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金星替她鸣不平,汤唯在《色戒》中牺牲的远比镜头里的多
在见到汤唯本人后,李安又经过了多方面的了解,感觉汤唯很不错,也很自信,最终拍案落锤,决定大胆启用汤唯这个新人。
刚开始的汤唯也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是顾及男朋友和父母的感受,父母都是传统的文化人,最初的他们原本就不看好汤唯走演员的这条路,更别说拍摄这部充满时尚的电影。再者当时的汤唯虽说和田雨感情和睦,但是也难免男朋友有所想法。而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汤唯又舍不得放弃。
是继续?还是放弃?一时间汤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正所谓:风险和机遇同在,这句话到哪都不过时。经过多方面思考,加上对父母男朋友的沟通,汤唯决定孤注一掷,赌一把。然而她没有想到电影上映后,她得到了很多,失去的更多。
一夜成名的背后,是百炼成钢的心酸。
李安是一个很严格又对细节把控很细致的人。为了能真实地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女性的特点,符合东方女人旗袍下的气质。他要求汤唯每天穿着旗袍,头顶书本,用矿泉水代替酒瓶子练习倒酒,不仅如此,礼仪,走路,才艺一样没落下,一天这些训练就得花掉十个小时左右。
三个多月的训练和准备,让汤唯对于角色的理解和适应也有了一定的认知,然而这也仅仅是汤唯“牺牲”的开始。
李安曾说过,这部戏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电影,对于汤唯他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花过这么长时间来培养一个人。可见当时的他对于这部电影是多么重视,在汤唯身上压的筹码有多大。
导演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处戏中的汤唯,作为一个女人,激情戏本身就充满了话题和难度。为了能够找到技巧和保证故事和镜头的真实感,她与搭戏的梁朝伟经常是一遍又一遍的磨合切磋。
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拍摄过程中,李安也是一遍遍的喊停又一遍遍的喊开始,有些片段甚至十几遍的重复拍摄,这样的工作连身为男子的梁朝伟也是累的几次虚脱,更别说汤唯的压力,在这部戏中,她几度崩溃。也许是被“折磨得太久了,也许是为了庆祝这种压力下的胜利和喜悦,其中两人还在现场哭着抱在了一起”。
盛名与舆论齐飞,汤唯的“牺牲”远比得到的多。
有关民间传闻,在拍摄结束后,导演李安担心这部戏中的“大时尚”会给汤唯的声誉和事业带来冲击,就收了汤唯为干女儿。
结果,真被李安一语成谶,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汤唯饰演的张佳芝圆润明艳,灵动如星,不仅有那个时代旗袍下的气质,而且你情我浓的情感也把握得相当到位,一时间汤唯火了,她的名字充荡在影院当中。
只是在这一夜爆红的背后,有人看得很高贵,也有人只在意影片当中的“大时尚”,把讨论的焦点放在那些香艳画面的讨论上。一时间汤唯在享受人气,盛名的同时,身上的舆论也随之而来,而人们更好奇的是在戏中梁朝伟和汤唯究竟是借位唱诗?还是真刀实枪的搏斗?
当舆论形成风暴,汤唯又迎来了“灭顶之灾”,凭借着电影,汤唯人气如雨后春笋节节攀升,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色戒》带来的影响让很多导演对汤唯远而视之,而她所代言的策划,访谈也被撤掉,本来前途无限的她瞬间到了无戏可拍的地步。
汤唯的牺牲不仅是事业上的打击。即便是拿了金狮奖又在金马封神,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可她却依旧被观众贴上了“艳女郎”的标签,生活中的汤唯也是被大众评头论足,各种绯闻喧嚣甚上。
事业上损兵折将,生活中绯闻不断,就连感情也未能幸免。
原本决定拍完电影就和田雨结婚,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梦想,到头来因男朋友接辣眼汤唯在影片中的“姿势过猛”和外界的舆论而分手。
这段经历汤唯曾这样评价过: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说实话,别人拍了李安这位大导演的戏,都是风风光光,可到了汤唯这里,差点毁得一无所有。就这件事而言,盛名之下,汤唯着实受了不少委屈。
也是因为如此,多年后,金星在节目中,当场也为此事鸣不平:电影又不是汤唯一个人演的,为什么只封汤唯,欺负一个小姑娘干什么……
就连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应该封始作俑者李安……
2007年,蔡澜和金庸倪匡三兄弟开了个茶话会,面对汤唯的表现,金庸也认为汤唯虽不算漂亮,但是她演得很好。
也许这就是专业的人看演技,外行的人看热闹的表现吧。
从云端跌入尘埃,又在尘埃中开花。
这件事过后,汤唯只能咽下委屈,藏好眼泪。而当时的“干爹”李安知道后,并未袖手旁观,拖江志强将汤唯收入麾下。
之后汤唯去了国外进修,两年后汤唯回来,再度复出,在公司的安排下,汤唯先后主演了《月满轩尼诗》、《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晚秋》这些作品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汤唯也因此获奖无数,一扫封时带来的困境。
曾有人问汤唯:因拍《色戒》差点失去所有,这样的代价值吗?而汤唯却回答:“一生能遇到一个王佳芝,足矣”!
是啊!“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情欲本无过,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去正视它和表现它呢?
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发布于: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