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被誉为里程碑,票房口碑双丰收,流量明星却沉默了?
最近吴京又大火了,原因没别的,就是他主演的电影又牛掰了!想当初的《战狼》系列让吴京火的不行,如今第一部中国式的科幻片以上映8天27亿的成绩,又让吴京脸上发光。观众对于这部《流浪地球》的评价非常高,反响也能从票房上看的出来。娱乐圈这个“有趣”的地方,按常理说,要是出个什么热度高的东西,一定会有很多人冒出来蹭热度,不过吴京这部片子火了这么多天了,却仅仅只有3个演员来点赞,为点啥呢?
第一位来点赞的应该是徐峥,1月28号就来大赞特赞,并且徐峥表示:这部片子是世界级的,里程碑式的,并对主创团队和吴京表示敬意。说真的,虽然很喜欢徐峥,也很喜欢吴京,但是徐峥出来这么一顿夸,真的让我感觉是在互捧。当然,这些想法仅限于我观看电影之前,看过之后,觉得徐峥的话不为过。
之后的一天,陈坤也以他一贯得作诗方式给电影点赞。就连去年风波不断,一直谨言慎行的李晨都在2月6号出来给电影点赞,您想想,这部电影得有多大的能量,能让李晨都出来发微博了!可出来给吴京的《地球》点赞的也就这么三个人,平时圈里要是有个啥热事,那分分钟就会看见一帮流量明星,一群说不出是几线演员在微博互吹,甚至连看都没看过就在评论区“舔狗”,可这次为啥都消停了呢?
原因一点都不复杂。这部《流浪地球》的诞生还是非常坎坷的,大家都知道,科幻片在我国绝对是业内短板。那么,此影片的制作相对就很困难,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选角。在选角上,刘培强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因为条件比较苛刻。片酬不高,还需要演员知名度,同时也得给青年实力演员让出一条道,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大咖演员都摇摇头拒绝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咱们说了,科幻片在国内是短板,那么拍出来的片子很有可能观众不买账,从而成为烂片,甚至被观众唾弃。那些大咖演员当然不敢、也不想来冒这个险。
相传后来刘培强找了吴京来救场,吴京也不是傻子,也明白其中利弊。可是吴京觉得,科幻片早晚都得拍,这是必经过程,那就算是拍废了,也比没人敢拍强,最起码,咱们还收获了经验。据说啊,吴京当时看到剧本以后都哭了,直接拍板参演,还兴致勃勃的投资了6000万呢。您看看,光说吴京能火,就人家这个觉悟,也不是那些眼光局限的大咖们能比的。事前不稀罕,现在火了再出来蹭热度,没几个有这么大脸的,您说是不是?
大咖没出来点赞,可那些好蹭热度的流量明星咋也一个没见着呢?大家还记得那部梁朝伟主演的《摆渡人》不,当时观众的风评几乎都说这是烂片,可王家卫急眼了,你们说是烂片,我就在微博说“我喜欢”。唉呀妈呀,这微博一发,后面跟着的那群流量明显赶紧跟着一个一个签到说“我也喜欢”,那节奏齐刷刷的,比上班打卡都积极!不过有一位也去签到了,但是说了“不合群”的“我很不喜欢”四个字,他就是实力演员王传君,不知道王家卫看着王传君这四个字,会不会感觉扎眼。
您看看,一部烂片有半个娱乐圈去点赞舔狗,一部里程碑式的口碑佳作几乎整个娱乐圈都沉默了,为啥?咱们往少了说,吴京用两部片子告诉观众什么是好片,可这也等于变相的砸了烂导、烂制作公司、烂片的烂饭碗,那些流量明星随便拍个烂片就能圈钱的模式,似乎一下子不好使了,观众有了对比,越来越不买他们的账了。您说换成是你,这心里能不来气吗?还来给吴京点赞?疯了吧,没找水军来黑黑你就给你面子了,想什么呢你?
里程碑这三个字,意义有多大?科幻片是咱们的短板没错,不过拍摄水准一天比一天高也是早晚的事。和《流浪地球》同期制作的科幻片也不少,但是都不敢带头出来第一个上映,怕的就是“枪打出头鸟”。越是短板的领域,就越需要一个领袖出来当这个“带头大哥”,《流浪地球》成功了,另一部国产科幻片也跟着定档暑期了,您看看,这意义有多大。如果,电影人能把眼光放远,像吴京,像刘培强一样,科幻电影前进个十年二十年,我想问题也不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