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必读|5本治愈心灵的书籍,你值得拥有

  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著

  这本书虽然不是说治愈的方法,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治愈的效果。

  书中心理咨询师苍鹭说:人的自我状态为三位一体,简单可分为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其中,“成人自我状态”是指能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发生的现况,让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为自己所用,而不用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同时也对高情商做出了定义,它并不是单一解释为八面玲珑、说话做事能面面俱到的人,而是如同苍鹭所说:“所谓的高情商的人,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人只有跟自己的情绪和解,充分了解自我,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他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再会对他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才是自我的核心。对自己满怀信心与希冀,用努力达成所愿,才是自愈的核心,也是能够伴随我们向阳生长的动力吧。因为果实还未成熟,现在还只是扎根生长等待时机而已。

  2、《我想要两颗西柚》作者:胡辛束 著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名,觉得很是奇特,有种浪漫的感觉在里边,就如同“今晚的夜色真美”般隐秘又直接。这本书虽然不是什么文学巨著,也没有什么人生感悟。读完这本书就像在听一位年轻女孩讲述一段过往的爱情故事,从相爱到患得患失四个阶段。

  书摘

  ●爱情开始的时候都很迷人,两个人可以在任何角落拥抱,再抬起头欣赏对方的眼睛。可是后来,每个人的眼睛里都会多出很多新的东西,拥抱开始变得松散,对视的时间也骤减,就像一杯烈日下的水,不知道哪一刻,爱情就会被蒸发了。

  ●合适与否并不是本身的合适导致的,而是两个人之间是否愿意努力去磨合,让一切变合适。真正的合适,应该是爱人的方式相同。

  ●你很好,不要总觉得自己不好,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和内心的自己真正的和解,不要让表象和内心互相打架了,放轻松一点。

  ●好像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另一个人,时间的作用只能是加深对一个人的了解,但了解永远不等同于理解。

  ●命运总是会安排一些本不合适的人相遇,目的根本不是让他们与对方相伴,而是让每个人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下一次该去遇见什么样的人。

  ●感情这件事没有真正的对错之分,身处其中的时候享受它,结束的时候感激它存在过,这便好了。

  3、《悉达多》作者:赫尔曼?黑塞 著

  很久没有读到这么通透的书了,人生之艰难、困苦、肆意、洒脱,尽数被黑塞写进了这本只有一百多页的“一首印度的诗”里。书里充满了诗意,无论是它的语言还是它所讲述的那段特别却又普通的一生。

  我们总是如此,在年少时感觉自己仿佛有拯救世界的力量,然而一路走来,走过鲜花遍地,也走过荆棘密布,也渴望过财富名利,却少有几人能够回归本真的那份洒脱。黑塞在《悉达多》中将东方的哲学与智慧融入对西方现代性困境的洞察当中,也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悉达多所走过的修行之路看似是不同于众人的,却是每个人的人生之路的映射,这个充满矛盾与觉醒、孤独与尝试的过程,也是人生逐渐圆满的过程。

  感悟书摘

  ●走过许许多多的弯路,我逐渐从成人变成了孩子,从思想家变成了平凡的人。而这条路仍属不错。仅仅为了再度成为孩子并从头再来,我需要体验那么多的愚蠢与罪孽,那么多的谬误与恶心,那么多的幻灭与悲伤。但是事情本应如此,并非差错。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

  4、《人生的智慧》作者:叔本华 著

  这本书是我的心头爱,是照亮我生活的明灯,是生活必备的指导工具手册,只要遇到困难我就会必读的一部作品。只因叔本华道尽了人生活着的智慧。说叔本华悲观,其实不尽然,正是因为生活的本质离不开自身感受到的痛苦与人性丑恶的黑洞,但不代表我们就要逃避现实,欺骗自己人世间除了美好再无其他。我们要做的只是避免所有悲苦再度发生。

  叔本华教我们如何在困惑中找到人生存在的价值,他把人类生活的全貌展现的淋漓尽致。书中以“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和“向他人所展示出来的样子”来探讨关于幸福的本质。而人的自身又包括:健康,外貌,气质,力量,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潜在发展等。身外之物是指拥有的财产和所有意义上的占有。向他人展示出来的,即他人对你的看法,名誉,地位和名声。

  我认为“人的内在拥有”可以彻底影响我们幸福与不幸,而非外在物质来衡量。人的内心,痛苦或者是快乐,都是由于人们的意愿和思想所引发出来的结果,而外在的事物对人们快乐或是痛苦只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产生痛苦的根源是由于人类内心的贫乏,这句话我颇有感触,无聊和空虚是人类最大的天敌。“人们无事可做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我们的苦与乐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意识在关注些什么?也就是说纯粹的思想智力活动与实际繁琐的生活相比,会更容易突显我们的精神能力,也就是更容易得到快乐。只有当你独处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

  5、《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作者:戴维?伯恩斯 著

  这是一本有关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愈率的书籍,适合抑郁症患者和患者家属一起看,可对照书中方法自助或者帮助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我总结出了抑郁症患者常有的10种【认知扭曲】,让我意识到严重抑郁症大部分时间的想法都是及其偏激和扭曲的,认知扭曲包括:

  1. 非此即彼思维:看待世界的思维只有黑和白,只要遇到不完美,就彻底宣告失败

  2. 以偏概全:只要发生一件失败事件,就认为所有事情都会失败

  3. 心里过滤:只把负面的事情过滤出来反复回忆

  4. 否定正面思考:拒绝正面体验,总是找理由否认正面思维的的真实性

  5. 妄下结论:总以消极的理解方式下结论,即便没有事实依据

  6. 放大和缩小:过分放大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成就;过度缩小自己的成就和别人的错误

  7. 情绪化推理:相信只要有负面情绪出现,就认为事实一定很糟糕

  8. “应该”句式:习惯用“我应该”或“我不该”来要求自己或者他人。当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会感到歉疚或愤怒。

  9. 乱贴标签:用极端标签给自己或他人下定论,例如“我是个废物”

  10. 罪责归己: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自己,即便那些错误根本不需要自己负责。

  书中方法是可以治愈抑郁症,同时也让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经受着折磨和痛苦。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几十年。但人只要有自救的意愿,就不要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有用的方式。也许就是一个瞬间,你就能看到希望。

  希望我推荐的这五本书都能可以治愈你,希望所有在爱里受过伤人,都能重新站起来,不要去放大自己的缺点或是漠视自己的优点。其实你很好,也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