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要读什么书?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列出了68本……
无论是一名新传考研儿,还是一名新传在读研究生,广泛的阅读是我们的必修课。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目,面对形形色色的推荐书单?我们该读什么书?
别着急,今天,小考为你带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官方列出的“传播学院研究生阅读书目(基础书目类)”。宝子们,“卷”起来吧!
1.《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
新华出版社
本书为大众传播学学科奠基人施拉姆的主要著作,扼要论述了各个传播要素及传播的社会效果。
2.《大众传播模式论》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为美国大学大众传播学经典教材,反映了大众传播学理论的模式化阶段的研究探索。
3.《大众传播学诸论》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
新华出版社
本书为20世纪70年代较为系统的美国大众传播学专业教材,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水平。
4.《人类传播史》
[美]施拉姆著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本书是从传播学的观念出发叙述的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被看作传播技术演进与文明社会构成的互动的简史。
5.《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使用最广泛的专业教材,条理清晰地论述了传播学理论观念的形成,并概括地介绍了传播学研究方法。
1.《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
方汉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前国内体例和资料最完整的中国新闻史著作。
2.《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
[美]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等译
新华出版社
根据1996年在美发行的第8版翻译而成。信息量丰富、内容全面的标准教科书,内容涉及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公共关系、图书、因特网等大众传播的所有门类和领域,着重解释新闻传播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潮流的互动关系。
3.《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陈力丹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此书为系统研究马克思新闻思想的代表作。
4.《新闻传播学》(修订版)
黄旦著
杭州大学出版社
5.《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二版)
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此书对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新闻思想和操作理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
6.《论自由》
[英]约翰·密尔著
商务印书馆
世界经典新闻学专著,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立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基本价值理念。
7.《报刊的四种理论》
[美]施拉姆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
新华出版社
此书为反映美国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传播观念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将人类传播观念的划分为四种类型,这些类型均基于不同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
8.《公众舆论》
[美]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是传播学观念形成早期最具有思想洞察力的著作,对于新闻传播、广告和舆论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美]巴比著,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本书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读的方法论教材,书中系统阐释了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确立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范式。
1.《传播理论》
[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为美国基于言语传播学(非大众媒介传播)学术思想传统的代表性教材,重点讨论语言讯号、符号、话语及文化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理论。
2.《传播符号学理论》
[英]约翰-费斯克著,张锦华译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本书为基于符号学观念而建构的文化传播理论,主要内容是讨论符号意义的构成原理,论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立场与方法,并对社会意识形态与传播的关系展开讨论。此书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著作。
3.《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
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关世杰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此书选编了美国大众传播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模式的原创者的重要论文,内容涵盖了二级传播、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教化理论、利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知识沟等理论模式,介绍了主要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4.《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张国良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此书选译了西方传播学的主要代表性人物的论述,试图纲要性地显示西方传播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个学派及知识的关节点。
5.《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
[美]大卫-宁等著,常昌富、顾宝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此书选编了西方修辞学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学理论文献。
6.《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英]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
新华出版社
此书秉承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创始人雷蒙德-威廉斯的主张,采用“关键词”研究方法,梳理了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关键概念的意义。
7.《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
三联出版社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威廉斯的名著,是对文化转变中的语言的一次精彩的考察与探究,其历史和文化的视野值得传播学者借鉴。
8.《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从社会分析和符号解读的方式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探讨。
9.《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刘象愚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此书选译了西方文化研究学派的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献以及经典的案例分析作品。
10.《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
[英]古瑞维奇、班尼特、库仑等编著,唐维敏等译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此书为英美批判学派的代表性论文集,重点分析媒体与社会阶级、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关系,分析媒体组织与传播权力的关系。
11.《理解媒介》
[美]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
本书为享有当代信息化社会“先知”之誉的麦克卢汉的成名之作,也是传播技术决定论的代表。
12.《数字化生存》
[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
海南出版社
此书描述了数字信息技术将带来的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1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个案叙述的方式,详细交待了各个具有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所发生的社会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影响等。展示了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和主要特点。此书有多种译本。
1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此书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传播学领域的建立”三部分,全面记叙了传播学的早期历史。重点论述传播学与相关社会科学的知识谱系以及传播学科产生的背景。
15.《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
华夏出版社
此书从文化哲学立场出发,对于人类传播交流的可能性进行了哲理反思。
16.《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
[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译
华夏出版社
本书为美国批判学派的著作,重点揭示美国新闻传媒与政治权力结构的关联。
17.《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联合国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报告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此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参与报告研究和撰写的有美国、爱尔兰、法国、哥伦比亚、苏联、扎伊尔、印度尼西亚、日本、突尼斯、荷兰、南斯拉夫、智利、印度、加拿大、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学者。此报告以提出“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而闻名,重点论述了国际传播与人类发展及权利平等的关系。
18.《论出版自由》
[英]密尔顿著
商务印书馆
此书为西方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圣经”,反映了英法美资产阶级大革命以来的关于“传播自由”的理念。
19.《比较新闻传播学》
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此书对中、西方新闻传播理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概括。
20.《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
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发展与理论体系的形成。
21.《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宪法规范、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新闻与法治、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等。此书为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科法律专题推荐教材。
22.《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
[法]马特拉著,陈卫星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学派学者的传播学专著,作者具有东西方及南美洲文化工作经验,采取多元文化和世界体系观念,从世界资本主义历史和战略图景出发,论述媒体技术与国际关系的建构。
23.《传播政治经济学》
[加]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
华夏出版社
本书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思想传统出发,论述了媒体产品、媒体制度和媒体权力的构成关系,从历史与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揭示媒体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4.《组织中的传播与权力:话语、意识形态与统治》
[美]姆贝著,陈德民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为基于批判学派立场的组织传播学论著,包括组织形成的过程、组织传播的文化观、权力,旨趣和组织文化、意识形态和组织文化、意识形态和组织符号体系等内容。
25.《当代广告学》
[美]阿伦斯著,丁俊杰等译
华夏出版社
本书为美国广告学经典性教材,涵盖了广告概览,营销战略与广告战略的制订,广告与其他传播组合元素的整合,广告创作,广告媒介应用等部分。
26.《民意——沉默的螺旋的发现之旅》
[美]诺尔-纽曼著,翁秀琪等译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本书详尽介绍了“沉默的螺旋”的民意研究模式的发现,理论的背景,方法和研究案例。
27.《解读电视》
[英]费斯克、哈特利著,郑明椿译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本书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关于电视文化、电视受众、电视符号内容的研究成果。
28.《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
[英]霍尔等著,徐亮等译
商务印书馆
本书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性论著,书中阐明了“表征”这一分析文化传播和媒体文化特质的重要范畴,并采集了丰富的研究案例。
29.《媒介研究的进路》
[英]巴雷特、纽伯尔德编著,汪凯、刘晓红译
新华出版社
本书为英国学派整理的媒介研究经典性文献读本,此书涵盖了欧洲和北美的大众传播研究传统,包括实证主义方法的受众效果研究与新闻传播专业主义研究,也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符号研究、女权主义和图像传播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30.《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
[法]麦茨著,李幼蒸译
三联出版社
本书为电影符号学主要代表作,论述了电影符号的基本问题、电影语言与文本结构。
31.《理论符号学导论》
李幼蒸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此书系统介绍了理论符号学发展的传统、流派、知识脉络。
32.《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
吴予敏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此书以传播学的观念和视角,论述了中国历史上传播媒介的演化、社会组织结构与传播的关系、中国政治制度和运作机制中的传播制度和技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的传播观念,提出了传播与社会文化建构的内在关联的概念。此书1991年在台湾再版。
33.《华夏传播论》
孙旭培等著
人民出版社
此书为中国传播史的通论性著作,论述了中国传播观念的形成、传播与媒介演进的关系、中国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传播制度与控制、多领域的传播及跨文化传播问题。此书由若干专题论文组成。
34.《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
[美]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自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历史与原理,自由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支配下的传播法体系建构与实施。
35.《作为话语的新闻》
[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
华夏出版社
本书将话语分析与媒体研究结合,并揭示新闻传播话语与社会认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
36.《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
张国良著
学林出版社
以探索日本战后45年来言论自由状况的嬗变这一角度,介绍了日本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
37.《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采用社会学“场景”分析研究电子媒介和媒介行为,在众多研究新媒介的著书中,此书具有独特的视野。
38.《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卜卫著
新华出版社
内地第一本关于儿童的媒介效果的专著。
39.《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美]哈罗德.拉斯韦尔著,张洁等译,展江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代表作,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一战交战国的宣传策略及效果。
40.《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著
中国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部报刊专著,代表了1949年前报刊研究的最高水平。
41.《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
丁淦林等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此为被广为采用的新闻史教材,简明扼要。
42.《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徐培汀、裘正义著
重庆出版社
此书对中国古代、近代新闻传播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梳理。
43.《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
胡太春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此为一本专门研究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专著。
44.《世界新闻传播史》
陈力丹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涉及五大洲的新闻传播发展史,所引材料至2000年,对英、法、德、美、俄、巴西、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传播业状况及由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45.《美国新闻事业史》(上、下)
[美]F.L.莫特著
世界书局发行(台湾)
此书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史专著之一,主要涉及报刊史。
46.《新闻学》
徐宝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开国人自写新闻学理论之先河,美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对其新闻观有重要的影响。
47.《新闻写作方法论》
艾丰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依据其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总结中国当代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8.《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
李良荣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研究新闻报道文体及其演变。
49.《当代新闻采访》
刘海贵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此书为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新闻采访方面的教材。
50.《深度报道原理》
杜骏飞等著
新华出版社
深度报道是除了短消息外另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该书有益于学生对这一报道方式的原理作深入的了解。
51.《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
蔡雯著
新华出版社
此书将新闻报道作为媒介产品生产的一个核心环节,从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这一角度讨论新闻报道策划的规律、原则和技巧。
52.《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美]杰里.施瓦茨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有详实的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资料丰富,有助于了解职业记者所必备的素质与技能。
53.《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
魏永征著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这是由我国新闻法专门研究者所写的专著,论述了新闻传播法体系的构成设想,理论基点以及与世界新闻传播法规体系的比较,书中包括有一定的案例。
54.《大众传播法概要》
[美]T.巴顿.卡特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为“美国法学精选丛书”之一,作者既有传播学者,又有律师和法学学者,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产生背景为线索,辅以大量案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美国大众传播法。
55.《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美]克里斯蒂安著
华夏出版社
本书通过经典案例研究和评论把伦理学与媒体实践结合在一起,除了专门的理论探讨外,主要涉及新闻、广告、公关和娱乐中的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