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 这部电影是用心之作,值得多看几遍!

  《门徒》这部戏,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2009年,印象很深刻,在最近又想起这部电影,再翻出来看。这部电影开头的台词让人很深刻:“其实一切都源自空虚。” 我想,如果没有这句话作为点睛之笔,这部电影会失色很多。

  在读大学的时候,虽然离家遥远,但周围都是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并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出来工作后的前四年,同学之间基本还是单身,有空时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所以也并不会感觉独身一人。但后来大家都差不多结婚了,成家立室,抚妻养儿,不再有时间来出来一起玩。这时候,除了上班之外,你都是一个人在出租屋内,找不到人陪伴,慢慢地,你会感觉到整个世界怎么只有自己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这样呆久了,甚至你的精神状态可能都有点不正常。

  这种感觉,有些人可能有深刻的感受。所以,这部电影的开头便抓住了很多人的心。片中吴彦祖(阿力)的关系网很简单,只有上司、昆哥、阿芬。阿力是昆哥的门徒,发展出亦师亦友的关系,昆哥是最了解阿力的人,而阿芬则是阿力希望从中得到爱情的人,当这两个人都离去的时候,阿力只能独自一个在天台上空虚地站着,此时连平时喂开的鸽子都已经离去。。。

  吴彦祖(阿力)在电影扮演着拯救者,他去做卧底,是想拯救世人,狗在路边被车碾到,只有他打电话给动物保护协会,而面对阿芬,他想帮她戒毒,却发现阿芬再次与她老公吸毒,极度失望,不再施以援手,所以当发现阿芬死去的时候,他才表现出那种集后悔、内疚、惊恐等于一身的情绪,因为在阿芬求阿力再帮她一次的时候,他本可以再帮一次阿芬,或许帮了她,她便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在这时,阿力发现连就在自己身边的人都无法拯救,这让他充满了无力感。当昆哥自杀,死在他面前的时候,阿力恐怕已经充满了绝望。而在最后,他在天台上准备喂鸽时,却被告知鸽子全部已经被捉走了,到这时,阿力在天台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天黑,太多太多的东西你想去帮助、去拯救,但却是无能为力。在片尾,阿力准备注射毒品时,阿芬的女儿出现了,这让阿力找回了自己的角色,发现还有人等着自己去帮助、去拯救,而最终这个小小的被拯救者却也拯救了阿力。

  以前很多香港电影都有浓重的江湖气息,讲帮派,讲义气,将义气当饭食,好像讲义气便可走遍天下。但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这类东西,而更讲究专业性,大家分工合作,各自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即可。小时候看这电影的时候根本看不懂,现在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期古天乐说起自己的吸毒史用的是跟张静初一样的说辞,让人真假难辨,谁又知道究竟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其实我比较赞同有一个评论说的,做了这么久卧底,应该已经明白,即使自己端掉这一个毒枭和他的网络,还会有下一个人补上,而且受害者往往都是底层社会的贫民。而他的上司,不过是站在合法的一边,一旦有了利用权力涉毒的念头,只会比昆哥还要可怕,而且这里究竟有没有问题又有谁知道?

  后期吴彦祖角色的心理加一星,感同身受。做了这么多,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深深的空虚。人在这种空虚带来的恐惧的驱使之下,自我放弃也很正常吧。我想是小女孩儿的存在给了他实感和坚持正道的勇气吧。还有一点很不同的地方,以前的香港电影里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在《门徒》里,钱货是分开的,例如,在沙燕桥交易、阿力与昆哥在海边钓鱼时用船进行的交易,都只是交货,没有交钱,这说明昆哥负责的这条链条已经非常成熟,上家与下家之间的交易可以做到财货分离。在泰国,昆哥放800万美金在察猜将军那里做押金,这说明平时交易的钱是定期结算,而不会在交易的时候将钱带在身边即时结数,注意阿力与昆哥到察猜将军那里时带有一个大皮箱,应该即是单独结算时给的钱。

  若然不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那么钱怎样给?这应该是通过国外账户,在泰国时,昆哥跟阿力提到如何在曼谷进行洗钱。

  这部电影是用心之作,值得多看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