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一天只需5小时睡眠?听听专家怎么说
睡觉是生活中最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据统计,人的一生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时间都花在睡觉上。就是说,如果活到90岁,那么大概有30多年的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这么长的时间,似乎还不如用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尽情地享受生活。
据香港“东网”报道,人一天中会有不少的时间都在睡觉,但长期睡眠质量不好恐增加健康风险。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日前发表研究报告,建议成年人每晚睡7至10小时,并解答了六种现代人常见的睡眠疑惑。
1.成年人只需5个小时或更少睡眠时间?
专家指,有大量证据证明,每晚睡眠少于5小恐令健康风险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或猝死的机会。
2.大脑和身体可适应更少睡眠?
专家指,人的身体需经过数次睡眠周期才能完全恢复,让身体和大脑处理记忆、调节情绪和恢复免疫系统。每个睡眠周期有4个阶段,包括浅层期、中层期、深层期及快速眼动期。
3.睡前喝酒有助入睡?
专家称,酒精可以帮助入睡,却难以使人实现深度睡眠,睡前喝酒会大幅降低休息质量。
4.睡不着也不要起床?
专家表示,若超过15分钟仍无法入睡,应起床进行简单的活动,例如叠袜子。
5.在床上看电视令人放松?
专家指,应尽量避免睡前使用手机和电视等设备。因为这些设备会发出明亮的蓝光,影响脑部释放褪黑激素,进而使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
6.赖床对身体无害?
不少人在闹钟响后,仍会在床上争取多数分钟的睡眠时间,但其实大脑会因而重新进入快速眼动期,令人醒来时昏昏欲睡。
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调整睡眠的呢?人体内有两套调节睡眠的机制,一个是生物钟,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时候睡,什么时候醒;另一个是睡眠稳态平衡机制,当睡眠需求累积,说明你该睡了,当睡眠需求得到释放,就说明你睡够了,该醒了。可是,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打破我们自然的睡眠调节机制,生物钟紊乱、睡不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见。(来源:凯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