钙取决于你是否缺钙,未经医生确诊指导用药的情况下建议均衡饮食即可。

  答: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坚持运动锻炼、摄入均衡的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健康的心理能够辅助生长激素达到更佳的疗效,建议每天坚持一定量的纵向运动锻炼,如跳绳、摸高、篮球等。

  答:理论上来说,生长激素可以持续治疗到骨骺闭合前,而骨骺闭合后是否要坚持用药,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考虑。

  答:剧烈运动或运动量突然加大后可能出现,应减少运动量,适量运动即可。也可能是生长激素水钠储留的生理作用过强所致,痛疼较轻者不用处理,几天后症状消失,较重者可以较少生长激素的剂量或停药两天,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用就不会再出现了。

  答:一般都是一过性升高血糖,而且会很快恢复正常;若持续血糖偏高要到医院复查,血糖高于10mmol/l则需胰岛素治疗,如需用150IU/d以上胰岛素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应停用生长激素。

  答:水肿的症状:眼睑、面部、手背、脚背、下肢的水肿,颅内高压(如头痛、恶心、呕吐);b、能耐受的继续用生长激素,一般3~7天内症状消失;不能耐受的,需要减少生长激素剂量或停药,症状消失后恢复用药。

  答:国外文献报道生长激素治疗可使极少数病友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而出现低烧,一般症状较轻;随用药时间延长会消失,这类病友对生长激素敏感,治疗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