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十三邀》第七季?
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的《十三邀》,许知远的大脸完全不妨碍他的思想的光,然后追着他采访的人物读了很多书,生在十三线小县城的我,在这样的过程中,总是能够获得一种疗愈,一种完全超脱于现实周边世界的满足感,原来这个世界真的还是有很多纯粹的人,在做着纯粹的事情,有着自己极度自洽和沉浸的空间,让人看到那道光的希望。
第七季,我只在最开始看了第一集蔡皋的那集,因为之前入了她和钟叔河的绘本《学其短画本》,被她童稚的画所感动着,能够看到这么简单通透的绘本,我觉得是这些年国内绘本的进步。许知远采访蔡皋的时候,蔡皋对比国内外的绘本,我是这些年感触很深的,我收藏的很多国外绘本,就是无条件的迷恋绘本中的简单和童稚,这些和国内对书籍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看到蔡皋说童真的绘本应该是这样的,我是有深深的认同感的——瞧,我又找到了同类认同感——而这,就是每次我情绪低落去找《十三邀》看最重要的疗愈作用。
2023年这学期对于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而言实在是太难,我忙得完全失去了以前的疗愈时间,于是在这个暑假,过去这一学期积累的情绪和压力,报复性的就呈现了出来,我开始茫然,我开始不知所措,我开始低迷。
昨天开始看第七季的《十三邀》,从第一集开始看,然后今晚看完冯远征这集,我觉得我又慢慢好了,有了想要敲打文字的欲望,有了想要继续处理这两周假期累积的事项的动力,有了更多的世界认同感和归属感。
所以,对于许知远这个男人,我想每个对《十三邀》有感觉的人,大概都是在内心深处有同类认同的,一季一季走来,从他对每一位嘉宾的对话来看,他的内心,他的压力,他的探索,一直没停。
而我们,谁又不是一边承受着各种压力,一边努力探索着前进呢?他展现给我们的,是真的可以疗愈我。
我是宸妈,2022年读书188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