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3个迹象,提醒你吃盐太多了,尤其北方人要赶紧限制!

  武汉53岁的胡大妈,体重有160多斤,一年前在体检中查出高血压,但她一直没有理。今年冬至后,她自己腌了不少腊鱼腊肉,一日三餐都要吃,有时晚上看电视剧还要吃几块做零嘴。

  前天中午,胡大妈突然觉得胸口剧痛,呼吸困难,老伴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随即进行手术,通过血栓抽吸成功将闭塞血管打开,并植入支架,这才让胡大妈转危为安。

  接诊医生表示,胡大妈得了高血压没控制,本身就有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加上这段时间她又吃了很多腊鱼腊肉,摄入的盐过多使高血压病情加重,引起动脉血压升高,进而引发急性心梗。

  高盐饮食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大敌,情况之严重甚至引起了国外研究团队的关注。

  中国——吃盐大国

  英国伦敦玛丽大学去年公布了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饮食含盐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该研究分析了过去发表的所有中国居民食盐摄入调查数据,覆盖超过25877名成人(男性占51%,平均年龄46.3岁)和890名儿童(男童占56%,平均年龄9岁)。

  其中中国北方居民的平均盐摄入量高居全球前列,达到每日11.2g/人,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天每人5g还高出一倍以上,而这还是1980年代起政府减盐指导的成果。

  中国南方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虽较北方略低,但从趋势上看却不降反升,从1980年代的8.8g/人上升到2010年代的10.2g。研究人员认为这与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的增加有关。

  研究报告中还提到一点,中国未成年人的盐摄入量也远远超标。3~6岁儿童的食盐摄入量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成人标准的最高值5g,而年纪更大的儿童每天食盐摄入量已接近9g。这给中国居民未来的健康状况埋下巨大隐患。

  吃盐过多,身体是如何一步步被“摧毁”的

  高盐饮食对于健康的摧毁是一个慢性过程,一步步影响各种身体机能,最终引发严重的慢性病。

  食盐摄入过多,首先会引起血液中钾的缺失。人体血液及细胞液是一种电解质,电解质要保持中性,其中的阴阳离子就要保持数量对等。人食用的盐主要成分是阳离子钠,当人摄入大量食盐,为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血液和细胞液中的另一种阳离子钾就会被大量代谢掉。而钾是维持人体肌肉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缺钾轻则引起疲劳乏力、便秘、抽筋或肌肉痉挛,严重时能造成心脏骤停、呼吸肌麻痹等致命问题。如果人长期食盐过多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就很容易导致机体缺钾。英国伦敦玛丽大学的研究中就有提到中国居民所有年龄段的钾摄入量都处于较低水平,连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一半都达不到。

  其次,食盐摄入过多容易造成高血压。当人食用了大量盐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血液容量会随之增加,导致血压增高。一个人日均摄取的盐量每增加1g,平均血压就会上升2mm汞柱,低压上升1.7mm汞柱。此外,长期高盐饮食还会诱发消化道癌症。盐本身并不是致癌物质,但高盐饮食会让肠胃蠕动变慢,使致癌物质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变长,对胃肠道粘膜造成更持久的刺激和损伤,从而提高癌变的风险。

  控盐,刻不容缓

  其实关于高盐饮食的危害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普及,不过已经形成的口味习惯的确不容易改变,这里就教给大家4个控盐饮食的小窍门。

  现在市面上都有售卖低钠盐,比起普通盐减少了钠的含量,增加了钾和镁的含量,对降低血压有积极作用。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就可以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降低食盐的危害。

  习惯了高盐饮食的人群也要改变烹调习惯,不以口感为判断标准,使用限盐勺,或以半个啤酒瓶盖(约2g)为限控制放盐量。

  一开始如果不习惯减盐饮食的口味,可以利用葱姜蒜等佐料,或柠檬汁、白醋、苹果汁等酸味调料增加风味,减少对咸味的依赖,也可以等烹调结束后再撒盐,盐停留在食物表面能让人更容易感受到咸味。

  减少盐摄入也可以从增加钾的方面入手,多吃一些低钠高钾类蔬果,比如青豆、毛豆、南瓜、苦瓜、节瓜、黄瓜、西瓜、甜瓜、佛手瓜等。

  这些隐形盐食物要注意

  控盐饮食还不能只盯着食用盐,也要控制各种盐含量高的食物。北方居民盐摄入量过高,与北方天气冷,过去蔬菜收成少,食用腌菜较多就有很大关系。

  像腌菜、酱菜、腊肉、咸鱼、火腿、香肠等腌制食品中的含盐量都非常高,酱油、鱼露、豆瓣酱等咸味调料中也有很多盐分,这些都应记入每天的食盐量中,尽量少吃,或者不要混着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