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华兹华斯范文

  威廉华兹华斯篇1

  论文关键词:生态伦理;华兹华斯;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责任

  近年来,随着生态困境的频现,生态思潮日益波澜壮阔,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威廉·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并受到肯定,但遗憾的是对华兹华斯生态观的理解与研究却多流于文学表面,缺乏从生态伦理学范式的角度对其生态前瞻性以及维系其诗学理念内在统一和逻辑性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剖析与探究。本文拟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态责任等层面切人,从生态伦理建构的角度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期对今天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思想建构

  人类社会步人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对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却也负债累累。工业化进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面对生态困境,人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

  什么是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的毁灭作为代价?自然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西方传统的伦理学给予了人们错误的指导,“它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它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割时,发展了一种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和伦理学。在这一框架下,人成为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需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事物。这种伦理观念鼓励了一种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形成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生态危机呼唤着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的建构。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在其《自然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中所述:“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度过危机,要求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

  倘若我们打算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构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用道德甚至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它。显然,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必须基于生态规律,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革命性地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挑战,把道德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即生态伦理学范式。

  二、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隐居英国中西部湖区的自然山水中长达五十几年.他以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的文笔热忱地讴歌大自然.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的作品,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而今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实语境下存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追溯过程中,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发现这位“大自然的诗人”追求精神生态.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摧残和损害.呼唤人类担负起生态责任,其理念折射出当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奕奕光芒,其生态伦理智慧显示出了超越时代的、被后世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对于当今社会建构良性生态伦理范式不乏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自然的价值

  欧洲人对自然的理解往往是多种涵义的,就其根本意义来讲,自然是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物质资料的场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征服与服务的关系。另外。于宗教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自然的样式也是神的安排.自然之中无不体现着神性。而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既不是超验的,也不是泛神论的.而是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精神之所。

  华兹华斯在诗作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美景:《早春命笔中大地网春时的百鸟争鸣、百花斗艳,威斯敏斯特桥》清晨的宁静、太阳的华美初照,太阳早已下山中皎洁的月光.《廷腾寺》旁的流泉瀑布、丛林果闶。如果说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只是生态学描述,屁然美景诱发诗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大自然的美丽使诗人炊欣鼓舞。明月艳阳、山川河流、花木鸟虫都是欢乐的触发刹.即便是在孤独忧伤时。美丽的自然也予人安慰和喜悦。

  美是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美不是一个可推论出伦理标准的范畴,但是人类对美的直觉产生了能激起伦理行为的某种关系。伦理学家斯蒂文森认为:生态学描述和伦理学的规定之间是能够通融转换的.中情感是关键的转换器一。自然美景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为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诗中所述,“生命力散发出天然智慧,欢愉示真理”。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情感使诗人认识到了真理自然的伟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工具价值,也不仅只停留在审美的层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最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自然界支撑着一切生命。它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给人希望,净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当我们考察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性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进化过程并与它们共有一个生态环境。如生态伦理学者泰勒所说,“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一样的”。只关注人类一个物种福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肤浅片面的,每一个物种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同样得到道德关怀。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早已建构了基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德准则.深深悲哀于狭隘的人类巾心主义带来的伤害。

  《宪跳泉》集中体现了华兹华斯对人类巾心主义的抨击。在爵士的疯狂追赶下,美丽的公鹿走投无路纵身跳下山崖,死在清泉边。爵士并不同情公鹿的死亡,为了炫耀反而在鹿死的地方修造华屋继续作乐。肆意改造自然最后带来可怕的灾难.鹿跳泉一带变成最荒凉的地方。在诗人看来.鹿的痛苦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问题。“如果一个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它们有理由和人类一样获得道德权利.也拥有人类应予关心的权益”。诗人呼吁:“我们的欢情豪兴里。万万不可/羼入任何微贱生灵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兹华斯批判了认为只有人类关系才涉及道德范畴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更预期了20世纪末深层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今天的“动物权利”思想。诗人描述公鹿死后自然彻底异化则体现出自然界持续生存的权利遭受破坏之后其对所受侵犯的挑战.暗示了大自然的权力。从这个意义来讲,诗人的道德境界又已超越了动物福利这一层次,他肯定自然的权力与利益,并暗示生命是同时并存、相互依赖的。大自然的稳定和生机取决于生命形态的丰富,而不取决于是否有一种物种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和统治其他物种。因此,《鹿跳泉》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华兹华斯的道德准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而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工业文明批判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着新生的科技力量无所顾忌地进行着破坏性和掠夺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无情的机械文明使人们丧失了固有的悠闲生活与美好的本能,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被破坏,最下层的劳动者生活艰辛。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塌毁的茅舍》《西蒙·李》《女游民》的悲惨命运,农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最后一头羊》。这些作品直接表达着诗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无尽贪欲伤害自然以至伤害人类自己的不满与悲哀。

  同时,华兹华斯也批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导致人的身心疲惫和精神枯萎。华兹华斯这样描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英格兰成了“死水污池”,“自然之美和典籍已无人赞赏”,“淳风尽废,美德沦亡”。“我们在人类的愚昧与罪恶中耽搁已久,被迫观看那些悲苦的情景,哀伤、失望、恼人的杂思、混淆的是非、衰竭的热情、最后是尽失希望的本身以及希望的对象——所有这些都折磨着我的内心!”。在他看来,人类是如此冥顽不灵,不能吸取大自然的教益,不敬畏自然。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歧视、侵犯大自然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灵,这是可悲的人类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堕落。

  4.生态责任呼唤

  生态责任即人类对自然整体的责任,也就是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规律及生态知识的了解与认同而衍发的。在从对生态学描述的理解到对伦理学规定的认同与执行的转换过程中,情感促使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人领会在自然生态规律中蕴含着的人类责任。显然,自然的美好带来的欢愉情感及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伤害自然而带来的悲哀促使华兹华斯感悟到了人类的责任,诗人以众多作品抨击自然与人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呼吁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在《责任颂》中,华兹华斯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指路的明灯”,“防范或惩罚过错的荆条”。只有责任“律令威严”,能够“伸张了正气”“叫世间昧昧众生终止无谓的争斗”。诗人请求责任女神赐予人类“自我牺牲的意志”,使人类“谦恭而又明智”,呼吁人类“竭力尽心,将你(自然)侍奉”。华兹华斯呼唤人类承担责任,保护、回馈自然,在《泉水》中,诗人指出对于大自然千万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在《劝诫》中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从“大自然的书上把这珍贵之页撕下”,因为“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起就消失”。为了保护和回馈自然,诗人也呼唤物质生活简单化,他赞美简朴的生活,反对过度的物质欲望。在《伦敦,1802年》中,诗人就抨击简朴生活、高尚思想和心灵的平和等在当时都消失了,而“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成了“崇奉的偶像”。诗人呼吁遵从自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因此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是守护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自然、融人自然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吁请。华兹华斯在许多作品中赞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勾画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两个懒散的牧童——地牢峡瀑布》中,少年在山岩下的草地上、阳光里,欢快地吹奏着风笛,山中的鹿角草和狗尾草装点着他们的帽子,林中的鸟儿不停地高歌,千万只出生不久的小羊都在山坡上。诗人推崇这世间最为安详的理想美景: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存于这个呈现着美丽、稳定与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甚至在诗人看来,人类也完全可以如同《序曲》第五卷中温德尔湖畔的小男孩一般,与大自然神交;或者象住在鸽子泉边人迹罕至地方的姑娘露西,摆脱尘世纷扰、摒弃社会赞许需要,直至生命停息,“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地球旋转运行”。显然诗人认为:当人真正融入自然之后,人的灵魂就永驻天地之间,无论他的肉体是否存在,人都将永远与自然朝夕相伴。而这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履行了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

  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类历史常常不是线性发展的,必须殷殷回首,以捡拾不该遗落的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生存经验,使前行之路少一些误区。探究威廉·华兹华斯作品中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发现诗人追求精神生态、反对人类肆意掠夺自然,呼唤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社会发展与人类的责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解释验证了他超越其时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今人类社会良性生态伦理范式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聆听他穿越时代的生态伦理呼唤,折服于其伟大远见,更体会到人类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

  也许正如勃兰兑斯所述,“华兹华斯的真正出发点.是认为城市生活及其烦嚣已经使人忘却自然,人也因此受到惩罚;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淳朴印象的敏感性”。那么,何不跟从诗人的呼吁:“起来!朋友,且开颜欢笑,/凭什么自寻烦恼?/依山的斜日渐渐西垂,/傍晚金黄的光焰,/把清新爽目的霞彩柔辉,洒遍青碧的田园。/啃书本——无穷无尽的忧烦,/听红雀唱的多美!/到林间来听吧,我敢断言:/这歌声饱含智慧。”

  威廉华兹华斯篇2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焦点声音。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诗歌领域的理论。他认为“所有的好诗是自发的强大的感觉”,和诗歌源于“平静中集聚的情感”。他诗歌的原则在他的民谣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原则的主体,在我看来是从日常生活中去选择故事和情景,来联系或描述它们,自始至终,在选择语言表达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人的口吻来表达,同时,给他们赋予一定色彩的想象,即普通的事情应该以不寻常的方式呈现给心灵,而且,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追踪他们的痕迹使得这些事件和情景更有趣,当然并不是招摇过市,只是我们的天性使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华兹华斯诗歌写作的设置原则有三个方面:素材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和事件;语言上,是普通人的话语和创作过程,将想象力融合于场景或事件中来描述与表达内在的心理状态。这些原则有助于瓦解古典学派的英语诗歌的理论基础,拒绝强调耗尽了诗歌写作的强烈情感的形式主义和知识的方法,并激励新一代的诗人。因此,序言抒情诗集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表现,而华兹华斯是英语现代诗歌之父。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渴望爱的自然表达,许多评论家称他为“自然的崇拜者”。他的东西可以穿透心脏,给读者自然的生命体验。“我是一片孤云”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它可以带我们去他的诗意的信仰的核心。它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佳选集诗之一。因此,在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华兹华斯的诗学原则详细地分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首诗的主题。“我是一片孤云”是基于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西.威廉在1802年4月回忆Ullswater的场景。当时,多萝西,威廉和他们的朋友一起去河边散步。然后,他们看到了几个靠近水边的水仙,当他们继续走有越来越多,最后,他们看到一长带的水仙花,“他们看起来那么亲密,直到永远不改变。它们到处可见,有一些长的几码高;但他们从不打扰到简单,团结和繁忙的公路”。他们都陶醉在这一幕。然后回家时,多萝西在她的日记记录了这一幕,而华兹华斯在宁静中想起相同的场景,整整两年之后这首诗完成。因此,很明显,这首诗的原始物质仅仅是湖旁边的一大片野生水仙,在寒冷的春风中飘摇,这是华兹华斯所感兴趣的东西,在人类生活中一个非常平凡的场景,然后我们来到这首诗的语言。除了少数的文学或诗歌词(“山谷”、“快活的”和“经常”),这首诗是来自于普通人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言,从而使他的诗歌更容易理解。这也是他自己诗歌信仰的追求,让他的语言接近人的真正的语言。但是有一点应该指出,华兹华斯说在诗歌写作中说普通人的话而不是写首诗逐字复制人们的话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华兹华斯的声明是在词汇选择上的观点。

  我们都知道,每种类型的诗,无论是一首十四行诗,或无韵诗,或颂歌都在形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一个好的诗歌属性体现在很多高质量的语言方面,不仅包括词汇的选择,也是语音的选择,使用修辞手法,选择句子结构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实际上,华兹华斯提出这一点在上面引文说“选择真正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选择不仅从普通人的讲话,也要适合信息的传输和韵律诗的安排,然后让我们看看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是如何满足这一要求的。这首诗基本上是用抑扬格四音步的编写,分为四节押韵方案:为每个节ababcc。更具体地说,在每个节,有三个押韵对联:第一行和第三行,第二行和第四行,和最后两行,从而使这首诗顺畅,和谐,有节奏。换句话说,这首诗在韵律中获得审美价值。除此之外,在语音层面上,这首诗还在其他特性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例如韵脚的安排,和语音的选择。

  如上述,这首诗基本上是用抑扬格四音步的。然而,如果作者在这首诗上一直使用这种模式,这可能使这首诗听起来枯燥和严肃,因此不符合作者描述水仙花的快步舞的意图。出于这个原因,作者在某些地方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在第一节最后一行(“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只强调三个音节:/ /,/ si /和/ bri:/等。调整的压力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心境的变化:当诗人独自一人的躺在床上,云中的水仙花走进他的观点,让他活跃和兴奋。另一个例子来自最后一行第二节(“活泼的舞蹈抛头”),在这里,第一脚转扬抑格这表达的变化增强了运动动词,“扔”,生动地描绘了水仙花在微风中欢快地抬起了头的场景,从而使整个句子更富有表现力,同时,传达作者的不受控制的激情。此外,在这首诗中,作者在语言的选择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在强调音节中,在第一节,有很多长元音和双元音,从而使这首诗的节奏慢下来,而在第二节,短元音在元音的分布假设主导地位,从而加快的步伐诗。这一变化,显然,是依照这首诗的基调变化的。在第一节,诗人作为一片孤云、山谷和丘陵,遇到突然的水仙花,所以动作是缓慢和漫无目的的,这个节的基本基调是无心的,甚至是懒撒的。因此,节奏应该慢。然而,在第二节,诗人描述活泼的水仙花在风中跳舞,基本色调是活泼和狂喜,现在节奏应该加快。因此,很明显,这两个指标安排和语言的选择在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上是重要的。

  实际上,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信息传达诗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即句法结构。例如,第二行节一开始出现“一次性”的时候,一个很长的句子的状语从句在四行上运行。通过这种方式,这种转变作者很明显的表达出来,同时,以下描述的水仙花是紧凑的,因此可以给读者强烈的印象。在第二节的状语(“连续发光,闪烁的星星在银河”)的主要词语“它们被抓住”也放在了开头。这里的目的只是为了突出水仙花的丰富和美丽,这是此节的中心任务。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整首诗的韵律模式也可能影响诗人的句子结构的选择。

  然后,我们来到这首诗的标点符号。他们也为这首诗的成功作出贡献。下面是一个例子。在第五行第三节(“我盯着―盯着―但有小小思绪”),两个破折号在这方面自然放慢节奏。面对这些美丽的水仙花,诗人陶醉,以致无法移开眼睛,同时,他似乎陷入了沉思,思考这些水仙花的真正含义。这两个动作,目光和思考,持续和耗时,所以这里的节奏应该慢,所以破折号正是达到这种效果的正确方法。

  最后,修辞手段的使用也增加了这首诗的美,尤其是头韵的使用。头韵在诗歌写作中是一种常用的手法,而且它可以使这首诗更富有表现力和音乐感,这首诗在几个地方都使用了这种手法。例如,在第四节线,“旁边”和“下”的形式头韵,加强两个地方之间的连接,而且使得整个行重复更紧凑。此外,第二节第一行的“星星”和“闪耀”,最后一行的“舞蹈”和“水仙花”也形成了头韵。

  上述分析表明,在这首诗上华兹华斯真正重视并付出巨大努力的不仅是在语言层面,还是在语法的水平上,他充分显示了他在这首诗上自由使用语言的特殊技能。他不断审议他所选择的语言,遵循原则,在脑海中形成朴实的语言画面,并最终使他的诗歌形成语言简单而优雅的风格。

  最后,我们通过检查这首诗来测试第三个原则: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将想象力融合于场景或事件中来描述与表达内在的心理状态。也许,显示华兹华斯的想象力最明显的一点,是能够由水仙花联想到自然界中其他的对象--星星和海浪,因此确保了空间的存在性,从而一方面强调了丰富的水仙花,另一方面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水仙花的美丽。

  威廉华兹华斯篇3

  【关键词】记忆;自然;现实;浪漫主义

  1793年8月,23岁的华兹华斯曾独自徒步旅行,游历了风景秀丽的怀河 (the Wye)河谷和古老的丁登寺 (Tintern Abbey)。五年之后偕其妹 Dorothy 重游故地,风景依旧,而诗人却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与昔日已有所不同,于是发深远的幽思。其中既有对少年时代的留恋缅怀,又有对现代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待,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恬然自适的静观态度与诗人对自然的渴求和信念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这首诗成为代表华兹华斯艺术风格与思想观念最典型的作品之一。

  《丁登寺旁》是华兹华斯在浪漫主义时期所写。华兹华斯的最伟大的诗歌大多写于1807年之前。阅读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这个地方给你带来的想象中的世界,你最喜欢的地方,想像风景,颜色,气味,思想,安全和满足感。这就是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描写的情景。

  丁登寺是华兹华斯年轻的时候去过的一个地方。它改变了他的生活。他长大了。五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次他的妹妹和他一起分享了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经历。华兹华斯非常疼爱他的妹妹。纵观他的一生,她是他忠实的陪伴,分享他的诗歌,帮助他的工作。他说,现在他回来,他长大了。他看到一个不同的丁登寺。当前的景色和记忆中“心灵的画像“(61行)之间令人费解的差异让诗人产生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冥想,在其中诗人评论了他的过去,评估(通过他作为中介的妹妹)了现在,预测了未来,直到悄悄地回到了他的出发地点。

  这首诗一开篇作者就声明五年过去了他又一次游览这一地区,感受到它的宁静,质朴的风景,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他再次叙述了他看到的物体对他的影响:“陡峭的高耸的悬崖”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有了“更深入的隐居思想“,他靠在黑色的西卡莫树上,注视着村舍-田地和果园里的树,果子还是生的。他在树丛中注意到村舍烟囱冒出的“袅袅的炊烟”,他想象着,他们可能会上升,从“树林中流浪无房居民”,或从一个隐居在森林深处的洞穴。

  诗人接着介绍这些“美丽的形式”的记忆是如何在他看不到的时候对他产生影响的。当他独自一人,或在拥挤的城镇和城市,他们给了他“甜的感觉,/在血液中,在心底深处”。树林和农舍的记忆让他的脑海“恢复平静”,甚至在他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影响他,影响他行善和施爱。他再次提到了是这些景色的记忆使他的心理和精神进入一种状态,他感觉世界负担减轻,其中他就变成了“活着的灵魂”注意到“生命的东西”。然后他说他相信树林的记忆如此强烈地影响了他可能是“徒劳的”,但是如果是这样,他仍然经常在“焦躁的时刻”回想起这一经历。

  第66行包含华兹华斯对他成长过程中三个阶段的著名描述,他是以他与自然风光的不断发展的关系来定义的:年轻男孩的纯生理反应(73-74行);后青春期的疼痛,头晕,模棱两可的激情,让人感到更恐惧的爱(行67-72,75-85:这是第一次游览时他的精神状态);他目前的状态(行85),其中第一次他在感官外补充了自己的想法。他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的认识,在字里行间所感受的痛苦,像音乐的和弦让他对景象的感觉更真实丰富也驱使着他。他还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存在”这一切把他的心和外部世界联系了起来。

  即使现在这一时刻这一环境,他过去的经历的记忆也不断冲击他对周围景色现在的看法,重现这一切他有着苦乐参半的喜悦。他感觉快乐,他现在的经历将成为今后几年许多美好的回忆。他承认,现在的他和以前的他是不同的,那时,作为一个男孩,他“傲群山之巅“,穿越潺潺溪流。在那些日子里,他说,自然构成了他的整个世界:瀑布,山和树林形成了他的激情,他的欲望和他的爱。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他说,但他没有悲伤,虽然他不能恢复其与自然的旧日的关系,他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补偿,一套更加成熟的礼物,比如,他现在可以“看自然,而不是在一小时/没有想法的青年时代,但时常/静止的,悲伤的人性的音乐”。他现在可以在落日的余晖中,在海洋中, 空气本身和人的思想中感受到更微妙,功能更强大的东西。这种能量对他是“一种运动,一种精神,推动一个/所有思维的思想……/并通过所有的东西滚动”。出于这个原因,他说,他仍然热爱大自然,仍热爱山区,牧场和森林,因为他们停靠着他最纯洁的思想引导着他“道德人物”的核心和灵魂。

  诗人说,即使他并没有感到这样或理解这些东西,这一天他仍然会有良好的心情,因为陪伴他的是他“亲爱的,亲爱的妹妹”,也是他“亲爱的,亲爱的朋友“,观察她的声音、她的举止,他看到的是他以前的自我,抱着“我曾经是”,他向大自然祈祷,他可能会继续祷告那么一小会儿,正如他所说, “大自然从来没有背叛/爱她的心,而是将你带到从欢乐到喜悦”。自然超越人的内心的力量在于,它呈现力量,让心灵不受“邪恶的舌头”,“草率的判断”, 和“自私的人”的影响,而是灌输一个 “快乐的信仰”,即世界是充满祝福的。诗人希望月亮照耀他的妹妹,风对她而吹,他对她说,在以后的几年中,当她悲伤或恐惧,这段经历的记忆将有助于让她恢复。而且,如果他自己死了,她能记住他对自然的爱与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她也会记得这片树林对诗人意味着什么,以何种方式,在这么多年不见的情况下,它们对他而言变得更加亲近,这既是它们的原因,也是因为她处在它们中间。

  当诗人请求他的妹妹在怀河河谷记住他,他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崇拜者,“而是”作为一个具有更温暖的爱的人,“更深的热情”,“圣洁的爱”,可以肯定,他的感情就像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的感情。与此同时,他的感情强度的升级标志着这份感情表达了他们的宗教崇拜,因为他希望强调,他想让Dorothy相信五年后回到丁登寺的他是一个比之前更好的人,他的爱比在1793年“更加温暖”,“更加深入”,更神圣(越来越像她这样)。

  《丁登寺旁》的主题是有关记忆的,具体地说,与自然之美交融的青年记忆。一般和具体而言,这一主题在华兹华斯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后来的诗“暗示的不道德颂” 重现了这一主题。 《丁登寺旁》是年轻的的华兹华斯对这一伟大的主题的庄严的声明:即使是在成年后少年时心与自然纯粹的交流的记忆也会存在,当失去这种纯粹的交流的途径时,成年后成熟的心态也会为这一特定的交流提供补偿,那就是“看待自然”和“倾听音乐”的能力,也就是说,用一双自然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眼光来看待它。在他的青年时代,诗人说道,他没有考虑自己与森林和河流的和谐统一,现在,五年后他旧地重游,他不再考虑不周,而是敏锐地意识到了眼前的美景赋予他的一切。此外,在妹妹面前他想象自己作为一个青年重新认识自我。令人高兴的是,他知道当前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两个未来的回忆。就像当他在林中游览时他过去的经历与他眼前的景色总会交替出现在他眼前闪烁。

  《丁登寺旁》是一部独白,由说话者想象对自己说,引用其想像的场景的具体物体,偶尔说话的对象是其他人,一次是自然的灵魂,偶尔是说话人的妹妹。这首诗的语言惊人的简单和直率,年轻的诗人丝毫没有炫耀,而是以直言的方式从心底抒发感情。诗的意象主要限于诗人所活动的自然界中,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从航海到建筑的现在已丢弃不用的隐喻(“锚是诗人的纯粹思想的记忆”)(思想是一个“宅第”的记忆)。

  这首诗也有微妙的应变的宗教情感,虽然丁登寺的实际形式没有出现在诗中,但修道院――一个奉献灵魂的地方的想法充满着这首诗的场景,仿佛森林和田野本身就是说话者的修道院。这种想法在说话者对夕阳和人的头脑的感觉描述中进一步加强,他有意识地把上帝的思想、自然和人的心态联系到一起,正如华兹华斯的余生中他的诗歌所体现的,是从“这是一个美丽的夜晚,平静和自由”到不朽颂歌典型的概括。正是内容和记忆的过程赋予他的诗歌生命之美和力量。我们在诗中感受到的是过去的经验和当前主动的、重要的关系。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记忆过程通常会在他响应自然界时运转起来,它是华兹华斯对自然界的回报,一次又一次他把自然看做人类幸福和满足的巨大源泉。对大自然的热爱,特别是湖畔地区景象、景色的热爱对华兹华斯的性格和作品有着深深地影响,在那里他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成熟的时光。对他当代和其后的思想和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他是一个高尚的抒情散文大师。

  【参考文献】

  [1]陈嘉.英国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李正栓等编注.新编英国文学教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王佐良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篇4

  英国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故事开始于坎布里亚郡北面的小镇科克茅斯,1770年出生的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他家的房子是镇里最气派的,背靠德文特河河岸,能够观赏到四周环山的美景。

  童年花园

  诗人的父亲是有权有势的劳瑟家族的律师和人,他们的房子就是靠这份工作挣来的。一开始年轻的华兹华斯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家里人给予他完全的自由,在德文特河里游泳,和兄弟们去钓鱼,和妹妹多罗西在乡间漫游,花园的围墙外面就是德文特河在流淌,他还可以坐在岸边,沉浸在书中打发一天,日子过得无比惬意。菜园里出产丰富,家里还有仆人,这样天堂般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华兹华斯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孩子们不得不接受祖父母或者不同的叔叔姑姑的照料。威廉被送到了霍克斯黑德文法学校,1779年至1787年在那里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数学、科学和文学,据说每天都要上10个小时的课。妹妹多罗西被送到了哈里法克斯的一户人家。孩子们就这样分散了很多年。华兹华斯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而且因为与雇主发生了争吵,导致家里收入减少,孩子们的社会地位下降,同时孩子们也失去了童年时候的家。

  与兄妹们分离,父母双亡,对华兹华斯的诗有很大影响。比如《麻雀窝》,《致一只小蝴蝶》,都是在回忆小时候在科克茅斯度过的田园生活。在《麻雀窝》中诗人的妹妹多罗西变成了艾米兰,“她给我一双耳朵,一双眼,锐敏的忧惧,琐细的挂牵, 一颗心――甜蜜泪水的泉源, 思想,欢乐,还有爱。”在后来,多罗西记述了她再次回到第一个家的经历,那些通往河岸的台地一直深深印在她的心里,再次见到已经面目全非,她童年时期栽种的那些可爱的玫瑰和女贞树篱因为无人修剪,漫天生长,古老的台地被遮盖起来,看不见了。

  1937年,华兹华斯出生的家几乎被拆掉,改建汽车站,幸运的是在截止日期前几天,当地的一些人组成的筹款委员会筹齐了1625英镑,买下了房子,一年之后,当地把房子交给了英国国家信托。直到2004年的全面修复之前,科克茅斯的花园变成了草坪。

  专家们经过考古调查发现了科克茅斯原先布局的很多线索,恢复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科克茅斯房子和花园。花园重新开始出产蔬菜,而且从房子里望去,景色宜人。但是2009年的一场可怕的洪水让很多重建工作毁于一旦。洪水冲毁了花园的东墙,和多罗西记忆中台地的后墙。为了安全,台地残存的墙壁也不得不拆除。这个台地不得不完全重建。这也为维修人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可以思考在花园中种什么,从而把更具有乔治亚时代趣味的植物重新引入到了花园中。让花园与华兹华斯出生的18世纪70年代的风格更接近。 鸽舍永远与诗人的浪漫诗歌联系在一起。华兹华斯最主要的杰作在1807年之前完成了。

  华兹华斯家的花圃中,如今有古老的玫瑰,药用植物像拳参,草本植物像菘蓝,用于切花的蓝刺头,紫锥菊和传统蔬菜,其中乔治亚时代的豌豆估计如今已经很难在别处找到了。花园中还种了好多琉璃苣,旱金莲,细洋葱,鼠尾草,所有这些在18世纪都是可以用于餐桌的,花朵可以生吃,鲜美可口,也可用于为肉,鱼提味,或者加入派中。沿着花园的砖墙,按照1768年的一本花园指南的要求搭起了橡木架,根据这本书的要求,为李子,苹果和梨葡萄,铁线莲和玫瑰各搭建了所需要的格子。

  鸡窝附近围着劈开的橡木栅栏,还种着榛子树和柳树。英国国家信托在重建时选用植物纤维和木桩,因为华兹华斯的时代只有这些材料。花园里的青梅,布拉斯李,莫利洛黑樱桃挂着装饰性名牌,使用的是当地的可循环的石片。

  鸽舍时光

  威廉和多罗西从童年时候就分开了,他们长大后梦想着能够再次一起生活,但是很多事情都阻止这一天的到来。在剑桥求学期间,威廉到法国旅行,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威廉与法国女子安妮特坠入爱河。1792年,他们的女儿卡洛琳出生后,威廉打算与安妮特结婚,但是因为局势动荡和经济窘境,不得不回到英国。在接下来的7年里,威廉有时与妹妹多罗西一同出游,但更多的时候是与诗人同行,朋友塞缪尔?柯勒律治游历。

  1799年威廉回到湖区,开始向朋友们介绍他从小就熟悉的山脉,湖泊和河流。威廉和多罗西在格拉斯米尔小镇找到一处房子,一年的租金只需8英镑,从此开始了她作为一名信心鼓励者、灵感激发者兼私人秘书的漫长的生涯。虽然后来这里被称为鸽舍,但是威廉和多罗西从来没用过这个名字,原来这里是个小酒馆,名字是鸽子和橄榄树枝。兄妹两人非常高兴,有时候他们的哥哥约翰也会过来住,而追随威廉而来的柯勒律治住在附近,他经常周末过来。

  鸽舍的小楼不大,小院不宽,小门窄窄的,石片薄薄的,院墙也是矮矮的,一切都是那么谦恭,那么安静,那么和谐。1799年,搬到鸽舍几个月之后,威廉写道,多罗西非常满意这房子,她已经开始设想在斜坡的上面再建一所夏天的避暑房子了。在斜坡上他们种了蕨类,块茎植物和在散步过程中采集的或者当地人送给他们的野花。他们修葺了台阶,种了些能够食用的蔬菜,可能是他们从科克茅斯的花园里就熟悉的豌豆,大豆,胡萝卜和白萝卜。沿着围墙种了金银花和玫瑰。

  在这里威廉成了那个著名的桂冠诗人。对于他的崇拜者和追随者来说,鸽舍代表了他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开始的几年中,多罗西照顾哥哥的饮食起居,让他能够投身写作和漫游。他们一起劈柴,一起挖地掘土,相互诉说,并且朗读诗歌给对方听。在鸽舍,华兹华斯写了他最有名的有关花朵和自然的诗歌,比如脍炙人口的: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

  1802年,威廉娶了他们童年时的朋友玛丽?哈钦森,鸽舍虽然很舒服,但是对一个逐渐庞大的家庭来说就太小了,于是1808年,华兹华斯一家,威廉,多罗西,玛丽和三个孩子搬家了,1813年最终在几公里之外的赖德尔山定居下来。

  威廉华兹华斯篇5

  摘 要: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开启了英国诗坛的新诗风――浪漫主义,他重视普通人的生活,重视人类心灵,提倡人道主义,赞美热爱大自然。对于工业文明带给人民的伤害他深表同情,他批判反人道主义、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他的诗学理论建构出一幅乡村――城市突变对比的空间图,展现出英国社会文化、生活状态,其诗歌对文学、生态环境、社会生活方式的批判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华兹华斯;自然;批判;人

  文学艺术的新现象,不仅是在新社会制度统治确立时才产生,它还在旧制度内部,便随着能代表未来的新兴社会力量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尽管它最初只是一丝微弱的光亮,却预示着另一种艺术理想。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从萌芽到发展就是这样。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学理论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中,他们以农村下层人民生活为题材,着力开掘人的内心世界,歌颂大自然,以其真实感情、淳朴的语言和清新的风格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繁荣一代新风。

  华兹华斯讴歌自然以否定城市产业革命,雪莱称其为“大自然的歌手”,在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序言中提出的一些观点集中反映了他的理论观点和风格,而这篇序言实际上标志着英国古典主义的终结和浪漫主义诗派的形成。其中华兹华斯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尤为独到:“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他把情感视为诗歌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审美主体意识的强调,把感性情感带到一个高位,从某种程度上将感性视为与理性相对的元素,突破对于传统的束缚,重视人的情感,重视人这一主体。

  华兹华斯诗学理论的批判性也是围绕人这一中心主体在转,从他的诗学理论内涵可以总结出来他的中心思想是重视――人――这一主体,批判对人的不重视,忽视人内心的感受,华兹华斯诗学理论批判性表现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第一,对文学的批判

  华兹华斯为代表的一派人开创的新诗风为18世纪英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管是在题材的选取上上还是语言的运用上行都与之前新古典主义文学区别开来。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在题材上要求返璞归真,写自然的农民生活,在语言上也要求选取平民语言,达到自然贴切的效果。华兹华斯笔下的田园诗是与现实生活相接壤,而不是像17、18世纪新古典主义笔下的田园诗:变成脱离现实生活土壤、极其造作和抽象的文学形式。

  而新古典主义所推崇的这种文学形式又可以追溯到之前的怀旧的田园主义传统。这种传统把过去的乡村生活方式理想化,给予那个时候的乡村很多美称,如“黄金时代”、“快乐的英格兰”等美誉。他们沉浸在他们的“黄金时代”,怀念那个没有剥削、没有苦难的快乐时光里。而他们所描写的诗歌里面那个美好的“快乐的英格兰”其实使他们虚构的,就如雷蒙?威廉斯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田园诗的本身发展过程就是对封建秩序的一种选择性的美化过程”。在新古典主义诗人描绘的“哦,那些黄金年代里快乐的伊甸园”,也是诗人克雷布《村庄》里所反映的时期:“诗中不再有真相,尽管表示不屑吧,但要承认村庄生活充满了苦难”①。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的场景是他们加工过的理想的世界,但是他们也还是要反映农事劳作的艰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歌却有了重大的改变,他们把农事劳作的艰辛给抹掉、把乡村中的黑暗历史给抹掉只留下那些美好的意象,一步一步的虚构他们想象的快乐的土地而逃避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一时期的文学所呈现的都不过是各种精致的剥削和压迫关系的表达、虚假的成像形象以及二元对立关系在不断的粉饰那个剥削的现实和人们的深重苦难。在乡村与城市文学的叙事传统中,那种二元对立论处在一种简单化的循环模式中――乡村就是纯真美好的一面,城市就是奸诈、邪恶无比的――文学家对城市的嗤之以鼻的心态转化成对乡村的无比赞美中,而对乡村的赞美又助长了文学家对城市的痛恨,这样文学就流于一种抽象的对比之中。

  不管诗人们所描绘的田园诗中是否是有土壤的,他们共同追求的一个就是对自然的热爱。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是具有创造动力的,它能让我们从其中获取有关我们自己的关于同情心的本性的真理。他认为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状态,才能真正的自由,他把审美对象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灵魂、精神世界成为描写的中心,描写对象也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乡村。

  第二,对生态环境的批判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积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快乐的英格兰”的时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它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口的增长与日益贫瘠的土地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地主与佃农、劳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一封建制度关系内部存在着的某些力量更是加速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随着羊毛贸易增长,出现了大范围的圈地运动,这样许多村庄被摧毁,就如克莱尔《乡村吟游诗人》中的描写:

  这里曾经有通往自由的自然的小路,

  这里曾经有通往每个山谷的小路,

  圈地开始了,所有的小路都被阻断,

  ……

  田地啊,鲁宾严重如此亲切的景色,

  草甸上盛开的花朵啊,草场上盛开的花朵啊,再见了!

  遭到清除的树木啊,你令我深深叹息,

  圈地开始了,你们所以的荣耀烟消云散!②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纷纷涌向城市做劳工,这样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秩序建立起来。

  这种新的秩序、新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华兹华斯生活的年代正是英国工业化的高涨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式建立,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生产,到处都是厂房、到处都是冒着黑烟的高烟囱,使得原先绿意盎然的空间消逝不见了,就如华兹华斯所说“春天从不在这里露面,就像这里的自然界自愿衰亡”,他认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就消失”。就像查尔斯?詹纳诗中写的那样:“我看不到翠绿的林间空地,看不到奔腾的溪流,看不到泉水从嶙峋的山上喷涌而出”。工业文明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在华兹华斯看来,资本主义城市文明毁灭了人类天性,造成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倾向,只有回到自然才能“重新感受已淡忘的往日的快乐,使人深情的回忆童年置身大自然怀抱时的快乐”,他的这种感受在《丁登寺赋》的描绘中特别明显:

  大自然对于我就是一切。――我实难描摹

  我当时的情状,那喧响的瀑布

  常引起我热烈的追求;那峭岩,

  那山岗,那幽深的树林,

  他们的雄姿秀色对于我曾是

  一种享受;是一种感情和爱,

  他无需从沉思冥想中的出来,

  也不必靠视觉以外的探求。③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里面,自然是具有神性的,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诗人心目中,大自然是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和情操的,能增强人对生活的信念,甚至可以使人们认识、改变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在被工业文明摧残的生活中,见不到原来那个美好的世界了,到处都是污染,对坏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华兹华斯痛恨这样的生活环境,他呼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重新获得失去的真善美。他高呼“沐浴万物之光,尊自然为师”,认为“大自然就是我的一切”。在他的《写于早春的诗句》中,华兹华斯这样写道:

  长青花藤沿着樱草花枝,

  在绿乡屋上绕出一个个的冠圈;

  那是我的信心;每一朵花

  都欣然于吁吸中的空气。

  在我身旁的鸟儿蹦跳而嘻,

  我不能忖测他们内心的思维―

  但他们身躯小小的娜动

  都看来是狂喜。④

  在这首诗里他把“长青花藤”比作自己的信心,把“鸟儿”视为牵动着自己心灵的“狂喜”.也就是说。诗人将大自然中最为普通的事物作为自己心中的信仰。大自然是美好、神圣的。它总是给人带来欢悦、和睦的感受。诗人无疑也从大自然中找到了寻求自我精神解脱的通途。

  第三,对人文的批判

  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贯穿他整个诗学理论的一个主要线索就是――人这一主体,他提倡写平凡的生活、用平凡的语言等等都是在为这一主体服务。而华兹华斯生活的年代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物欲滋长的年代,没有人,只有资本、金钱。

  现代文明酿造了人类欲望的恶性膨胀,在华兹华斯看来这不仅伤害了自然,而且也伤害了人的自身,使人丧失天真纯洁的心灵。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

  这些,便是我们崇奉的偶像;

  再没有淡泊的生涯,高洁的思想;

  古老的淳风尽废,美德沦亡,

  失去了谨慎端方,安宁和睦,

  断送了伦常准则,纯真信仰。⑤

  对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对比,华兹华斯是以他的乡村经历为基础的,他的观念也受到乡村经历的影响,对于伦敦这座城市是“叹为观止,欢喜莫名”,但是即便在此时他也是感到奇怪的:

  人们如何生活

  正如我们所言,甚至比邻而居者仍然

  形同陌路,不知彼此之名。⑥

  对于现代城市中的这种”异化“,他感到迷惑:

  多少次穿行于人流的街道

  与人群一起前行

  自我思付

  经过我的每一张面孔都是一个谜。

  华兹华斯以这种反讽对比式的方式来写诗,反应这个社会的变化,来观照这个已经“异化”的社会人际关系。他看到的是一种充满陌生感、联系被切断的“新式社会”,在这里,无法找到对他人的认同感,然后就只有通过“色彩、光线和形状的舞蹈,震耳欲聋的喧嚣,摩肩接踵的人流浪潮”来感受自身及他人的存在。

  不管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还是人性湮没的批判,归结起来都是围绕人这个主体在行动,呼吁人内心灵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宁静和睦。

  华兹华斯那些热情澎湃的诗句提醒我们:“要把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整体世界纳入思想视野,获得一种超越人类自身的生命意识,认识到其他生命形式以及一切事物的存在,自然不能仅仅根据人类的设计或者期望被还原.把这种意识融入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一切人类文化建构中,我们才有可能创造一个万物和谐、美好欢乐的新世界。”(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注解:

  ① The Village;George Crabbe;in Poetical Works of George Crabbe ;ed.A.J.and R.M.Carlyle;Oxford,1914

  ② John Clare.The Village Minstrel:And Other Poems?The Village Minstrel.Kessinger Publishing,2009

  ③ [英]威廉?华兹华斯,丁登寺赋.王佐良译.

  ④ [英]威廉?华兹华斯.黄杲砸.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⑤ [英]威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杨德豫译.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⑥ The Prelude,a parallel text;ed.J.C.Maxwell;London,1971;256

  参考文献:

  [1] [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 杨江正,胡正学.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89.

  [3] [英]雷蒙威廉斯著.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

  [4]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6] [英]威廉?华兹华斯.黄杲砸.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7] [英]威廉?华兹华斯,丁登寺赋.王佐良译.

  [8] 张哗.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人.北方论丛.2001(6)

  [9] John Clare.The Village Minstrel:And Other Poems?The Village Minstrel.Kessinger Publishing,2009

  [10] Help stone ;John Clare;in Poems,ed,J.W.Tibble;2 vols;London,1935

  [11] The Village;George Crabbe;in Poetical Works of George Crabbe;ed.A.J.and R.M.Carlyle.oxford.1914.

  威廉华兹华斯篇6

  关键词:生态写作;写作风格

  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差异

  萨拉?奥恩?朱厄特所生活的时期的美国文学主要以男权主义为主,美国文学由于受到男权意识的统治而未能为美国女性提供关于他们自己可被接受的形象。但是朱厄特对这种男权主义表示极度的厌恶与否定。在这样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对朱厄特的写作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作品大部分是赞美女性,同时男性总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在朱厄特的作品中,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贯穿于其中的主题,她强调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消除等级和特权,进而建立平等、公正、和谐的关系模式。在其著名短篇《白鹭》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明显地带有男权制世界观的特征,那个年轻的鸟类学家为了制作标本从城市来到乡间猎捕鸟类,他闯入了九岁女孩西尔维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女性天地,体现了象征着男权的一系列价值观。远离工业城市,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小女孩与祖母、母牛及自然中的生物生活得其乐融融。朱厄特笔下的女性,大自然给予了她们满足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表现出了理性的一面,是介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女性表达。正是由于这一系列象征男权的价值观,使得自然与女性同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成为缺乏灵性的、被动的东西,遭到严重的贬抑并受到无情的控制。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诗歌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影响,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哲学思考。法国大革命使华兹华斯心中充满了对残酷战争的厌恶,他因复杂的现实社会对人们心灵的腐蚀而感到沮丧,这使他在政治上逐渐趋于保守而隐居山野长达50多年。在这期间,他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得到了心灵安慰,并且精神焕发,从而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包含了他对自然、人类、社会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考,表现了他崇尚自然的思想。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得华兹华斯敏感地意识到,工业文明在带给人们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心灵的危机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是那么和谐,这使他的心灵得到安抚和洗涤,使他心旷神怡,忘记世俗的烦恼,因此,华兹华斯希望通过诗歌的魅力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进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二、生态写作的对比分析

  (一)童年生活中生态意识形成的相似性。萨拉.奥恩.朱厄特和威廉.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其童年生化有直接的影响,这两位作家都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并从小养成了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心性。朱厄特出生于新英格兰一个风景秀美的小镇,朱厄特不仅把自己当作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更是浪漫地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特征和品质,敬畏它们。

  华兹华斯童年时在英国西北部的美丽湖区浩克赫得村受教育。那里有美丽淳朴的自然风光。华兹华斯经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流连忘返,感受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倾听鸟儿歌唱、泉水叮咚。 这种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生态意识的种子。生态意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使他敏感地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是美好而充满诗意的。

  (二)工业革命对其生态意识的影响。两位作家的生态写作中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在宁静的自然中得到的欢乐和启示。希望以此唤醒人类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通过读他们的作品,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与清丽清新的乡野之中。

  华兹华斯的诗歌里认为人们本来应该热爱自然,然而,人们渐渐远离自然,追名逐利,变得感情冷漠。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道出了他对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厌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工业文明拉远了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这使人们的心灵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善良,沾染了唯利是图的市侩气息。在华兹华斯的眼中,大自然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物质财富和栖息之所,而且更是人们心灵的导师和安抚者,能使人们远离世俗的喧嚣与污浊。

  在朱厄特的作品中通过借助刻画动物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程中所遭受的伤害,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严厉的谴责和批判,以此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朱厄特在这里表达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善待动植物、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三、结语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萨拉.奥恩.朱厄特和威廉.华兹华斯都倡导人类应该亲近自然,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精神的导师和心灵的抚慰者,珍惜生命,追求生态文明,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找到那份自然的宁静与平和的心境,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 陈煌书.白苍鹭中姓名的象征意义[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

  威廉华兹华斯篇7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文学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74-02

  王玉红(1983-),陕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助教。

  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它的发展必然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阶级斗争也激励文学的发展。文学的历史使命就是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记载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因此,文学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都深深烙印着时代的特点。英国文学史上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也不例外,它们也是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

  一、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相同点

  新古典主义在英国文学中主要是指1660-1798年这一阶段,即从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去世后,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30-1685)王位复辟开始到1798年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和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1798)为止。英国新古典主义受到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革命派分化为两个敌对政党:自由的辉格党和保守的保守党。文学的主题也不可避免地由这些竞争派系的利益所主宰。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一些公共咖啡馆和众多的私人俱乐部悄然出现在伦敦街头,它们成为了作家们的最爱,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经常光顾这些咖啡馆。自然地,人们在这里闲聊和讨论的话题就成为作家们文学中的主题。与此同时,私人俱乐部的老板们总是时尚的引领者,他们注重礼仪,从行为举止到穿着打扮,无不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些也影响到作家们,他们的文学更加强调形式或风格的规范性,像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一样创作散文,或是像蒲柏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一样创作诗歌。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一样,也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运动早在18世纪的下半叶就在英国出现了。随着由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抒情歌谣集》的出版,浪漫主义开始并逐渐建立了其在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1832年,沃尔特·斯科特爵士之死(Sir Walter Scott,1771-1832)以及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标志着浪漫主义的结束。

  浪漫主义深受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劳动者却越来越贫穷,直到他们无法养活自己。最终,他们不甘压迫,推翻了机器,来表达他们对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剥削的仇恨。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经济基础。革命宣告了人的权利和废除阶级差别。在英国,劳动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为法国大革命欢呼,对其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而欢呼。革命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致使许多作家如乔治·戈登·拜伦、雪莱创作,甚至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也被触动,从中得到启发,想要自由表达内心,写出有丰富内容的作品。

  二、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差异

  首先,新古典主义主要是指18世纪早期的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主张理性至上、尊重传统道德价值、倡导公民义务等的义文艺思潮。新古典主义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即反对华丽的装饰,尽量以俭朴的风格为主。以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学作家荷马、维吉尔以及当代法国作家伏尔泰、狄德罗等的作品为典范,在形式和风格上刻意模仿。例如,顺序、逻辑、比例、准确性、品位和礼仪等,并且克制个人情感的表达。作家的散文、诗歌以及戏剧创作一般以严谨清晰的思想、简约优美形式与和谐完整的结构为主。

  然而,浪漫主义者认为诗歌拥有治疗伤痛的巨大能量,他们认为诗歌可以净化个体灵魂和社会。浪漫不仅是对丰富想象力的赞美,而且可以随性地表达和激发灵感。浪漫主义者认为这些才是诗歌真正的关键。浪漫、自然世界的诗意想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其次,新古典主义的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的原则。散文应该准确、直接、流畅和灵活;诗歌有抒情的、英勇的、说教的、讽刺的或戏剧性的。戏剧应该是英雄双韵体,时间、空间和表演应该严格遵守要求。遣词造句必须坚持规律,角色类型不能有个性。

  相反,浪漫主义诗歌不拘泥于形式,浪漫的作家总是会寻求超出实际的想象。他们可以选择普通的人或普通生活为话题,采用任何他们想要的形式来创作他们的诗歌。他们也会对诗歌语言进行大胆的尝试,在原有的结构和风格基础上设计、构建多种形式。

  第三,18世纪见证了英国诗歌繁荣的古典风格,代表人物有约翰·德莱顿高潮、亚历山大·蒲柏和塞缪尔·约翰逊。尽管对于现代读者而言,除了优雅结构和用词,它似乎缺乏想象力和感染力,但新古典主义诗歌严肃和认真的基调和恒定的启蒙主义还是值得赞赏的。

  浪漫主义和这个时代的政治、社会和工业革命一样,可以看作是一场艺术的革命。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是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开始反抗新古典主义文学,后来被视为诗歌革命。他们探索创新诗歌写作理论和技巧。他们倡导用普通的语言来表达普通人的生活。

  三、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的差异

  亚历山大·蒲柏是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威廉·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因此,对两个作家的生活和诗歌特点的分析,将使读者更多地了解关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亚历山大·蒲柏是英国散文家、讽刺作家和启蒙运动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蒲柏也被认为是领先的文学评论家和英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在蒲柏的主要作品中,《批评论》(An Essay on Criticism, 1711)集18世纪欧洲古典主义作家及古希腊罗马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霍拉斯、布瓦罗等人诗歌艺术之大成。这首诗包含744行,分为三个部分。诗人叹息当代诗歌评论界缺乏一种真实的文风,并号召人们向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寻求启示。蒲柏的这篇诗作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全面研究,对同时期作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倡导了古典主义标准,在英国普及了新古典主义。谨慎的措辞、引人注目的节奏模式、精确的含义、和谐的语言和结构、形式和风格的灵活性是新古典主义的特点。通过他自己的诗歌和他的文学批评作品,新古典主义的特征得以推广和标准化,但由于过于的精雕细琢,新古典主义似乎让现代读者感觉到缺乏活力和想象力。

  亚历山大·蒲柏还是一个伟大的讽刺作家。蒲柏对18世纪的英格兰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进行讽刺,描写当时伦敦上流社会发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以达到反讽的效果,从而使诗歌达到了愉悦与说教的双重目的。作为一个诗人,讽刺在他的作品中被用来对抗社会腐败和贬值。几乎所有他的作品都是讽刺。讽刺的目的是燃烧虚伪和腐败,修复腐烂的世界,使社会恢复原来的健康。讽刺诗《夺发记》就是其中之一,描写了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从而打破两个家庭之间的友谊。《愚人志》(The Dunciad,1742)是蒲柏最好的讽刺诗,生动和无情地反映政府、社会道德、教育,甚至是宗教的腐败。更重要的是,他把重点放在对人类世界的研究,坚持理性主义。例如《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是一部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巨著,体现了当时的宇宙观、神学观和道德观。

  亚历山大·蒲柏是启蒙运动的代表,第一个将理性主义引入英国。他相信社会道德、古典文化和科学知识,他倡导继承和发扬传统,坚持理性,学习经典、艺术,提高品位和公共美德。他认为现有的社会制度是理想的,说“不管它是什么,他都是正确的”。但这并不表示他对道德、政治和文化的迅速恶化没有察觉。他强烈反对文学标准的降低。他认为,文学主要是智慧的工作,文学和社会文明以及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的社会关系息息相关。“他认为文学有影响和丰富生活的力量,有教育人和改造人的能力。他用众多诙谐的评论和讽刺诗以及完美的诗歌形式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法国大革命对威廉·华兹华斯的人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从开始的拥护法国革命变成反对,于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湖区,被誉为“湖畔诗人”。他见证了社会、政治和艺术的巨变,他的经历和态度在他的诗歌里无不体现。华兹华斯的诗显示许多浪漫主义的特征。他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村生活闻名于世。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

  华兹华斯的短诗可以分为两类,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诗。他的这类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寓情于境,情景交融,情感自然的流露。华兹华斯被认为是“自然的崇拜者”。华兹华斯敢于运用大胆的富于想象力的语言。他认为想象力是一个强大的、积极的力量,一个强大的富有想象力的生活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诗《我作为一个孤云》表达了华兹华斯诗歌的核心信仰。

  华兹华斯认为文学的创作来源于平民生活。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是他表达的主题。他总是同情可怜的人。在他的诗歌像《荆棘》《水手的母亲》《迈克尔》《玛格丽特的苦恼》里面,华兹华斯将贫穷、犯罪、精神错乱、孤独的痛苦,甚至是绝望呈现在读者面前。《露西诗》用简单的语言和抒情的节奏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孩普通的乡村生活。《白痴男孩》华兹华斯更深入地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本质。

  威廉·华兹华斯是以激进创新的理论和实践著称的。华兹华斯的诗歌呼吁用淳朴的语言表达平凡的主题。他倡导文学革命,提倡用普通的语言来写普通人的生活,从不平凡的角度来表现平凡的事情。他认为诗歌语言应强调简单性。华兹华斯将诗定义为“普通人之间的谈话”,他认为诗歌是“强大的情感的自然溢出,它发源于平静中集聚的情感”。他用他的诗歌来表达自然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大自然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绪。他可以穿透事物的内心,让读者看到自然生活的本质。华兹华斯是自然的亲近者,他的灵感是自然赋予的,他的成就来自于自然的生活。对他来说,自然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理解;自然是老师;自然是人与神之间的垫脚石。

  简而言之,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理由”,而浪漫主义是“激情”。

  新古典主义是英国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的主要理论。新古典主义作家以古希腊和拉丁的经典作品为典范,力求实现完美的文学形式。新古典主义文学是以批判的眼光去解读社会和政治生活,注重形式,强调知识而不是想象力。古典主义将自然定义为人类的本性。社会比个人更重要。人被认为是社会人,是社会秩序的产物。古典主义注重世界的表象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浪漫主义是始于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艺术和文学理论。在此期间,艺术、文学的重心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从18世纪强调结构化、知识性、推理方法的“理性时代”转变为以情感和想象力著称的浪漫主义时代。浪漫主义将自然定义为自然环境(森林、山脉等)。个人比社会更重要。人被认为是自然的人、自然的产品。浪漫主义强调奇特、原始的主题以及无限的渴望和理想。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选读[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2]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G].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British Literature.[Z]3 Sep.2006.IV Part Three The Restoration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28 Feb. 2007.

  威廉华兹华斯篇8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转折》;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27-02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有名的桂冠诗人,英国湖畔诗人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他的诸多诗歌被列为英国诗歌和世界文学的精华。《转折》是华兹华斯的一篇浪漫主义名诗,全篇采用歌谣的写作形式,有八个联锁押韵的四行诗节组成,旨在折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国内外学者对华兹华斯的研究由来已久。英国杰出诗人、评论家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和马修?阿诺德,英国著名评论家威廉?哈兹里特和查尔斯?兰姆,以及英国天才诗人约翰?济慈等都对华兹华斯其人和其作品做了高度评价。20世纪以来,众多评论家从不同理论视角解读华兹华斯的作品,比如耶鲁学派,新历史主义批评,社会学评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生态批评等。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从多个视域探析华兹华斯和他的诗歌作品,研究视域包括了主题研究,文化解读,女权主义,美学阐释等。在众多评论研究中,华兹华斯的自然哲学最受我国学者青睐和重视。将关键词“华兹华斯”输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得到的搜索结果中有60%是关于华兹华斯的自然哲学或类似主题,其中,广西师范大学朱文宣(2006),北京交通大学王颖思(2007),河南大学王书艳(2008),苏州大学张莹(2009)等7篇学位论文侧重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名篇。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解析华兹华斯诗歌代表作品中的生态观,但是目前为止,专门针对华兹华斯《转折》这一首诗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生态视角解读《转折》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重点探析《转折》这首诗的生态主题和生态精神,阐释该诗回归自然的观点。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是考察文学文本和上下文语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手段。”[1]自然书写和生态批评的兴起表达了人类那种消除自身对自然破坏性影响的迫切需求,表现了作家和学者们对地球命运和地球生物命运的深切关注。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的统一是现代文学艺术正在致力实现的目标。

  华兹华斯总是被人们冠以这样的称谓:自然诗人,人类生态学的先驱,浪漫主义生态学的奠基人。在诗歌《转折》中,诗人华兹华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把自然看作是动态的生命,视其为世界万物的向导和灵魂;诗人通过诗歌间接隐晦地谴责人类中心主义。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国内第一部欧美生态文学研究专著)一书中这样阐述“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等同于“人类沙文主义”,它宣扬人类是万物的统治者,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是所有生物的主宰,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意识”中[2]。 诗人在《转折》中暗示人类的危机和悲剧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和人类中心主义文明,他号召人们回归自然,提倡人们以欣赏和交际的姿态来对待自然。

  在诗歌第一节:

  “起来!朋友,把书本丢掉,

  当心会驼背弯腰;

  起来!朋友,且开颜欢笑,

  凭什么自寻苦恼?”(1-4)

  华兹华斯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学院派、学究式教育和道德说教的强烈不满以及他对死板僵化、沉闷乏味的科学艺术知识的极度厌恶。他竭力劝说他的朋友马修不要只是一味埋首苦读现代道德哲学书籍,要“把书本丢掉”,因为那些书代表以人类为中心的文明、开启工业化的文明。“把书本丢掉”意味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有学者这样评论:“这是感性对理性的挑战,自然对文化的挑战。诗人劝说他的朋友放下书本,亲近大自然,这体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新思维”[3]。

  在接下来的诗节中,诗人谈道:明媚亮丽的阳光令人清爽愉悦,而书本却枯燥乏味,带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冲突、累人的工作、忧虑和烦恼。诗人邀请他的朋友到户外探幽,建议他多听听红雀和画眉那甜美欢快的鸣唱,因为他认为这样的歌声比任何一本书都更含有人生的智慧。这体现在诗句:“听他唱得多美!我敢说这歌声饱含智慧。”(9-10)诗人很是享受这样的歌声,觉得这样的歌声可以让人类深受启蒙。在诗人的眼里,比起书来,阳光、红雀、画眉、树林以及自然万物才是人类更好的启蒙者。由此,他在诗中顿悟“来吧,来瞻仰万象的光辉/让自然做你的师长”(15-16)。这两行是该诗的主旨和升华。

  在第五诗节中,诗人把大自然比作母亲,用“她”来指代自然。他认为,大自然的“宝藏丰饶齐备”(17),在人们受书籍和无尽欲望困扰时,她可以净化人类的心灵,或者以宗教的方式来说,大自然可以像上帝一般赐福人类。在华兹华斯看来,“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诗歌,它不仅能够唤起人的激情而且还能赐予人们智慧和力量。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纯洁的心灵,与束缚自由、压迫个性的工业社会分庭抗礼”[4]。拥抱大自然之天堂,人们将会得到快乐和智慧,他们的感官、思想以及内心将会得到滋养。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消失,物质世界那套效能标准被摒弃,再没有人类统治自然的局面,以生态为中心的人类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因此构建起来。

  在该诗节中,诗人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智慧实际上来自于健康和快乐,而这种智慧能以一种自发愉悦的方式启迪人类。他建议读者要懂得欣赏和尊重自然,不要把自然仅仅看作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是要把它当成一个人类生活社区来对待。诗人通过在大自然中愉悦的呼吸获得此种智慧和真理,这种方式正好与人们学习书本知识的方式相反:师法自然、在自然中获得精神财富,这一过程没有痛苦,没有辛劳,没有烦恼。归结为一句话,“自然带来甜美的真谛”(25)。

  接下来,华兹华斯运用对比手法详细地阐述了上述观点。

  “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

  一切圣贤的教导,

  它能指引你识别善恶,

  点拨你做人之道。”(22-24)

  在此,诗人再次强调自然对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启蒙或者称之为自然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转折》中,华兹华斯贬抑“理智”、“科学”和“艺术”[5]:理智常常横加干扰,诱导人们误解事物,毁损万物的完美形象;科学与艺术无法提供自然那样的滋养,所以诗人说,“剖析无异于谋杀,合上你索然无味的书本,再休提艺术、科学”(28-30)。引证历史,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污染的扩散,造成资源枯竭及其他生态问题,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如琳恩?怀特所言,现代科学和以科技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将基督教对自然的傲慢态度表露无遗。既然生态的继续恶化无法从技术层面得到根治,那就必须反对和抵制人类在工业和其他社会领域对自然的傲慢行径[5]。

  《转折》的最后一个诗节传达了华兹华斯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来吧,带着你一颗赤心,去观照,去领略。”(31-32)要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与贤明,我们应该用眼观,用耳听,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不能总是带着比较或判断的目的意图,只需简单地接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在诗人看来,只要人类亲近自然,他们扭曲的心灵会被大自然所拯救,因此直觉和自然的情绪反应就很好,对人最有帮助,最有益处。

  总而言之,华兹华斯的名诗《转折》诠释了一种深度的生态主题和生态精神。诗歌用细节生动呈现了文化界和自然界/文明与自然的鲜明对照:人类中心主义文明带给人们冲突和疲惫,而和谐的自然令人感到幸福和快乐。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生态和谐的美好向往,他用急切、极具说服力的口吻,呼吁人类回归自然。诗人提出融入自然、崇尚自然的主张有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商业的发展催生了利益至上的观念,这种卑劣的庸俗主义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造成人类思想和心灵枯竭,它甚至通过各种宗教思想对人类进行渗透,因此诗人宁愿崇尚泛神论,选择回归自然[3]。 诗人声称,人类与自然交流可以让人得到启迪和欢娱,人类尊重自然则有益于保持二者间和谐关系。诗人的观点与众多生态主义主张完全契合,它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污染严重、资源枯竭、战争频发、生物灭绝的生态危机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McKusick, James C. Green Writing: Romanticism and Eco-

  logy [M]. London: Macmillan, 2000.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佐良, 李赋宁, 周珏良, 刘承沛.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4]鲁春芳. 重读华兹华斯追溯人类生态意识渊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2):87-89.

  [5]Curran, Stuart. British Romanticism [M]. Shanghai: Shangh-

  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