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原来古代对人的称谓有这么多...(一)

  自新高考改革以后,语文的权重进一步提升,甚至出现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金句。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同时,语文也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善于积累和勤于思考。

  为此,天天语文特别带来【干货】系列内容,每天为您推送易错成语、常考诗句、诗词赏析、文学常识、名人轶事及作文素材等必读必背知识,旨在帮助各位学生复习和总结考点,提高语文素养。

  【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康,“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杜工部”——杜甫。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就像“面对行刑队时,想起了父亲带给自己去看冰的那天。”这是《百年孤独》里,奥雷利亚诺上校的回忆。“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有那夜似的好戏。”那是《社戏》里,迅哥儿独特的记忆。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

  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因为他的独特性,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它注定了我们是谁。

  ——《朗读者》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他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炙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过:“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青春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它永远不会消逝;青春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愈发历久弥新。

  ——《朗读者》

  更多内容可微信搜索“课标网天天语文”公众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