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去世,一条留言戳中无数人:一个时代,轰然而去

     

  我是脆皮。         

  想了又想,还是要再写写李玟。         

  不想说她的婚姻八卦。         

  不想写她缠绵难愈的疾病。         

  想写的主题,只有一个,关于怀念。         

  起因是在刷视频的时候,无意看到了这样一条评论。         

  有人说:“不是她的粉丝,也没听过很多她的歌,但却感觉很悲伤。”

  图片         

  这两天身边人的感觉大多雷同。         

  有人对她的了解,止于那首脍炙人口的《想你的365天》。         

  有人只知道她是唱跳天后。         

  最大的印象,还是以前电视上整天播映的好迪洗发水广告。         

  图片         

  但得知噩耗,除了震惊。         

  心里的难过,更是像一阵阵泛起的海潮一样,难以排解,甚至失眠。         

  这些年,我们多多少少也旁观了一些逝去。         

  为何李玟的离开,让人这样难以释怀?         

  不单单是对生命的惋惜,一个网友的发言也道破真相。         

  “感觉我青少年的某个时代,结束了。我们80、90青春的又一盏灯,被关上了。”         图片         

  的确如此。         

  我们提到李玟,总是会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其他事物。         

  千禧年,《宝莲灯》、华语乐坛、申奥成功……         

  她不仅仅是一个歌手,对大多数80、90后而言,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因为她而曾经鲜活。         

  我们怀念李玟,又何尝不是怀念耳机里曾被她陪伴过的朦胧青春。         

  流金岁月,繁华易改。         

  最终让我们落下眼泪的,不但是斯人已逝。         

  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离别,和终将逝去的青春年月。         

  当熟悉的笑容不见,当熟悉的歌声不再。         

  我们才恍惚明白。         

  那个自己曾生猛活过的2000年代,真的不会再回来。

  2

     李玟去世后,很多明星都发文悼念。         

  最让我感怀的,是王力宏的一段话。         

  他说,初见时,我们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少年。         

  一路走来,陪伴着他成长、成名,音容笑貌还是那么清晰。         

  图片         

  忍不住感慨一句物是人非。         

  2000年代索尼唱片的一哥一姐,如今却只能隔着生死怀念。         

  其实,那段岁月,对于80、90来说,何曾不是异常宝贵呢?         

  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五花八门的音乐软件。         

  一张磁带,就能承载一整个夏天。         

  我们会攒几个月的零花钱,买一张陶喆、周杰伦。         

  那时,周杰伦还不会以“哥”自称。         

  他总是腼腆,用刘海遮住半只眼。         

  爸妈看了都会来气,叽里咕噜地唱什么东西。         

  你只当没听见。         

  哪怕听不清歌词,也要为喜欢的女孩,在歌词本上抄下一句“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图片         

  那时,陶喆、王力宏才是你心中的yyds。         

  课间嘈杂的教室里,你和同桌哼的是林俊杰的《江南》。         

  图片         

  少男少女的心事,也被孙燕姿、蔡依林,塞进了被你偷偷带进学校的mp3。         

  如果人生有bgm的话,响起的是王菲还是陈奕迅?         

  又或是你怎么也学不会,还愿意轻轻跟唱的蹩脚粤语。         

  图片         

  那个时候,没有对未来的迷茫,没有成人世界的考量。         

  你听着五月天“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永远不放。”         

  图片         

  以为自己也会像歌里一样,活得横冲直撞。         

  以为日子会永远这么过下去。         

  但如今,再打开音乐榜单。         

  你发现再也没有一首歌,能唱到你心里。         

  收藏夹里,还是20年前的古早歌单。         

  什么打榜,什么热搜,什么数据。         

  你越来越搞不懂,为什么音乐的流行,要靠算法,而不靠走心。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你为什么再也不听五月天了?         

  最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人越长大越明白,青春是青春,生活是生活。         

  就像北岛诗里写的: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曾经爱过的歌手,现在不是离开,就是只剩下了出轨八卦。         

  我们有了家庭,有了事业,有了成年人不可与他人言说的苦痛,才终于发现。         

  青春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它的美好,不会重新来过。         

  3

     前不久,在热搜上看到一个话题:         

  “90后的脑子,就是看这些电视剧坏掉的。”         

  一打开评论区,忍不住笑了出来。         

  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多少人,曾经为了《流星花园》的F4到底谁更帅和朋友吵得面红耳赤?         

  图片         

  《公主小妹》里的飞轮海,又是多少少女日记本里的梦?         

  图片         

  如今,却只有一地鸡毛和数不尽的丑闻。         

  图片         

  那些年,美剧、韩剧还不像现在这么流行。         

  中央八套里的《武林外传》,《家有儿女》,能让你欢笑一个暑假。         

  图片          谁不会说几句里面的梗?         

  小时候只觉得好笑。         

  长大了才发现,那笑声里,都是不如意的生活。         

  原来人生的道理,他们早已经教过。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还以为十年前,是2003年。         

  但其实,《还珠格格》已经25年了。         

  连《甄嬛传》都是12年以前的老剧。         

  国产剧越拍越多。         

  但吃饭前,你还是习惯性地打开“熹妃回宫”。         

  图片         不是说现在的电视剧不好。         

  我们也看了不少《人世间》、《父母爱情》这样的佳作。         

  只是,说不清2000年代到底有什么魔力,我们总是能从那些岁月中看到自己。         

  看到暑假时,搬着凳子在电视机前守着的午后。         

  看到周末时,偷偷打开电视,在爸妈回来之前记得散掉余温的少年。         

  看到那个不用考虑车贷房贷,不用烦心于完不成的kpi的那个纯粹的自己。         

  无数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为多年后一个恍惚的瞬间埋下伏笔。         

  那时我们实在太过稚嫩,不知道习以为常的每一个日子,已经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弹幕里满屏飘着的“爷青回”,仔细看去都写着一个主题。         

  主题的名字,叫做遗憾。         

  人为什么总爱怀念青春。         

  为什么害怕失去青春的标记。         

  大部分时候,我们怀念的都是青春时自己的状态。         

  害怕失去的,都是少年时代的狂热与爱。         

  4

  在成龙怀念李玟的微博下面,有网友说:         

  “成龙这几年的微博,好像都是在告别逝者。”         

  图片图片         

  真是如此。         

  陈木胜、廖启智、曾江、李玟……         

  故人好似风中落叶,摇曳飘零,越走越远。         

  从未如此直接地感受到青春的消亡。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已经走到了少年时所梦想的未来。         

  只是,你再也不会对哪个歌手爱得狂热。         

  也不会再对哪个演员,产生悸动。         

  成年人的世界,每一刻都要翻腾不休。         

  一切都在进步,都在往前走。         

  我们不再用笨拙的翻盖手机。         

  上网也不会只会玩4399小游戏。         

  你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几乎你想要的所有。         

  三天就能倍速追完一部剧。         

  但寻找美好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往回看。         

  不久前,央视请金龟子回来做了一期节目。         

  她还是十几年前的样子。         

  只是问候的话,从小朋友们好,变成了你们还好吗?         

  “是不是压力很大?有自己的开心和不如意?”         

  图片         

  一句话,让无数成年人泪如雨下。         

  图片         

  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剧,过去的歌。         

  就像是一个个带你走向青春的通道。         

  让每一个选择了泥沙俱下的去生活的大人,能找回片刻的自己。         

  所以怎么能不遗憾呢?         

  一代人已经离开。         

  而一代人终将老去。         

  如何释怀时光的逝去,如何接受青春的告别。         

  似乎是一个人要用毕生去学习的课题。         

  但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往前走。         

  我们或许不再年轻。         

  或许不再拥有天真与热忱。         

  但我们能在与生活的争斗中生存下来。         

  我们会有一个小小的家庭,肩上也多了一些责任。         

  能帮自己去对抗时间的虚无。         

  等你再回头看时,哪怕遗憾,也会更加坚定。         

  未来的每一天,都要更加珍惜,更加努力地去活。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         

  也许,青春不需要我们用什么隆重的形式去怀念。         

  我们只需挥挥手,感恩过它的存在。         

  就是对生命,亦是对自己,最大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