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孩子咬指甲不是缺维生素,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爸妈要早纠正

  朋友的孩子3岁,最近有个习惯,动不动就会咬指甲,一个人玩的时候咬指甲、犯错误的时候咬指甲、特别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咬指甲,似乎咬指甲才能让他平静下来,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身体上缺少什么物质,比如维生素?

  

  有很多朋友听到这个问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并不是缺少维生素。

  有的说:60多岁了还在咬指甲,已经习以为常了,一天不咬不舒服,几十年了改不了。

  有的说:40多岁了也在咬指甲,两个孩子得到了遗传,同样咬指甲,就是看不得指甲长长一点,一长就会咬。

  可见,啃指甲这个行为不是小孩子的专利,成人中也存在。甚至有的明星都有咬指甲的习惯,像杨幂、林志玲、郑爽、鹿晗都被拍到过咬指甲的照片。有的孩子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而有的孩子上了小学或者中学突然开始咬指甲了。上海一家医院曾经对本地区的学龄期孩子做过调查,调查显示:咬指甲发生率为12.09%,小学生咬指甲发生率13.41%,初中生为9.55%。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孩子咬指甲的危害

  1、病从口入不管吃饭、玩耍还是学习,都少不了手的参与,可想而知,手的卫生状况是令人堪忧的,所以才会讲究“饭前便后要洗手”,就是防止病从口入。但是孩子们咬手指可不会先去仔细地洗洗手,再坐下来慢慢咬,享受咬指甲的时光,而是随时起意,想咬就咬。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大量病菌就被带入口腔和体内,导致感染,严重的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蛔虫病等疾病。

  

  2、牙齿变形指甲比较硬,经常咬指甲,势必会伤害牙齿,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的问题,比如牙齿外暴、门牙缺角,从而会影响孩子的面部容貌。另外,还可能会引起门齿裂痕、牙龈炎等病症,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3、手指变形指甲被咬过后,会变得参差不齐,指甲周围的皮肤也因为被反复撕咬而受到损伤。指甲边缘变得非常粗糙、甲床被破坏、指甲短小、指甲凹陷、指甲四周出血或感染、指关节短小,甚至会发生甲周炎等炎症。

  

  4、体内铅含量超标儿童玩具、食品包装、学习用品等带颜色的塑料产品中,铅含量比较较高,经常用手玩这些玩具以后,手上就容易沾上铅。如果不注意洗手,咬指甲时就会把铅吃到体内,引起铅超标。据调查,我国很多儿童体内铅含量超高。

  5、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大约75%有咬指甲问题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甚至有多动障碍,他们内心焦虑、紧张,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孩子为什么喜欢咬指甲

  1、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弗洛伊德认为一岁以内的孩子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吸吮、吃喝、吃手这些行为都是一种生理需求,如果这个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本能地寻找替代品。

  婴儿期特别常见的方式就是把手指放进嘴里吸吮或者啃咬,可以让口唇得到满足,同时让手指的触觉得到满足,从而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获得安全感。如果妈妈用哺乳、触摸、爱抚、拥抱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孩子同样会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如果提前断奶,爸爸妈妈和孩子关系疏离,就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满足,会借用咬手指获得内心的安慰。

  有一个高中老师发现班上有3名学生咬手指,调查他们的家庭情况发现:一名学生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母亲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一名学生父母工作太忙,很早断奶,上学后都是自己回家。一名学生由姐姐照顾,管理特别严格。3名学生的共性就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在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

  

  2、心理压力过大孩子上学以后,作业任务非常繁重、考试压力过大,如果经常因为学习问题受到爸爸妈妈的责备打骂,情绪波动就会非常大。如果家庭关系紧张、缺少玩伴、经常看一些惊险的电影,心理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变得郁郁寡欢。这些原因会进一步强化孩子咬指甲的行为,通过咬指甲,他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获得足够的安慰。

  3、模仿如果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同学之间有咬指甲的习惯,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咬着咬着就成了习惯,如果在3岁以后还处于这个状态,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或者成年。有许多朋友承认自己咬指甲咬到几十岁,自己的孩子也是如出一辙。

  如何纠正咬指甲的行为

  如果发现孩子在3岁以后还在频繁咬指甲,就要注意纠正了,不要以为他自己会好,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个习惯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1、认识背后的原因要了解孩子咬指甲的原因,是因为口欲期没有满足、心理压力问题还是模仿的原因。对于口欲期没有满足的孩子,爸爸妈妈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重新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爸爸妈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温和地对待孩子,疏导孩子的情绪。对于喜欢模仿的孩子,爸爸妈妈要纠正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咬指甲的不良行为。

  2、无条件接纳孩子有的家长认识到咬指甲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后,会特别紧张,想立即让孩子改掉这个行为。大声训斥孩子、粗暴地拿出孩子的手、打孩子的手,这些过于激烈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消极强化,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和爸爸妈妈对着干,反而会更加频繁地咬指甲。也可能会陷入“我不好”的魔咒中,对爸爸妈妈产生愤怒。

  

  还有的家长会吓唬孩子说“你再咬指甲,小心给你剁下来”,然而当孩子真正去咬的时候,是不会得到这个惩罚的,所以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家长的话毫无公信力。

  也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你如果咬指甲,妈妈就不爱你了!”这种带着条件的爱,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有功利性,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被完全接纳。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不带诱惑地满足,不带敌意地拒绝”,爸爸妈妈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管你咬不咬指甲,我们都爱你。”同时要告诉孩子,咬指甲不卫生,为了身体健康,爸爸妈妈愿意和他一起纠正。

  看到孩子咬指甲,家长最好就是装作若无其事地拥抱孩子,关心孩子,悄悄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把手指拿出来,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已经能理解成人语言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告诉他咬指甲的危害,再找一些图片给孩子看,孩子会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咬指甲这个行为是需要纠正的。

  

  3、不想让地里长草,就种上庄稼经常给孩子剪指甲,让孩子用牙齿咬不住,孩子试图去咬的时候,没有咬到指甲就会放弃这个行为。

  孩子一般是无聊、苦闷的时候咬指甲,那就不要让孩子变得无聊和苦闷,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一些。

  平时多陪伴孩子或者给孩子找一些玩伴,培养健康的玩伴关系,不要让孩子变得无聊。给孩子准备一些好玩的玩具,让孩子通过玩玩具排解心中的烦恼。

  感兴趣的事物会让人忘记烦恼,让孩子用手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如弹琴、画画,给孩子提供一些喜欢的玩具。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因为痴迷用手接触喜欢的事物而忘记咬手指。爸爸妈妈再随时送上鼓励,强化孩子不咬指甲的行为,孩子就会慢慢戒掉咬指甲这个行为了。

  

  总之,面对孩子啃指甲的行为,不要过于强化,找到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纠正,让他用手去做更多的事情,慢慢会缓解了。

  弗洛伊德曾说“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孩子一生充满自信。”那些没有充分享受母爱的孩子,只能通过咬手指等不良习惯来缓解压力,他们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全会体现在那凹凸不平、参差不齐的指甲上。爸爸妈妈们,你家孩子有咬手指这个行为吗?有什么好的纠正办法吗一起来聊聊吧!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感谢支持!(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