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背后到底暗藏了多少教育意义?

  《哪吒之魔童降世》

  关于这部电影,我相信许多人已经“欣赏”过了,但是你真的看懂了吗?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出现在荧幕面前,当时有人曾说:大圣是国漫的希望之光。昨天,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我就确信,那个希望已经在慢慢成真,国漫的辉煌时代离我们不远了。

  自上映以来连创票房纪录。7月30日,成功打破《大圣归来》创下的9.56亿票房纪录,位居影史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一。截至今早,该片票房累计已突破35亿,位列中国电影影史电影票房第五,“上位”仍未结束,奇迹还在继续......

  《哪吒》的横空降世,不仅带火了整个暑期档,也让初次执导大银幕作品的导演 — — 饺子,一夜之间成为无数影迷的偶像,那么让我们先从他讲起吧!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从内心的召唤,激发自己的潜能。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位一出手就连破纪录的动画导演竟然是个学医的80后,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因为热爱转行投身于动画行业。其实电影的成功和他本人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小他就非常喜欢画画,那个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漫画家。后来发现画漫画在那个时代是养活不了自己的。因为自己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就选择了学医,华西医科大药科专业。之后有一个同学给他推荐了一款三维软件叫玛雅,发现能做出这么好的效果,从此他就开始自学动画。开始有很多人反对,说你是学医的,不务正业学动画,将来怎么找工作呢?很多人说他不行,也不相信他能走太远。他出来之后确实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有一段时间没什么工作,自己在家里面花三年零八个月做了个人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放在网上得到网友的肯定,也得到一些发展机会,然后沉淀了这么多年。后来花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做了《哪吒》,他希望哪吒这个角色能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有很多人都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尤其是周围人对你的否定、偏见、成见,所以大家看到哪吒之后,能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勇气去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故事的最后更有热血漫的桥段展现,“若命运不公,那就和他斗到底”,致敬所有不服命运而奋斗着的人们,可以看的出作者的野心之大,想构筑出一篇新的故事,也强烈映射到了自己的身上。如果梦想遭受到了他人无情的嘲讽,怎么办?坚持,也唯有坚持。同是第一次做人,为什么自己的坚持要被他人指责,他人舆论。在坚持的道路上也许是孤独的,但唯有坚持,才有别人体会不到的那种快乐;唯有坚持,才会“幸运”。

  在此,小童希望,中国的父母都可以尊重、理解孩子拥有的每一个正确的梦想,不要轻易伤害他的梦想,让他坚持下去,哪怕不会成功,也是一种美好。

  二、不墨守成规,打破创新,不再只是说说。

  其实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曾被海报里的哪吒丑到了,在我的记忆里哪吒还停留在动画片《哪吒传奇》里的形象,扎着两个冲天鬏,白白嫩嫩,光着脚丫子的可爱形象。

  而这部电影里的哪吒,却有着哥特烟熏妆,鲨鱼牙,俨然一个炫酷狂拽鬼娃娃的恐怖形象,这可能是我认为最不像哪吒的“哪托”了吧!第一版预告片上线后,一片质疑之声。

  事实上,谁也逃不掉一句“真香”,并且相当的成功。之所以导演饺子这样设计这个人物形象也是有原因的,他难道不知道这个人物如果失败了,就是真的败了吗?饺子说,哪吒的黑眼圈的灵感,源自于同事加班后的样子。之所以这么丑就是要推翻大家对“温文尔雅”哪吒形象的推翻,也是敢于重新树立新形象的自信。要不是漂亮的被世人所铭记,要不就想“如花”一样丑的令人难以忘怀,最难的就是做中间的那些人,不上也不下,没有惊天动地的创新,也没有丑陋于世的事件,平平淡淡过一生,其实这样挺好。但就是导演的与众不同,才有了今日的出类拔萃,是幸运,也是必然。

  颠覆以往,先配音再做动画

  记者:国产动画基本都是拍完之后再配音的,但这部电影里面好多嘴形都能对得上,是怎么做到的?

  饺子:很多国产动画原来都是先做动画再配音,这有非常大的弊端,因为一开始很多动画导演都是没有学过表演的,但是他们就按照自己的想象把这个角色做出来了。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先做动画之后,配音演员就得生硬照着嘴形和节奏配,完全发挥不出演技。我们用的就是先配音,再用动画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配音演员的演技。

  小童真心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不少敢于创新的人,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有可能是经济原因,情感原因,友情原因......没有坚持自己的初衷,或者被他人所看不起、拒绝而选择了放弃,感觉世人的不理解,我也不需他们来理解,把种子埋在了心中,慢慢磨灭。

  三、一个人可以很强大,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大

  和《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这类筹资困难、几度难产的先行者相比,《哪吒》从出生就含着金汤匙,背负了更多的期望。无数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在为同一个梦想坚持。在制作期间,很多人离开,因为太辛苦,因为看不到希望。影片中单是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的戏,就用了4个月的时间。全片1318个特效镜头,需要一版一版地进行调整。花了五个多月做的特效镜头,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砍了。饺子说,哪吒的黑眼圈的灵感,源自于同事加班后的样子。可见制作过程中,有多么艰难。庆幸的是,很多人加入,因为心怀梦想,因为尚存希望。一场战争打响,在最初的那一刻,成败就已经见分晓。然而成功的背后更是艰辛.......

  导演饺子接受采访,爆料制作过程中的欲哭无泪,据饺子透露制作的时候找了60多家外包公司,很多外包公司都感叹自从接了哪吒,公司的离职率就在不停地升高,尤其是动画师与特效师,因为需要高要求的原因差点没被逼疯。

  无数次的磨合,无数次的挑战,无数次的机遇,最终还是成功了。这份喜悦,这份成功,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集体的,是属于团队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多一更满。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小童认为,好的伯乐,好的团队,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

  反之,则会在不知不觉中会偷走人的梦想,让人变的心胸狭隘,颓废又平庸。

  所以,选对伯乐,选对团队很重要,他决定了你努力的方向和你能走多远。

  四、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为了消除世人对哪吒的成见,殷夫人每天忙着除妖抚民,连抽空陪哪吒踢毽子都心系公务。

  面对哪吒的失落,殷夫人总是愧疚地说“等下次,我一定陪你踢个尽兴。”

  李靖为了改变哪吒三年后遭天雷击毁的命运,用一年的时间寻找方法解救,后来不惜以命换命挽救自己的儿子。他们爱哪吒,这不可否认,但哪吒需要的不是这种爱。哪吒知道父亲以命换命的事,气得撕掉了身上的换名符。哪吒离世前,说的那句“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跟你踢毽子”惹得李靖红了眼眶,许多父母感同身受。也泪洒现场。

  

  这一幕是不是像极了作为家长的我们?

  父母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每天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只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我们从来没问过孩子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不是上不完的补习班,不是家里堆积山的玩具,而是父母开心的陪他们玩。哈佛心理学家吉尔博特有句名言: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我们应该从李靖的身上吸取教训,别让“缺少陪伴”成为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五、其实好多时候,没有什么人是善是恶。

  在之后最精彩的打斗画面,敖丙在哪吒失控的时候制服了哪吒,拯救了全关人民却暴露了自己龙族的身份的时候,人们却因为龙族的身份对拯救了大家的敖丙如看待哪吒一样的恐惧害怕。(这一段打斗安排的特别的有趣,虽然战斗的双方几乎没有变,但是几次战斗时候双方所站的立场不一,就显得内涵十分丰富,同时群众在剧情上的推进作用都很精彩)。

  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在这部哪吒的故事里面,其实没有什么人是善是恶,无非各自有立场罢了,做出事情皆有背后的原因,这就显得故事深度很充实,而背后,可能唯一是恶的,便是那成见,那来自绝对权威的,不容否认的成见!是那单单因为身份,不论行事善恶而判断善恶的成见!面对这份成见,哪吒给出的答案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如天意如此,便与天斗到底!”最后与敖丙一起成功逆天。

  

  上映这几天,不认命的《哪吒》在这个冷清到如平日的暑期档点燃。

  经过这次试炼,易巧和饺子对于下一部作品,更加势在必得。

  曾经备受冷落的国漫,明天也将有无限辉煌。

  最后小童祝愿所有人:

  无论你现在经受的是,被现实的禁锢,受偏见的冷眼,被爱意的裹挟,也请你相信,如果能改变命运,那一定是你自己。

  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大家点赞、评论、收藏三连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