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社会学专业人士如何看待“异化”和“物化”这两个概念?

  当我年少时第一次在百度百科(雾)看到物化和异化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发现这个理论太锋利了,拿来批判社会,简直如同切瓜看菜一般。遗憾的是,像我这样的外行,却各种混用这两个词,随手就拿来用,顺嘴就咧咧,follow my heart……但多年来却从未深入研究和辨析过物化和异化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请专业人士来厘清一下这两个概念的丰富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异化”的讨论可以说是今天知乎探讨起资本主义的本质之类的话题的常客。把“异化”说成是“今日社会的真相”“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马克思的最高成就”的回答不计其数,过万赞的回答更是多得很,大部分都试图冠以“颠覆三观”“再也回不去了”之类的措辞。

  倒不是说“异化”不能提,或者“异化”太低级,而是“只提异化”是不充分的。

  让我们简单的进行一个“异化”的分类学讨论:

  1.马克思-赫斯:交往异化。

  主要呈现在《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和《穆勒评注》中,认为人类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而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在资本主义时代表现为商品交换,这一商品交换的逻辑顶点就是“货币关系”。这种货币关系作为外在于人的力量,构成了人的利己主义的欲望对象,也构成了市民社会的统治性原则。因此人的本质——社会交往——异化为货币。这里的哲学根基是赫斯[1]+费尔巴哈。

  2.马克思:《44手稿》劳动异化。太熟了,没必要展开了。提示一些关键词:私有财产和劳动异化的互惠循环;黑格尔历史辩证法与共产主义。这里的哲学根基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它预设了一个本真性的前提。

  3.马克思:《资本论》异化的现象学。

  这里不存在本真性。马克思极少提到“异化”一词[2],但是比起《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异化概念的鄙视[3],明显排除了刻板印象。与《44手稿》所表述的方面是类似的,但是区别在于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理出发,而不是从哲学人类学出发。此时更多的用法是“异己的”,它内嵌着有关经济结构的剥削机制。比如此时《44手稿》中抽象的“私有财产”就被具体化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两者都作为与工人对立的资本要素实现了对工人的剥削。而生产资料又再区分为“机器”并展开了自动化机器与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的交互运动,这又延伸出有机构成的问题;而“生活资料”则具体化为工资,尤其是工资如何构成了现实的剥削性社会关系的扭曲表现,从而显得资本家对工人支付的报酬是合理并且公平的。而且马克思在这里不是强调这些“资料”的物质形态,而是强调其物质形态是如何在特定经济形式中表达了经济职能。

  换言之,这里的异化不是停留在雇佣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层面,而是进展到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层面,后者包含了剩余价值这一重要环节。这里不存在任何必要的哲学根基(尤其不必然包含黑格尔),而是政治经济学根基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如果说有,那么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冠以“康德式”或“黑格尔式”或什么别的前缀,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后缀。

  4.卢卡奇:商品形式-异化。

  《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物化现象”一文中借由商品形式的普遍化,说明了生产商品内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规范性,这就使得他引入了韦伯-西美尔的“计算原则”,并说明了工具理性统治了生活和生产。这导致了人的行为和社会都在无止境的走向“合理”,也即片面追求效率最大化,从而把人和物都当做“资源”来处理的结果。物化现象的结果就是物化意识,物化意识是一种非反思、非批判的直观意识,要超越直观意识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做到。而当获得了这种阶级意识,无产阶级就可能成为历史的主体,推进共产主义事业。

  对卢卡奇来说,资本主义-合理化的社会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解放,一种是毁灭。资本主义不会无限延续下去,但是如果不行动,资本主义覆灭的结果不是社会主义的诞生,而是人类文明的毁灭。在很大程度上,早期卢卡奇思想与德国浪漫派的关系密切,也被称为“反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

  卢卡奇的这一“马克思-韦伯-西美尔”嫁接构成了西马理论的普遍起点。今天的加速理论[4],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源于这里。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声称卢卡奇的学说是物化-拜物教,而不是异化,但是这是错的。因为卢卡奇在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谈的问题就是异化,实际上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5.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存在主义-人道主义-异化。

  马克思主义这一侧的起因是对《44手稿》的发现(1932年第一次面世)。

  更靠存在主义的版本,不是探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带来的无产阶级灾难和社会灾难,而是更微观的探讨个人如何在社会中沉沦为一种“非本真”的状态,从而需要通过个人(此在)生活的日常实践来摆脱这种非本真状态,从而回到一种“发现你自己”的境界;

  更靠马克思主义的版本则是通过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等带来的人的生存困境和生活的无意义来分析这种非本真,此时的人道主义思潮显然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并且更加注重对上层建筑,尤其是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分析。

  实际上今天的许多网左在本质上都属于这一层,个体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内心的满足,阶级不过是添头。

  6.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霍耐特:承认与主体间性异化。

  反对据说是所有旧哲学共享的“主-客体”范式,而是走向“主体间性”范式,这些人往往是从黑格尔耶拿时代的哲学思想[5]和《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法[6]出发,结合现代语言学转向,重建一种主体间相互承认,从而实现和解的规范性理论。

  哈贝马斯试图重新理解韦伯的工具理性。他批评了以往强调异化的无限性的理论,把合理化中立化、下降为一种“副作用”而不是“必然性”。这种对异化的削弱帮助他诉诸的交往伦理学,抛弃了劳动范式,因为在他看来劳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的统治,这一领域必然是工具理性的领域因而不可/没必要挽救,重要的是挽救人类生活交往的伦理世界,这一理解也来自海德格尔的批评,尽管他们实际上是在误读[7]。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在相对独立、自主的文化领域中展开对话,消弭分歧,达成共识,彼此承认,从而实现一种有伦理的生活。因为在他看来,异化不是不可抑制的,而只是工具理性在经济领域的延展,突破到了人类的伦理世界(生活世界)。换言之,只要我们能通过生活世界的民主政治来达成一致,就可以抵抗住工具理性的蔓延——他称之为工具理性的殖民。为了这个目的,他将世界划分为双层世界,一面是工具理性为合理机制的生产-经济环节;另一方面是独立自治的对话领域,也就是古典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譬如报纸、咖啡馆。哈贝马斯理论的现实化就是欧盟,现在什么样大家都看到了。

  霍耐特的区别在于,他更强调“斗争”,但是不是阶级斗争,而是道德层面的伦理共同体中的斗争,通过斗争有可能构建一种保障自由的政治实践制度。与哈贝马斯不同的是,霍耐特认为劳动中也含有伦理意义,而不只是一种工具行为。

  7.阿尔都塞:主体异化作为意识形态[8]。

  阿尔都塞反对思考主体或主客体的历史讨论,而强调马克思在《44手稿》和《形态》中间的断裂,后面展开的历史概念是“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个人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形式中才成为主体,主体是被条件所建构出来的,而一切试图从主体展开马克思主义的讨论,都是错误的意识形态而不是科学。

  在晚年[9],阿尔都塞批评了自己年轻时的“理论主义”和对“历史唯物主义”拒斥的片面性,转而强调阶级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但是他依然坚持着“历史是无主体的过程”,只是反对从纯粹的物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一方面强调经济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原动力。非主体并不意味着认为历史没有“人”的存在,而是强调不是先有阶级才有阶级之间的斗争,阶级恰恰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因此历史的动力是阶级斗争这一非主体的范畴。但是阿尔都塞自始至终不承认自己是结构主义,而只是斯宾诺莎主义。也就是说,斯宾诺莎是“神即自然”看起来承认了神, 但是本质上将神融化在世界中,实际上取消了神,这是一种内在性的唯物主义。通过斯宾诺莎,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因素:大写主体-命定目的的联盟。

  8.罗萨:加速理论[10]。

  近一百年的变化比人类文明前几万年变化还要多,这是社会加速理论的经验基础。

  对他们来说,社会加速成为了今天生活的重要异化形式:技术加速、社会自身层面的加速以及生活节奏的加速。其推动力是资本主义流通和销售、美好生活的文化、社会分工导致的流动性。加速社会导致五种异化: “空间关系的异化”、“物的异化”、“人们行动的异化”、“时间的异化”以及 “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异化”。罗萨给异化开出的药方是“共振”,也就是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异化之中寻得一片绿洲。这当然是一种消极抵抗的手段,所建立起的只是熟人社会的现代投影。

  9.耶吉[11]:异化的一般理论。

  总结了异化理论一直以来的问题:含义乱七八糟不成体系甚至相互矛盾;内在的本质主义始终遭到指责;对社会运作的解释力不足,经验层和概念层的联系薄弱且泛化;总是把和解当做一种最终理想。耶吉依据现象学,走向一个更宽泛的,能够囊括所有异化理论的一般理论,它将其定位为“无关系的关系”,即在关系无法建立起来的时候只能勉强建立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中介性的,外在于人的,因而就是异化。异化意味着人无法建立人与世界、与他人乃至于自己的关系。这使得人陷入无意义和非自由的状态。在这里耶吉已经和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没有关系,完全走向了规范伦理学了。她后面所写的《生活形式》一书也证明了这一点。

  好了,太长了,先不写了。

  1.30日补充

  10.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异化-拜物教

  大多数昂撒评论家将lefebvre的马克思解释置于阿尔都塞主义和马克思的人类学解释的争论的背景下。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期问题,也即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是显然“非系统的”,在其逾60本著作中,其思想始终在发生变化。因此只有早期的列斐伏尔,还在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内的时候,才会广泛的使用“异化”这一概念,而且主要是在商品经济和劳动异化的层面上展开。

  列斐伏尔始终坚持一种“二元对立”,即异化抹去人的个性和特殊性,将其转变为一种同质化的“素材”的能力 vs 异化形式不可能完全抹除的人类活动的内容。通过这一点,列斐伏尔与卢卡奇区分开来,后者依循韦伯的铁牢笼实际上把物化看做了不可抵挡的绝对。

  在“日常生活批判”时期列斐伏尔摆脱了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的旧问题,试图通过分析异化的多种类型具体研究异化,给出一个比简单的经济异化更具有广泛性的模型:日常异化、政治异化等。

  待补充的中间环节(卢卡奇和哈贝马斯之间):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