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为什么叫“千与千寻的神隐”?
《千与千寻》在内地上映后票房4天突破两亿,并且连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吊打同档期的《玩具总动员4》、《黑衣人·全球通缉》等电影。不过这也没办法,好一点的电影都准备在暑期档上映,暑期档之前的票房市场确实有些低迷。
那你知道《千与千寻》为什么叫“千与千寻的神隐”吗?神隐是日本过去对失踪人口的称呼,意为被神隐藏起来,也就是下落不明。《千与千寻》其实翻译为“失踪的少女”更加准确,不过“千与千寻”听起来更高大上。
电影的剧情可以被解构得五花八门,但主题是一个小女孩迷失自己,又找回自己的过程。日本在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到2000年之间长期经济不景气,这十年日本称之为“失去的十年”,将日本90后称为“迷失的一代”。
狄野千寻是个10岁的小女孩,影片2001年上映,千寻正是1991年出生的女孩。宫崎骏想通过讲述千寻迷失的故事,告诉当时的日本人如何在迷失中寻找与回归,这是宫崎骏创作这部电影的出发点。“千与千寻”中的两个“千”相加正是2000,寓意日本在2000年之后的探寻。
《千与千寻》可以有多层寓意的解读,但主题是通过讲一个小女孩迷失又找回自己的故事,来隐喻上世纪末日本的“国之迷失”,探讨当时的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迷失的这一代人怎样实现自我救赎。在千寻的影响下,白龙、无脸男等都得到了救赎,连坊宝宝也不想再做一个巨婴。
虽然《千与千寻》在内地获得2亿票房,对于一部18年前的作品来说其实不算少,但这部电影在日本获得了308亿日元的票房,全球2.7亿美元,并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堪称影史上一部伟大的动画电影。
《龙猫》、《千与千寻》之后,宫崎骏的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风之谷》、《起风了》等都有望在内地上映,很可能是《魔女宅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