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中国人写的书,却帮助日本打败了中国

  一本中国人写的书,在中国成为了禁书,却风靡日本,甚至还帮助日本打败了中国。这本书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十九世纪的日本,掀起了一股读书潮,奇怪的是他们都在读的书,是一本来自中国的书。曾发动甲午战争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是直言不讳地告诉中国人“你们应该好好读一下《海国图志》”。就是这本火爆日本的书,作者却是清朝大臣魏源。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大臣林则徐,为清朝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感到痛心,他明白解救国家的唯一办法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清廷发配他去浙江前,他把自己未曾编写完成的《四洲志》等资料,全都托付给了好友魏源。魏源花了十一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海国图志》。

  魏源有个被人熟悉的标签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海国图志》可以算是他开眼看世界的最好证据。海国就是海外的国家,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可以说《海国图志》是中国人谈世界历史地理的开山之作。

  书名中图志也直接点名了书的最大特色。《海国图志》有八十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以图文结合额方式,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文化,也就是因为图画直观的呈现方式,当这本书传到日本后,许多日本人还是可以理解书中的部分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文学经典,估计《海国图志》也不可能快速在日本传播。

  日本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全新生动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横井小楠说“日本近代对外开放的思想来自《海国图志》的支撑”。相反,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守旧的知识分子,看到的是打破国人天朝上国美梦的洪水猛兽,这本书刚发行没多久,清政府就下令停止刊印,禁止发行。一剂救国的良药,却被视为亡国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