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将他囚禁当猪养,因为无聊只能生孩子玩,结果生了29个孩子

  如果让康熙评选一件他人生中最失败的事,那九子夺嫡当第一,没有任何事敢当第二。

  实际上,皇位最初的归属原本是没有争议,因为康熙曾公开册立胤礽为太子,不过胤礽后来两次被废,才导致了后来的夺嫡大战。

  虽说胤礽曾被立为太子,但他并不是康熙最年长的儿子,康熙的皇长子实为胤褆,但因为不是嫡出,且后来因对皇位产生非分之想而被康熙鄙弃,并被拘禁起来,此后的胤褆只能以生孩子打发时间,这一生就是29个。

  

  身为长子,无缘储君

  胤褆是康熙的第五个儿子,生母是惠妃乌拉那拉氏,虽然是康熙的第五子,但因为他的四个哥哥均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因此胤褆成为了实际上的老大,也就是皇长子。

  不过按照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胤褆虽为长子但并非嫡出,因此胤褆可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和皇位无缘了。

  皇长子和皇太子看上去只有一字之差,但地位却差之千里,太子是储君,代表着皇位,即位后他们的关系便从兄弟变成了君臣,胤褆在被康熙下令拘禁之前,都在致力于将“长”变为“太”。

  后来,皇后赫舍里生下了胤礽,虽然此前已经有过两个儿子,但均夭折,因此胤礽便是实际上的嫡长子,而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所以在他刚刚满岁时,就被康熙册立为太子。

  

  以普遍理性而言,太子已经确定,基本就等同宣告其他皇子没有了机会,然而胤褆并不这么想,他拒绝认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走向,至少青年时期的胤褆是这样的。

  拒绝妥协,年轻有为

  据史料记载,胤褆天资聪慧且文武双全,在18岁时,就曾跟随康熙远征噶尔丹,以副将军之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参与到排兵布阵和指挥中来,展现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当真是一位少年英雄,因此康熙对他尤为喜爱。

  不仅如此,胤褆还在26岁时的亲征噶尔丹中建立军功,而被康熙进封为多罗直郡王,成为当时的皇子中,唯二被封为郡王的皇子之一,四年后又奉命三次全权巡视水利,均表现不俗,康熙为此还下诏嘉奖。

  作为对比,此时的太子胤礽有何成就呢?

  

  据史料记载,此时的胤礽基本没有什么成就,不过这和他太子的身份有关,康熙基本都让胤礽处在学习的阶段,期间还曾在康熙西征时,因表现不佳而被康熙遣返回京,相比于深受康熙喜爱的胤褆,这个太子显得有些平庸了。

  或许也是深知这一点,胤褆的心里才会对太子颇有微词,毕竟自己哪方面都要比胤礽优秀,只因为是庶出就要错失皇位,这让他心里十分不满,也为日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疯狂争储,首当出局

  时间来到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分封众皇子,胤褆被封为郡王,和其他受封的皇子分别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这对于太子而言是一次极大的削弱,太子和诸多的皇子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让胤褆对东宫之位有了完全的觊觎之心。

  此后胤褆开始联合其他皇子对太子发起攻势,而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的出巡中。

  

  当时的康熙在众多皇帝的陪同下巡视边疆,期间胤褆联合几位皇子向康熙打了个小报告,声称太子胤礽暴戾不仁,经常肆意虐待属下,且私自截留蒙古给朝廷的贡品,甚至纵然手下敲诈勒索等。

  虽然这份小报告有一些添油加醋,但康熙对此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认为太子的行为存在僭越,试图“分朕威柄”。

  不过这份报告还没有让康熙下决心处置太子,直到时年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病危,康熙急得团团转,而太子却无动于衷,对患病的弟弟没有任何情感,仿佛和他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太子的麻木不仁让他倍感失望,而且太子曾有过夜晚持刀接近康熙帐篷的举动,再加上胤褆等人的小报告,使得康熙彻底下定决心要处置太子。

  数日后,康熙当众宣布了太子的种种罪状,下令将其拘禁,交由胤褆看管。太子的失宠,让胤褆看到了上位的希望,他打算一步到位,在筹划准备的同时,还向康熙进言请求将太子杀死。

  

  虽然康熙对太子很是失望,但还远没有到要夺其性命的程度,而胤褆此举让康熙看到了他那蓬勃的野心和疯狂的欲望,不仅没有为了争得好感,反而让康熙对他产生了厌恶之心。

  不死心的胤褆又在暗地里打起了算盘,他利用魇镇之术诅咒太子,即在一个草人身上写下胤礽的名字,而后使用针扎、污秽等方式“下蛊”,本以为无人所知,然而仅在一个月后便被弟弟胤祉向康熙揭发。

  康熙被胤提疯狂的举动所震怒,下旨革去了他的郡王爵位,并圈禁在府邸内不得外出,从此刻起,胤褆彻底失去了夺嫡的资格,他也成为了这场夺嫡大战中第一个出局者,这一年胤褆37岁。

  圈禁多年,无以为度

  从被圈禁起,到雍正十二年去世为止,胤褆整整被圈禁了26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胤褆几乎与世隔绝,每天都是无聊透顶的生活,为了消磨时光,胤褆开始了疯狂的造人行动。

  

  在这26年间,胤褆和几位妻子一共生育了14个女儿、15个儿子共计29个子女,但是这些孩子的命运也大都十分悲惨,因为被圈禁的缘故,这些孩子也无法向正常人那样生活。

  到胤褆去世的时候,这29名子女中,已经有15人去世,能够长大成人的寥寥无几,即使是顺利成人的,也因为幼年时期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教导而难以正常生活。

  雍正继位后,并没有释放这位大哥,而是继续将他圈禁,直到胤褆63岁去世,而他的后事也仅仅按照贝子的礼制举办,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最终以这样的悲剧收场,实在令人惋惜。

  结语

  胤褆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为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一步步走进了深渊,从出生那刻起,他就基本宣告与太子之位无缘,即便后来太子被废,胤褆也依然没有机会,因为在废黜太子时,康熙曾明确说过: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而且,康熙对于他的野心是了熟于心的,早早地就在心里给他“判了死刑”,然而胤褆却毫无察觉,认为废嫡之后必定立长,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竹篮打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